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口蹄疫最佳免疫时间试验研究与分析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患病猪的口、蹄部出现水泡、溃疡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猪口蹄疫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猪和隐性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从我县发生的多起口蹄疫疫情溯源分析来看,猪口蹄疫疫情大多都是由于仔猪频繁调运而引发的,探究仔猪口蹄疫最佳免疫时间和免疫效果成为摆在当今我们防疫人员面前的主要课题之一,2014年我们通过系统的疫苗跟踪试验,对最佳免疫时间和免疫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现将试验结果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金崖镇金崖村某养殖户28日龄仔猪45头,分A、B、C三组进行试验。
1.2免疫疫苗
口蹄疫O型(O∕MYA∕98∕BY∕2010株)灭活疫苗由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按照疫苗说明书要求每头注射2mL,疫苗批号H130934J。
1.3诊断试剂
口蹄疫抗体检测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4检测方法
采用口蹄疫抗体检测液相阻断ELISA试验,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2检测结果
2.1A组(首免后14d强化免疫)检测抗体水平见表1
2.2B组(首免后21d强化免疫)检测抗体水平见表2
2.3C组(首免后28d强化免疫)检测抗体水平见表3
2.4A、B、C三组免疫效果对比曲线图(图1)
从首免后在不同时期进行强化免疫的抗体水平对比变化曲线图来分析,A组(首免后14d强化免疫)仔猪首次免疫口蹄疫疫苗14d时群体免疫合格率(农业部规定抗体效价≧1︰64为合格)是13.33%,强化免疫14d后,群体免疫合格率是86.66%,抗体水平维持一月后迅速消减而降至较低的水平,强化免疫后第二个月群体免疫合格率只有26.66%;B组(首免后21d强化免疫)仔猪首次免疫口蹄疫疫苗21d时,群体免疫合格率是53.33%,强化免疫7d后群体免疫合格率是100%且73.33%的仔猪免疫抗体水平升到了峰值,强化免疫第二个月时抗体水平开始逐渐消减,强免疫第三月时群体免疫合格率是60%,第4个月群体免疫合格率是46.66%;C组(首免后28d强化免疫)仔猪首次免疫口蹄疫疫苗28d时,群体免疫合格率可达到100%,强化免疫7d后仔猪免疫抗体水平全部升到了峰值,较高的抗体水平维持到第三个月时才开始消减,到出栏时(强免后4月)群体免疫合格率还能达到80%。
3小结与讨论
①从不同免疫试验组监测对比结果来看,断奶仔猪免疫口蹄疫疫苗后,如果不进行强化免疫抗体水平维持时间短消减快(A组免疫曲线图),要进行强化免疫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C组免疫曲线图),但强制免疫时间点十分关键,14d强化免疫时半月后抗体合格率才能达到86.67%(13/15)且抗体水平偏低维持近一月后免疫抗体迅速消减,到第二个月后抗体合格率已降至26.67%;21d强化免疫时一周后仔猪免疫抗体水平100%合格,14d后免疫抗体水平全部升到峰值,但维持时间也比较短,抗体消减也较快,在出栏时猪群体免疫合格率只有50%;28d强化免疫时7d后免疫抗体水平就升到了很高的水平,高抗体水平维持近三月后才开始消减,出栏时猪群体免疫合格率还能达到80%。
②从试验结果分析来看,仔猪注射口蹄疫疫苗后14d强化免疫时效果最差,一般不予提倡;规模化养猪场作为场内育肥和种用的仔猪应在首免后28d再强化免疫一次效果最佳,育肥猪到出栏时再不需要对口蹄疫进行免疫,种用猪到强化免疫第四个月时再次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注射免疫,以后按母猪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规模化养猪场作为出售的仔猪在首免后21d时强化免疫一次效果较好,虽然免疫期没有28d长,效果没有28d的好,但缩短了免疫空白期,在仔猪60d左右出栏时,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已升到了很高的水平,进入流通领域后有较强抗口蹄疫感染风险的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因流通而引发口蹄疫疫情的风险。
2014年我们虽然经过大量的系统试验来探究分析仔猪不同时期免疫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动物免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制约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了疫苗质量,动物机体等客观因素外,很多主观因素对免疫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充分说明搞好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榆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正博,魏邦香)
上一篇: 猪瘟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体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