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高原地区发酵床养猪育肥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高原地区发酵床养猪育肥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微生态养猪亦称发酵床养猪,零排放养猪等。它是一种新兴的环保养猪技术,以生物除臭和物料的快速腐熟为技术核心[1]。其原理是在多种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好氧发酵技术,使猪废弃物中的硫化氢、吲哚、胺等臭味成分迅速分解,植物中难以利用的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尿酸盐等被迅速降解,转化为菌体蛋白、腐殖酸、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对动物有益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被直接吸收,不但利于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还能使饲料转化率提高,投入产出比与料肉比降低,出栏相同体重的育肥猪可节省饲料。为了验证、熟化和推广该技术,笔者在省内生态养殖场开展了育肥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的选择

     2009年9月24日至2010年1月27日在民和县盛达养殖场开展了微生态养殖方式和传统养殖方式的对比育肥和屠宰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选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15头,进行育肥试验,两组猪初始体重均为8.1kg,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1.2试验动物管理

     1.2.1试验动物饲养管理试验期共计125d,其中预饲期7d,试验期118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猪都采用群饲方式饲喂,育肥猪自由饮水,饲料饲喂3次/d,饲料喂量以无剩余为原侧,记录每日每次的饲喂量,并于2009年12月7日进行了一次中期称重,与试验结束时再进行一次空腹称重,记录称重结果。并根据记录,计算日增重、料重比、育肥效益等内容。

     1.2.2育肥猪饲料配方
      
     1.3发酵床设计与垫料制作

     1.3.1菌种菌种为北京乡云中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M原液,主要成为为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发酵系丝状菌等五大菌群80多种有益微生物菌。有效菌含量>10亿/ml。

     1.3.2垫料制作(1)根据制作的面积、垫料层厚度和配方计算各种原料的使用量;(2)将应添加量的米糠或麸皮等辅料与菌种充分混合;(3)将第二步的垫料与等量或2倍量的垫料充分混合;(4)将第三步的垫料与剩余的垫料充分混合,混合过程中对入适量水,是垫料水分含量达50%~60%(手抓可成团,松手既散,指缝无水渗出);(5)在圈舍内堆成梯形,用麻袋或稻草盖上,夏天5~7d,冬天10~15d即可(有发酵的香味和蒸汽散出);(6)将发酵好的垫料摊开铺平,再用预留的谷壳、锯未混合后,覆盖上面整平,厚度约5~10cm左右,然后等待24h后方可进猪。

     1.3.3猪舍的设计要求和发酵床准备猪舍设计一般以坐北朝南为好,关键是通风良好,有一定的采光面积,这样才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南墙采用半敞开式,夏季敞开通风,冬季加盖保温,走道和食槽位于猪舍北面。发酵床为地下式,深度70~90cm,面积大小一般在25~30m2,建成后填上垫料5~15d便可开始养猪。

     1.3.4发酵床的管理将集中成堆的猪粪耙散、垫料翻堆、调节维持垫料适宜水分、猪舍通风换气。

     1.4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的初步统计和分析采用MicrosoftExcel2007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用SPSS17.0进行[2,3]。

2结果与分析

     2.1育肥试验结果与分析
     
     由表2和表3可见,试验组猪前期增重和全期增重分别为86.5kg和40.7kg,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后期增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育肥期内,试验组全期头均耗料220.9kg,对照组243.0kg,试验前期试验组料肉比为2.45:1,对照组为2.52:1,试验后期试验组料肉比为2.64:1,对照组为2.95:1,全期试验组料肉比为2.55:1,对照组料肉比为2.74:1,试验组猪从试验初到结束单位增重耗料比对照组节省6.93%。试验前期试验组日增重为535.5g,显著低于对照组860.8g(P<0.01),试验后期试验组日增重为900.0g,显著高于对照组日增重880.4g(p<0.05),试验全期试验组日增重为681.2g,低于对照组日增重698.8g(P>0.05)。

     2.2育肥效益分析

     2.2.1发酵床垫料制作成本分析发酵床制作配方及其成本分析见表4。

     该场发酵床的垫料的配方以重量为基础进行计算,垫料层深度为90cm,由表1可知,每平方米面积垫料的重量为275kg。需要说明是在计算垫料原料用量时按实测2.5kg/m2的垫料层密度进行计算,项目所调查的养殖场垫料层厚度为90cm,但因初次制作时填满的垫料池会因为原料自身的重量有较大幅度的下沉,导致实际深度不足90cm,一般下降幅度在20cm左右,所以第一次做床时垫料的实际高度在110cm。经计算发酵床的制作成本为164.35元/m2,单位平方米深度上单位造价为1.83元/cm,每年补料2次,每次补20~30cm,按25cm计算,年每平方米发酵床补料的成本为45.75元。发酵床的使用寿命一般按5年计算,则每平方米每年的成本为78.62元。育肥猪饲养周期按本试验125d计算,年可育肥出栏2.9批,按每头猪占用1m2发酵床面积计算,育肥出栏1头猪,发酵床的成本为27.1元。
     
     从表5可知,试验组和对照组按育肥期头均增重和耗料计算经济效益,生猪毛重价格按时价16元/kg计算,育肥猪饲料价格按3.5元/kg计算,两组的人工、防疫等其他投入一样,不影响效益分析结果,故可忽略不做计。对照组头均增重收入为1419.2元,支出为858.5元,试验组分别为1384.0元,806.3元。对照组净收入为560.7元,试验组为577.7元,较对照组增加17元,增加了3.03%。

3结论

     本研究表明传统养殖模式育肥猪日增重高于发酵床养殖模式,该结论与张福官等(2010)[4]报道的结论相反,但发酵床养殖模式下育肥猪单位增重饲料用量低于传统养殖模式,经济效益也高于传统养殖模式,该结论与上述报道一直,该结论也与徐桂英(2010)[5]等报道一致。

(①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林治佳,刘哲②青海省畜牧总站,韩学平)

上一篇: 产蛋及蛋壳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