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不同剂型维生素对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不同剂型维生素对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维生素作为畜禽代谢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对畜禽体内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1]。山西科维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猪用液体维生素预混料是猪专用的维生素制剂,其采用纳米技术将维生素微粒粉碎成100nm以下的分子团和原子团,再利用复配技术将其重新排列,最终形成具有纳米尺度的新剂型维生素[2]。该种维生素补充全面、营养均衡,并含有维持和满足猪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如何在加快育肥猪出栏速度的同时提高猪肉品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养猪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通过比较不同剂型维生素试验组的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各种维生素对育肥猪生长速度、饲料报酬、产肉率及猪肉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规模化养殖中液体纳米维生素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猪群

     该试验的猪群均来自山西省大同市种猪场。将80头20kg左右的健康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进行肥育,每组20头(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饲喂含有等量和等效固体维生素、普通液体维生素和液体纳米维生素的基础日粮,至体重达100kg时结束肥育并进行胴体品质测定。试验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相对一致。

     1.2测定指标与方法

     肥育性能主要测定日增重、料重比等指标,胴体品质主要测定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背膘厚、腿臀比例等性状。测定方法主要参照瘦肉型种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GB8467-87)和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T825-2004)。

     1.3统计分析

     用SPSS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剂型维生素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组别间的初始体重、结束体重以及试验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组别间的日增重和料重比存在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64%(P<0.05)、3.22%(P<0.05)和6.99%(P<0.01),液体纳米维生素组效果最好,其效果显著优于固体维生素组(P<0.01)和普通液体维生素组(P<0.01);各试验组的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14%、3.20%(P<0.05)和6.41%(P<0.01),不同试验组中液体纳米维生素组对料重比的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固体维生素组P<0.01)和普通液体维生素组(P<0.05)。

     2.2不同剂型维生素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试验组的屠宰率和腿臀比例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试验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存在差异,其中,液体纳米维生素组的瘦肉率最高(63.41%),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固体维生素组(P<0.01)和普通液体维生素组(P<0.01);液体纳米维生素组的眼肌面积最大(41.54cm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组别间背膘厚均存在差异,各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78%(P<0.05)、3.62%(P<0.01)和6.89%(P<0.01)。

3讨论

     维生素不仅是维持畜禽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类营养物质,还是畜禽保持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其对猪生产性能、繁殖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系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技术的逐渐发展,大量的饲养试验[4-8]发现,NRC所要求的维生素的基本需求量并不能完全满足猪的生长需求以及生产优质猪肉的需要,科学地添加维生素对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肉质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该试验中添加维生素组对猪的生产性能(日增重和料重比)和胴体品质(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具有显著影响,该结果与其他维生素添加试验的结论基本一致。

     通过比较不同剂型维生素之间的差异可知,在生产性能方面,普通液体维生素的日增重和料重比较固体维生素有一定的优势,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液体纳米维生素的效果要显著优于这2种维生素(P<0.01)。比较不同试验组胴体品质结果同样可以发现,普通液体维生素和固体维生素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瘦肉率和背膘厚2个性状中,液体纳米维生素的效果要极显著优于普通液体维生素和固体维生素。总体上来讲,3种剂型的维生素中液体纳米维生素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改善肉质品质,其效果极显著优于其他2种维生素(P<0.01)。普通液体维生素的效果略优于固体维生素,但效果并不显著(P>0.05)。

     维生素组成、生产工艺和添加形式的不同对其效价和利用率具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固体维生素和普通液体维生素中的组分为多种维生素、电解质以及乳化剂,而液体纳米维生素除此之外还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功能小肽,这些氨基酸和功能小肽在畜禽生理功能的调节和催化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工艺方面,固体维生素仅是将各种维生素按比例混合,普通液体维生素即将固体维生素溶于水后进行灌装,液体纳米维生素则是将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在胆汁液中进行溶解后,进行真空破碎、纳米对撞、冷杀菌和无菌灌装等操作,先进的生产工艺避免了其他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微粒级维生素均匀度差、热力学不稳定以及液/油相分离等缺陷,是真正达到纳米级的可以透皮吸收的维生素。

     微粒尺寸的大小对胃肠道的吸收有很大影响。小鼠试验表明:100nm的粒子比100nm以上的粒子的吸收率高10~250倍,其主要原因是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液体纳米维生素的表面效应高,与胃肠道接触面积较大。另外,由于液体纳米维生素能将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完全溶解,使维生素更易于小肠的吸收和利用,液体纳米维生素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可分别达到90%和98%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类维生素(30%和45%)。

     另外,液体纳米维生素在纳米化过程中经瞬间分子水平生物膜包被,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能够保证其较高的效价。在使用方面,液体纳米维生素的使用量是其他维生素的30%,用量小,避免了生产浪费。此外,液体纳米维生素在水中的任何温度下均可完全溶解,摒除了固体维生素和普通液体维生素堵塞水管的弊端,说明液体纳米维生素使用更方便,将其应用于规模化猪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1.山西省畜禽繁育工作站,王效京;2.山西科维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光;3.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徐凯,郭晓红,李步高)

上一篇: 养猪人最容易犯10个错误,你认同吗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