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奶牛养殖的误区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牛奶因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深受群众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热烈欢迎,饲养奶牛成为农村致富脱贫的途径。但是,由于农村养殖户的文化水平不高、信息不畅、养殖技术不科学等原因,严重限制了农户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作者在山西农科院从事农村养殖技术的研究和管理,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本文分析农户奶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供读者参考。
1 农户奶牛养殖存在的误区
1.1 选购奶牛时不重视奶牛体质和品种
奶牛的品种和体质对于农村养殖户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体质弱,就可能易于感染疾病,影响牛奶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农村养殖户专业知识缺乏、又想节约资金,导致购买的奶牛品种差,体质弱,甚至一些是市场上的淘汰奶牛。
1.2 饲料搭配不合理
一些奶牛养殖户或出于节省资金的目的,或因为不了解饲料的搭配原则,在饲养奶牛时只使用一种饲料,还有一些养殖户对精料情有独钟,大量的使用精料,没有按比例搭配饲料,使得奶牛生长出现过瘦和过肥的情况,既不利于产奶,同时,也容易滋生各种病患,造成大量的医药费开支。
1.3 疫病防控观念不强
一些养殖户没防控疫情的观念,一方面,在日常圈舍搭建和环境消毒等没有考虑到通风、阳光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病原体的滋生和蔓延考虑不周,没有及时控制,直到疫情泛滥并造成重大的损失,才开始防治,结果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养殖规模的扩大。
1.4 没有认真做好奶牛的配种工作
奶牛的配种对于扩大农村养殖户的饲养规模和增加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一些农村养殖户对于奶牛配种缺乏科学的认知,农户本身的奶牛身体状况良好、牛奶产量稳定,但是,却没有对与之交配的奶牛品种和体质进行考察,没有认真分析的调查,导致繁殖的后代体质非常差,甚至一代不如一代,自然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效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农户为了获取更多的效益,使没达到配种年龄的奶牛交配,导致牛犊的体质非常的差,不利于牛犊的成长和以后的产奶量,制约了农村养殖户的健康、长远发展。
2 对策措施
2.1 重视良种的选购和培育
只有较好的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种子已经发生病变,那么,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成长效果。牛犊的品种、质量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饲养出高产量、抗病强和体质好地奶牛,必须重视牛犊的选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选择:首先,查看奶牛的体貌和检疫情况。优质的奶牛应该外形就非常的健康,远观形体像三角形一样,近观它的毛发是否顺滑有光泽,触摸其骨骼看是否坚硬结实,最好是皮薄却紧致、乳房弹性强、肚子大且浑圆,臀部长宽而平直。其次,对奶牛的家族有一定的了解,避免以后出现近亲配种的情况。再次,购买时最好到附近的防疫部门做好病情的检查,从而保证奶牛的购买质量,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做好知识储备
市场上对牛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村的奶牛养殖户要想通过饲养奶牛发家致富,就必须具备科学的养殖技术,自身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就必须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听取农科院等相关专家的知识讲座。在饲料的选择和搭配方面多下功夫,听取专家推荐的饲料和各种饲料的搭配比例,这样在节省了资金投入同时,也可获得理想的收入;在圈舍修建时,要考虑到奶牛的生长和产奶需求,尽量保证圈舍的场地宽敞、通风透气有光照,这样奶牛的饮食和产奶量都有很大程度提高;通过分析自己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有计划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保证选购的奶牛数量、饲料的种类、牛奶的产量以及预期的总产值等,来按部就班的开展奶牛养殖,并做好养殖记录,不至于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手足无措。
2.3 建立农户奶牛养殖的服务体系
鉴于农村奶牛养殖户的养殖技术、管理水平有限的情况,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兽医服务站等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无论是资金、饲养管理技术,还是防疫检查工作都非常的重要。首先,资金的支持。农村养殖户在养殖奶牛方面需要资金选种、购买饲料和疫情防治等,资金支持有利于农村养殖户的发展。其次,组建专业的疫情防治队伍,深入到农村中去,帮助农村养殖户提高疫病防控意识,通过与专家的交流沟通学到更多的疫情知识,如每年的3月要严格注重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疫,4月要注射气肿疽疫苗等,特别是一些严重的病情可以很快得到救治,将极大的减少农户的养殖损失。
(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景利庞盛林)
上一篇: 农村养鸡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