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仔猪白痢探讨
仔猪白痢是仔猪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又称迟性大肠杆菌病,临床表现10~30日龄仔猪多发,主要为下,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粘便,高发,死亡率较低,但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1]。者针对中西药治疗仔猪白痢进行研究,发现中药也可取到为满意的效果。
1试验对象和治疗方法
1.1试验对象
2014年笔者选择新干县某中等规模养猪场为调查试验范围,该养猪场共有10头母猪的仔猪发病临床症状:7~30日龄仔猪精神不振,被毛松乱,先排黄色粪便,后变为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稀粪。检查发现,严重者排粪失禁,肛门严重松驰,黏膜红肿,粪便沾污尾部、会阴和后腿部。经兽医诊断为仔猪白痢。按母猪随机分为2组,1组用中药,1组用西药。
1.2治疗方法
组1仔猪发病时用中药,处方剂量以10头仔猪计算,中草药以干品计算:天青地白100g,苦参50g,穿心莲50g。用法:将上述3种药加水1500mL后煎至500~600mL,待凉后去渣,每头仔猪每次灌服40~60mL。2次/d,最多连服3d。组2仔猪发病时用恩诺沙星注射液耳后颈部肌肉注射肌注5mg/kg,1次/d,最多3d。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后仔猪的精神状况及腹泻情况。疗效判断标准:经1~6次用药后,临床症状减轻,仔猪的精神状况改善,拉稀次数减少,肛门黏膜红肿部分消失,甚至无腹泻,肛门黏膜无红肿,停药后无复发、症状未加重者记为有效,并计算有效率。用药3d后,腹泻仍无明显好转者为无效。在试验期内,经治疗无效,临床出现仔猪白痢典型症状并死亡者,确定为感染死亡。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数据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定为0.05。
2结果
10头母猪产活仔86头,其中63头患白痢。中药组33头,有效27头,无效6头,死亡3头;西药组30头,有效28头,无效2头,死亡1头。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值1.880,P=0.261)详见表1。两组治疗后的死亡率进行统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值0.876,P=0.614)详见表2。中药治疗仔猪白痢与西医治疗仔猪白痢的效果相当。
3讨论
由于大肠杆菌的菌型和血清型复杂多样,且变异性大,加上仔猪出生时通过口腔或脐带得以传染,出生后生活在积粪处理不彻底、受污染的母猪乳头处等因素导致感染。即使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但很难从根本上得到全面控制。目前治疗仔猪白痢西药效果不一,盲目使用抗生素仔猪易产生耐药性,而等待药敏实验结果出来再用药又耽搁治疗时机,延误病情。运用中草药治疗猪白痢具有广阔的前景[2]。常用药物包括苦参、天青地白、穿心莲、白头翁、蒲公英、鱼腥草、大蒜等。这些药物具有抗病保健、杀菌消毒、中和毒素、调整胃肠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且中药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无毒无残留,有利于维持微生态平衡。本研究中,天青地白、穿心莲及苦参清热解毒,可促进白细胞吞噬机能的作用,从而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中中药与西药治疗仔猪白痢的效果相当。如何结合仔猪体质、体况科学配伍组方,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江西省新干县麦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郭卫红;2.江西省新干县畜牧兽医局,朱红英)
上一篇: 养猪业的你我他,数据与我们同行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