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编者按:目前,我国禽畜养殖的政策性保险,主要是对生产风险提供风险保障,而对禽畜生产经营中的另外一种风险——市场风险或者价格风险,则是基本没有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风险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畜产品,特别是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仅影响到生产者的收入水平,还会直接影响到广大群众的消费福利水平。目前有一种农业保险,叫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什么是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又能为养猪户带来什么?
央广网北京1月30日消息(记者李鑫、何郁)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2014年,生猪行情何以说是遭遇了寒冬。有人悲观的认为,2015年,生猪行情也难看涨。在四川自贡,有一家自贡金猪养殖公司,它年出栏生猪1万头,属于规模很大的养猪公司,公司经理梁先富说,受生猪行情的影响,猪价跌跌不休,公司经营举步维艰。
梁先富:“我在2014年经营生猪非常的困难,因为价格从一月份到十二月份的价格都是在六块多(每斤),饲料成本也非常高,人工工资还在涨,所以这样喂猪,我们的成本就很高了,但是猪价还在继续降。”
四川省,是我国生猪生产的第一大省,养猪的人很多,有规模经营的,也有散户零星养殖的。对于规模经营者来说,在价格寒冬的面前,损失会更大,梁先富说:“一年亏七八十万,上百万都有可能。育肥猪价格一直都很低,在6元钱一斤左右,我亏损了80多万。”
规模养猪户,经营举步维艰,散户的生存状况,更是冷暖自知。猪的出栏,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市场行情,又是千变万化,当行情一路下跌时,养殖户们措手不及,赔钱在所难免。不过,2015年1月8日,四川发生了一件新鲜事:成都、自贡两地,共计8个区县的77位养猪户,收到了首笔赔款。
养猪户:“我在2014年的11月份买了生猪指数保险过后,一个月之内,总共赔了我17800多元,我拿到这一笔17800多元后,基本上这12月份的猪就能够保本了,我非常的满意。”
养猪户说,他们参加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让他们的损失得到一定弥补。什么是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呢?养猪户介绍说,他们参保的保险,是由当地某保险公司开发的,参保费用的支付、理赔业务的开展,根据四川省内,6年来生猪价格的走势,来确定初始的保险价格,以生猪出栏的价格,为触发赔偿的参数。当投保的生猪,在一年的保险期内,出栏的平均价格,低于保单约定的保险价格时,保险公司负责理赔。比如说,每公斤生猪的价格指数,以14块8毛计算,每头出栏的生猪,按100公斤计算,保险金额就是1480元。如果出栏的平均价格,是14块7毛,比约定的价格低了,保险公司就要理赔,低了一毛钱,保险公司就要赔偿这个差额。
自贡金猪养殖公司经理梁先富:“养猪如果没有这个价格指数保险,如果猪亏本时,就只能看着它亏,后来买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后,我更踏实了,给了我一个定心丸,我在养猪事业上更加坚信,想把生猪产业做得更大更好。”
锦泰财产保险公司,农险部总经理朱红意:“1月6号接到了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12月份的生猪价格的平均价,出栏价是14.17元,已经低于了我们锦泰保险公司设定的保险价格14.8元每公斤。据此就触动了我们的保险理赔机制,我们迅速的进入理赔程序。”
这次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理赔,是全国首笔,整个过程,从立案到理赔,仅仅花了2天的时间,非常的迅速。
养猪户梁先富:“我觉得这个赔付很快,也很方便,一下子就到了位。”
锦泰财产保险,自贡中心支公司农险部经理姜莉:“元月6号,省农牧厅就公布了官方的生猪价格,1月6号下午4点钟我们就在官方网站上公示了价格,晚上8点钟就自动进入了理赔程序。在1月7号的10点29分,所有的‘理赔’打款就全部完成,整个赔款的流程不到20个小时。这个险种对于生猪养殖大户来说,我们保险公司是为他们兜了底,对整个养殖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保险是需要交费的,这种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费用并不低,不过,费用的80%,由政府补缴,养殖户自交的,只有全部费用的20%。
四川省自贡市农牧业局畜牧科科长,叶建超:“我们自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这个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由政府出80%的保费,养殖户自己缴20%的保费。主要目的是建立生猪的目标价格制度,引导养猪户抗御市场风险;另外一个方面是通过价格预警,强化养殖户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合理的调整生产计划,避免因为供求失衡,造成市场的大起大落。”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出现,有助于帮助养殖户分摊市场波动风险,缓解亏损压力、稳定生产供应。不过这种保险,是新型的农业保险,目前在四川省、北京市、山东省、和江苏省试点,这一保险,也有它需要完善的地方。2014年5月,在北京市顺义区的顾家庄,曾出现了这么一件事:几位养猪户,投过保,觉得养猪亏了钱,开始聚在一起,计算保险理赔,算出的结果却让他们傻了眼。
养猪户曹学义:“一头猪赔10块钱吧,他体现出的数字,跟咱们的心理预期有些差距。”
养猪户们说,投保的时候,一头猪交了12元,而计算理赔,一头猪只能赔10块,这么一算账,还没有投保的成本高。
养猪户李文:“我感觉每头怎么也得赔百八十块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聂谦,参与了这一险种的研究,他给出了解释。
聂谦:“如果方法和方案是规定好的,计算是不会错,只能说这个方案不够完善,并没有完全体现出现实的状况。”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虽然还在试点,但正在试点中不断的推进,在推进中不断的完善。
在现代农业中,决定农业效益和农村收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因此,在过剩条件下农民利益保护的问题,是很多国家农业政策的着力点,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探讨利用价格指数保险,来调控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因此,价格指数保险,将是畜牧业政策保险发展的新趋向。(央广网)
上一篇: 利用遗传评定提高公猪生产性能的方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