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山东莱西的奶牛和牛奶

山东莱西的奶牛和牛奶

      望着牛栏内的300多头奶牛,山东省莱西市怀古庄村奶农柳亮训一脸愁容。

      牛奶收购价越来越低,乳品加工企业收奶量却不增反减,柳亮训现在考虑的已不是能赚多少的问题,而是怎么能少赔一些争取保本。“这个冬天很冷”,成为他最深切的感受。

      去年年末以来,卖奶难、倒奶杀牛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国产奶牛养殖业再次陷入困局。莱西作为青岛市奶牛存栏量最多的区市,奶牛养殖业目前境况怎样?这轮奶危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奶价太低奶农难保本

      柳亮训所在的怀古庄位于莱西市马连庄镇,属于莱西奶牛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镇上不少人养了十几年的奶牛。眼下,不少人考虑转行,有的人甚至把奶牛卖了。

      “没办法,奶价太低了。”柳亮训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份鲜奶收购价就降了两次,一次一毛,1月16日乳品加工企业又降了两毛五,现在一公斤牛奶买不到3.7元。

      柳亮训算是村里养牛数量多的,共有300多头,产奶牛在180头左右,每天能产奶4吨多,但是奶价越来越低,举步维艰,“不能保本了”。

      柳亮训扳着指头算账:一头牛一天吃10公斤饲料,一公斤料两块七就是27块,加上青贮饲料16块,干草5块,这些加起来就有48块钱。再加上人工费和设备等,一头牛每天的成本接近60块。“产奶牛一头一天能产22到23公斤奶,每公斤三块多是不错,但是还有100多头光吃不产奶,算下来已开始折本了。”

      奶价处于低点奶农揪心,可又遭遇卖难。据介绍,一些乳品加工企业收奶量减少了。“形势好的时候可不这样,2013年奶价高那会儿,他们都是抢着收、加价收。”说起收奶企业这一冷一热的表现,柳亮训很是愤怒。

      “确实有乳品加工企业限奶拒奶的情况,畜牧局对他们进行了约谈。”莱西市畜牧局总畜牧师官坐城说,乳品加工企业拒收鲜奶一般有几种做法:一是限制收购量。“只要合同签订的部分,多的一斤也不要还好说,毕竟是签了合同的”,差的是只收合同量的80%或者更少,剩下的牛奶要么不要,要么折价收购。二是提高检测标准。同样的牛奶以前能过关,现在有一点异常就拒收,而且一拒就是7到15天。另外,要求奶农必须持有兽医资格证,把持牛奶收购合同等手段也一一存在。

      一二百头奶牛养殖户最艰难

      柳亮训说,自己300多头养殖量算是好的,村里养牛少的散户,很多人不干了。近几年莱西奶牛存栏量一直在9.4万头左右,是青岛奶牛量最多的区市,现在出现数量减少情况。“下降了4000头左右,近年来第一次出现数量下降。”官坐城说。

      据了解,养牛量少的散户“船小好掉头”,看着形势不好就退,现在50头以下的散户有一半退出了市场。存栏量更多的牧业公司,凭借着规模优势和集约化经营,也能抗得过去。

      “最难受的是养殖一二百头的奶农。”官坐城说,2013年奶价高企,最高达到6元每公斤,很多养殖户贷款扩建厂房购买奶牛。规模扩大到200头后就迎来这轮危机,挣不到钱不说,眼看着还贷的期限要到了。

      虽然这轮卖奶难从12月份开始大量见诸报端,但实际上,奶价形势在去年下半年就已出现了拐点。莱西畜牧局相关人员介绍,去年8月份一家乳品企业曾将收购价一次调低了一元。

      “那时候还不明显,奶农没有意识到形势会这么严峻。”莱西市奶业协会会长孙永建说,形势不断加剧恶化,现在散户牛奶最低收购价每公斤两元,“比矿泉水还便宜”。

      孙永建说,奶价越来越便宜,企业收购量又上不去,莱西奶站也有了一定数量的减少。其中,莱西雀巢公司现有奶站15个,比去年减少9个,全市发证的奶站减少到了26处。

      洋奶粉冲击与产业水平低

      “进口一吨奶粉只要一万八九,我们用原奶制成奶粉,基本上一吨两万六七吧。”在柳亮训看来,奶价低主要是国外进口奶粉的冲击,近两年进口奶粉越来越多,挤压了他们的销售空间。

