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驴的育肥模式和饲喂方法
我县农村养驴历史悠久,素有地方特色。目前全县肉驴存栏量大增,肉驴养殖基地的建设,急需推广规范化养殖技术,确立规模化、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1育肥模式
育肥驴的选择。挑选体况一致的阉割驴,淘汰驴,组群育肥。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然后健胃,投喂“健胃散”(主要成分为山楂,麦芽,六神曲等),肌肉注射开胃消食的注射液。
精料型模式。从育肥开始到结束,全程高营养水平。精料50%以上,最高达到70%~80%。蛋白质饲料可达到30%以上,粗饲料每头每天5~6千克,精料2.5~3.5千克。生产高效绿色牛肉可用此法,该育肥方式可以大规模饲养,满足市场不同档次的需要,适合高档次屠宰分割驴肉,饲养成本高,适合规模化饲养场。
前粗后精模式。前期多喂粗饲料,将多种粗饲料和多汁饲料混合饲喂。前期一般为150~180天,粗饲料占50%,精料35%~45%。育肥后期精料比例增加到60%~70%,粗料20%~30%。蛋白质饲料不少于25%,每头每天5~7千克,精料1.5~2.5千克。该育肥方式在生产中常用,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驴补偿生产的特点和优势,获的满意的育肥效果。
糟渣类育肥模式。糟渣类饲料是肉驴饲养业中粗饲料的重要来源,利用这类饲料饲养肉用驴,饲养成本低。可以占日粮的35%~45%。在生产中要配合干粗料、青贮饲料,并添加维生素A,每天每头10万国际单位,每天每头喂粗饲料5~7千克,精料1.5~2.5千克和其他饲料一起搅拌均匀后喂给。糟渣类饲料要新鲜,腐败发霉的不能用。该方式适合农民普通育肥,成本低、应用广泛。
2饲喂方法
根据驴的消化生理特点,结合农民养驴经验,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阶段的驴在饲养管理上的饲喂方法不同。
分群饲养,分槽定位的好处是防止争食,以防老幼,大小、强弱互相争,抢斗造成损伤。
定时定量。按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确定饲喂次数,每天给青干草3~4次,精料两次,饮水三次。每天饲喂、饮水的时间要固定不变。防止忽早忽晚,时饿时饱,建立正常的条件反射。夜间增加饲喂次数是增膘的好办法。
勤添少给。喂驴的草要切短,喂前要筛去尘土、挑出长草、检出杂物。一顿的草料要分四次投给,勤添少给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食欲,有利于健康。
先草后料,先干后湿。每次喂饲应先喂草、后喂料,先喂干草,后喂湿的水拌草,然后再喂精料。这样吃的好、吃的饱,不剩料。
饮水要及时,适量。慢慢饮,不暴饮。饮水要清洁卫生,温度应适宜。不饮冰冻水,冰碴水,有条件的冬天可以加温烧热后凉到8~10℃后再饮水。
舍饲的肉驴大半时间都是在舍内度过,圈舍管理尤为重要。圈舍应建设在背风向阳处,内部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冬暖夏凉。槽高圈平,舍内天天打扫,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干燥。
每天两次用铁刷刷试驴体,清除驴体表的污物和寄生虫。同时,还可以促尽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物质代谢。刷试应从头部开始到驱赶、四肢刷遍全身。
饲养人员应经常检查蹄子底部,驴蹄就像人的指甲一样不断生长,每个月约长出1厘米,但是每天又不断磨损。如果不及时修蹄,就会使蹄肉发炎腐烂.
(辽宁省彰武县大四家子镇畜牧兽医站,韩姗姗,孟祥崇)
上一篇: 妊娠母猪的B超诊断研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