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随着规模养猪逐步走向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养猪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早期断奶技术及保温产床和保育栏的推广应用,使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养效益不断提高。为了探索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断奶重的影响,不少学者相继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如金大春等通过对窝产活仔数、初生重与仔猪早期断奶重、成活率的相关性研究,认为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重越大,成率也越高。陈方琴研究了仔猪初生重对21日龄断奶重和日增重的影响,认为仔猪初生重在1.3kg以上,仔猪21日龄重和日增重都会高于平均水平。郜军伟等对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及母猪乳头数进行相关分析,认为大约克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在10~12头之间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根据这些结论,试验选择窝产活仔数在9~13头的哺乳仔猪,通过研究窝产活仔数与仔猪初生重及21日龄断奶重之间的影响,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旨在为饲养哺乳仔猪获得更高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猪场
试验在瑞安市森绿畜牧有限公司进行。该公司系“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占地面积5.07km2,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建有生产和管理及附属用房2.1万m2,配套安装保温产床、定位栏、保育栏、自动饮水和半自动给料系统、湿帘温控系统及沼气粪污处理系统等,常年保持能繁母猪700头左右,年出栏商品肉猪13000头,产值2200万元。
1.2试验动物
随机挑选出生间隔期不超过3周、窝产活仔数在9~13头的杜长大哺乳仔猪各6窝,共计30窝330头作为试验对象。
1.3测定项目
测定窝产活仔数、初生重、断奶头数和断奶重。窝产活仔数为重在1.00kg以上的每窝初生健仔数,初生重为每头仔猪出生后2h内称的重量,断奶头数为21日龄早期断奶时的每窝头数,断奶重为21日早期断奶时的仔猪个体称重。
1.4试验分组
按窝产活仔数为9,10,11,12,13头分为5组;同时,将带仔母猪和哺乳仔猪调整在同一幢栏舍内,由同一饲养员负责饲养。
1.5数据的统计分析
将测定的数据用Excel2003进行统计预处理,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及断奶个体重的影响(见表1)
仔猪初生重除9头组与11,12,13头组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重除9头组与11,12,13头组间及10头组与12,13头组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初生重及断奶重均以窝产活仔数为9头时最高,随着窝产活仔数的逐渐增加,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均会随之下降,断奶重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尤其是12,13头组明显低于9,10头组。
2.2窝产活仔数与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的相关性(见表2)
窝产活仔数与初生重及断奶重呈极强负相关(R=-0.587,-0.734,P<0.01),初生重与断奶重呈极强正相关(R=0.630,P<0.01)。说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重和断奶重就越小;而初生重越大,断奶重也越大。
3讨论
已有研究表明,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初生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窝产活仔数越多,仔猪初生重就越低,早期断奶重也越低;仔猪初生重越大,断奶重也越大。本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本试验中的窝产活仔数为9头时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分别是1.322,7.260kg,而到13头时则下降至1.259,6.671kg,两者之间分别相差0.063,0.589kg(P<0.05),分别下降了4.77%和8.11%,可见窝产活仔数引起仔猪断奶重的差异要大于初生重。
断奶重是哺乳仔猪重要的经济性状指标,对断奶窝重的影响仅次于断奶头数,对规模猪场经济效益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断奶重和初生重与窝产活仔数间呈极强负相关(-0.734,0.587),与初生重呈极强正相关(0.630)。如果窝产仔数增多,则初生重和断奶重均会变小;但如果初生重变大,则断奶重也会随之增大。这与金大春等通过对窝产活仔数为6~17头的哺乳仔猪进行研究后认为的“窝产活仔数过多,则仔猪初生重就越小,到时会直接影响到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重”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规模猪场如果不是按断奶头数作为唯一经济效益指标的话,通常应当优先考虑窝产活仔数或带仔哺乳数;可通过科学方法将窝产活仔数控制在13头以下,或通过寄养方式将每头哺乳母猪的带仔数调整为13头,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努力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方能综合提升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
(1.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金俊杰;2.瑞安市塘下镇场桥办事处,钱作清;3.瑞安市森绿畜牧有限公司,池仁春;4.温州市农产品检测中心,金叶舟;5.温州市畜牧兽医局,金大春)
上一篇: 浅谈黑龙江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