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长大母猪繁殖性能调查报告
长大母猪是以长白猪作父本,大约克夏猪作母本杂交选育的二元杂种母猪,在良好饲养条件下,饲料转化率高、繁殖率高、生产性能稳定。长大母猪经过人工授精或本交与杜洛克公猪(约占八成)或杜本杂种公猪(约占二成)杂交生产的三元杂种商品肉猪因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快、瘦肉率高,深受市场青睐,但长大母猪同时也具有抗病力差、对饲养管理要求高的弱点。农村散养长大母猪多数存在饲养管理粗放、营养不均衡的情况,不能充分发挥其良种优势,造成生产性能低下。我们对腾冲县茫棒乡3个村的部分散养长大母猪的饲养管理、生产性能等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调查方法
1.1调查方式
采用实地查看、定期走访,结合上门疾病诊疗、电话问寻等方式,调查了解长大母猪散养户饲养管理及生产情况。
1.2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选择在腾冲县散养母猪比较多的芒棒乡的蛮乃村、张家村、马家村。芒棒乡是腾冲县的母猪养殖大乡,能繁母猪存栏常年保持近万头,每年向市场提供商品仔猪10多万头。自2006年起芒棒乡开始在猪散养户中推广长大母猪养殖,建立了蛮乃村、张家村、马家村等散养长大母猪养殖示范村,每户长大母猪养殖数量1~4头,到2012年购入长大母猪达2000余头,长大母猪散养户600多户。
1.3调查时间及数量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调查母猪产仔情况,保育率的计算顺延2个月至2013年12月。调查了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的132户养殖户,其中养4头的13户、养3头的21户、养2头的43户、养1头的55户,共256头长大母猪。调查期间256头母猪产仔400窝,其中初产的76窝、经产的324窝。
1.4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猪舍建设情况,饲养管理及饲料供给情况,接产、保育情况,消毒、防疫、驱虫及疫病死亡情况,初配月龄及体重、产仔情况,保育率等。
2调查结果
2.1散养长大母猪生产水平
调查期间256头母猪产仔400窝,其中初产的76窝、经产的324窝,初配月龄都在8月以上,初配体重都达110千克以上。调查的76窝初产母猪,总产活仔数673头,平均窝产活仔8.55头。324窝经产母猪,总产活仔数3594头,平均窝产活仔11.09头。详见表1。
2.2散养长大母猪饲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圈舍条件和卫生状况差
猪舍虽然绝大多数是半开放的卫生圈,但圈舍高低不一,有的舍高超过3米,有的不到1.5米。每头母猪的饲养面积都在4米2以上,设保育间的27户,占20.5%。猪舍地面坡度不够,导致排湿不畅。圈内设有料槽的121户,占91.7%,设有自动水嘴的35户,占26.5%,喂料、喂水装置布局不够合理,有的甚至没有喂料装置,饲料直接撒在地面上,地面清洁度又差。圈舍100%为硬地面,其中有86户在硬地面圈舍内铺有垫草,占65%;部分农户长时间不清洁猪舍,多数农户一年四季不消毒。圈舍潮湿、污秽,冬天冷、夏天热,不能保证猪生长的适宜温度。猪喘气病、大肠杆菌病等的发生率高,疥螨、子宫炎、链球菌病、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时有发生。
2.2.2保育条件差
只有20.5%的农户猪舍内有保育间,一部分农户的猪舍虽建有保育间,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户有保温设施。母猪产仔基本不接产,产前、产中、产后不消毒,导致仔猪在保育期间发生假死、压死等事故,患黄白痢、坏死杆菌病、渗出性皮炎、链球菌病等疾病而死亡,降低了保育率。
2.2.3免疫不到位
根据相关监测资料显示,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已广泛存在,但免疫病种往往局限于每年政府主导的几个病,并且常因母猪怀孕或刚产仔等原因而漏免,致使母猪长期处在疫病威胁中。
2.2.4饲喂不科学
绝大多数农户基本上是有啥喂啥,条件好一点的在玉米面和稻糠中加点浓缩料饲喂,青绿饲料丰富时以青绿饲料为主,无青绿饲料时以精料为主,不能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导致母猪肥瘦不均,难产、产弱仔情况的发生。市场仔猪价高时农户也会喂点代乳料或仔猪料,价低时完全不补料,导致仔猪哺乳时间长,断奶体重低,母猪利用率低。
3建议
3.1参加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长大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
通过技术培训和学习,使养殖户充分了解长大母猪的习性、特性、对环境和营养的需求、母猪饲养各个环节的方法,达到良种配套良法,发挥长大母猪的良种优势,提高养殖效率。
3.2改善养殖基础条件,满足母猪生产需要
改造母猪圈舍使猪床坡度达到3%,全期圈养每头母猪饲养面积≥6米2,圈舍檐高不低于1.8米;圈舍内增建保育间,保育间要有加热装置;在圈舍高燥处设料槽,在距排尿(水)口1米处加装自动水嘴;半开放猪舍在冬季要增加保温设施。
3.3科学饲养,提供均衡营养
母猪应以适量精料和大量青绿饲料饲养。在精料中包含有豆粕、麦麸、玉米等,使供给营养基本满足需求。饲料调制,应采用青料切碎拌上精料和水的湿拌料饲喂。严格按膘情投喂,配种2分膘,产前3分膘,孕期增重不超过40千克为宜。怀孕期间有条件的要加强母猪运动,做好产前母猪乳房按摩,加强圈舍清洁工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消毒,泌乳母猪增加精料比例尽量采食以提高泌乳量,仔猪提早补料,25~30日龄提前断奶,提高母猪年产胎次,从而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3.4科学防疫,保证猪群健康
日常管理中要认真做好圈舍的清洁、消毒工作,有效减少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定期驱虫,驱虫间隔最好不要超过60天,可减少体内外寄生虫的滋生。免疫疫苗除政府主导的以外,长大母猪还要按计划做好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肺疫、链球菌病、喘气病等的免疫。
(1.腾冲县芒棒乡畜牧兽医站,张景爱,梁昌林,杨勇;2.腾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段定然)
上一篇: 近年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