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广安市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广安市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事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畜牧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也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休戚相关。为此,笔者结合对广安市的调研,提出新形势下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现状

     1.1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截止2013年底,广安市有畜禽养殖大户3.2万余户,规模养殖场(小区)5153个,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畜牧专业合作社329个,养殖、饲料及加工龙头企业25家,兽药、饲料等各类经销大户(公司)350余家,畜牧经纪人逾千人。

     1.2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广安市的各类畜牧经营主体正在由“单兵作战”向抱团、联合发展转变,由单一家庭经营向多主体、多领域合作经营转变,现已形成“规模养殖场户+农户”、“养殖小区+农户”、“专合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等生产经营模式。

     1.3经营机制不断健全广安市探索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生猪订单养殖、“专合组织+农户”的家禽寄(托)养、“小区+农户”股份合作养殖等多种生产经营机制,2013年带动农户9万多户,户均牧业增收3000元以上。

2主要问题

     2.1家庭经营缺乏内生动力大多数养殖农户文化素质偏低,把握市场能力弱,生产设施差,生产率低下,缺乏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

     2.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畜牧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偏低,扩大再生产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严重不足。

     2.3畜牧专合社发展欠规范畜牧专合社处于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内部经营管理欠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空壳社”“、套牌社”现象突出,多数仍属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2.4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畜牧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严重不足,整体经济实力弱。公益性服务供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不健全。

     2.5政策扶持力度弱对畜牧经营主体,缺乏有针对性的扶持引导政策,养殖用地难、贷款融资难、生产经营难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影响了发展速度和规模。

3对策建议

     3.1重点发展专业大户继续加大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力度,将散养农户培育成养殖专业大户。积极推行“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社与专业大户共建、联建“品种优良、设施先进、防疫规范、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养殖小区,促进养殖农民职业化。

     3.2扶持发展家庭牧场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鼓励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申办家庭牧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鼓励家庭牧场组建或加入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养殖效益。扶持家庭牧场建设特色产业和优势品牌,大力发展生态观光畜牧业等新兴业态。

     3.3规范发展畜牧专合社遵循“帮办不包办”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地方政府负责、相关部门指导、业务规范有序、风险安全可控的要求,从登记注册、股权设置、管理制度等多方入手,加强畜牧专合社规范建设,推动各类畜牧专合社向法人社方向发展。在抓好专合社畜产品加工、冷链建设、直供直销等业务指导的同时,引导、创新经营合作机制,发展联合社。

     3.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培育一批产业收益排位靠前、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畜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或联合专业大户、家庭牧场、专合社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或小区,打造现代养殖基地。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构建集养殖、加工、物流一体化的畜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一体化经营。

     3.5健全完善服务组织大力拓展与现代畜牧业相关的咨询、管理、融资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政府公益性服务、经营主体自我服务、社会中介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

     3.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6.1加强财政支持。整合政府性各类涉农资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方式,加大对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以奖代补和风险补助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给予支持。

     3.6.2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完善适度灵活的用地政策和创建“三品一标”的扶持政策,严格落实养殖生产用地的税收优惠政策。

     3.6.3加强金融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多种信贷支农办法,降低信贷门槛,放宽抵押担保条件,优化贷款手续,支持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畜牧兽医站,唐宇)

上一篇: 大宁河鸡林下养殖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