      这番话在乳品加工企业那里得到了证实。蒙牛乳业业务经理孙先生告诉记者,用进口奶粉制成还原奶,合每公斤2.6元左右,比国内鲜奶便宜很多,所以大的乳品公司现在大量使用进口奶粉。“国外的用多了国内的自然就少,现在我们的鲜奶已富余,没法保存只能制成奶粉。”

      “进口奶粉的冲击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关键还是国内乳业产业化水平太低。”榕昕牧业董事长黄绍军说,奶价有高有低的周期性本来就存在,现在国际上乳品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他们的产业化水平高,几个人就能养成千头牛,而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抗风险能力大得多。

      “目前的状况是,奶农只养牛,企业管加工,奶农没有定价权,奶价高时加工企业抢着收,奶价低时就关门不要,每次周期性波动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黄绍军说,上次大一些的奶危机发生在2010年,当时也是奶农倒奶杀牛,四年多了这种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实际上,莱西奶牛产业化水平还是高的,仅一个雀巢公司一天就能收购287吨左右,相当于35000头奶牛的产奶量。加上其他乳品加工企业收购,虽然价格下降不少,当地牛奶基本上还是能卖完,基本没有倒奶情况。

      这种相对较高的产业水平还是两头脱节:一个管养,一个管收,没有形成真正的闭环。莱西当地一些牧业公司已看到了这种情况,开始完善自己的产业链,把产的牛奶直接变成产品售卖,但这对规模小的散户来说几乎不可能。“散户最重要的是改变饲养方式,淘汰老龄奶牛,实行集约化养殖。”黄绍军认为,在自己一体化经营不现实的情况下,奶农应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单产来抵御风险。

      规模养殖公司抢奶牛

      “当务之急是保证原奶正常销售,不让奶农利益受到损害。”官坐城介绍,莱西畜牧局数次约谈乳品企业,要求他们不拒收、少限收。据了解,几家企业已不再限收,价格也趋于稳定。限收拒收是因为乳品企业用不了这么多,所以要拓展奶源需求,经过积极争取,雀巢公司旗下的惠氏公司决定2015年在莱西新上一条婴幼儿液态奶生产线,目前该项目正在制定实施方案。

      此外,当地还举办了5期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班,积极引导奶农改变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单产增加效益。针对一些散户暂时还不了贷款,莱西与各商业银行协调沟通,建议其在2015年1—10月每月只让养殖户偿还贷款利息,10个月后,再根据剩余本息协商具体还贷方式和数额。目前,青岛银行正在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奶牛存栏量虽然少了4000头,但好牛是没有杀的,淘汰的基本上是老龄牛和产奶量很少的牛。”官坐城说,凡事有弊有利,这些奶牛的淘汰对调整产业结构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散户卖出去的好牛超过1/3进入了大牧业公司。

      据了解,2013年时一头好奶牛差不多两万元才能买到,现在只需八九千元,莱西的牧业公司纷纷抄底抢牛。“他们不愿意也没办法,卖了总比一直折本强,比杀牛卖肉好得多。”柳亮训说,村里现在出现牧业公司来买奶牛,好牛基本都被他们收走了,实在不行的才卖到市场上去。

      “从产业化发展看,绝大部分散户要退出市场。每次奶价周期性变动,都会把一批人驱逐出去,最后是规模化的养殖。”黄绍军说。(青岛日报)

上一篇: 青海启动奶牛出户入园计划 破解产业发展窘境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