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暴涨对生猪养殖成本影响分析
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2013年、2014年度临储玉米达到7020万吨,占全年玉米产量35%。5月深加工进入生产旺季,不断调高玉米收购价格,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率先上涨,带动其他地区跟涨。7月后饲料需求进入旺季,但国内玉米流通库存偏少,成为玉米价格上涨核心原因。河南及辽宁旱情进一步加剧市场看涨氛围,贸易商惜售心理加强,推高玉米价格上涨幅度。
本轮玉米从3月末至今强势上涨,广东地区涨幅接近400元/吨。7月末广东港口玉米价格一度上涨至2700~2750元/吨,8月份随着湖南及广西夏玉米上市,价格出现小幅回落。但8月中旬山东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仍然强势,上涨至2820元/吨。
生猪养殖成本上升
玉米价格暴涨,一定会推高生猪养殖成本,但对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自配料养殖户承受成本压力较大,按照自配料添加玉米的比例为60%~65%来计算,在自配料料肉比为3.2的情况下,15公斤小猪养殖至115公斤出栏,需要饲料320公斤,其中玉米用量达到192-208公斤。3月中旬山东地区玉米最低价格下跌至2.1元/公斤,8月初上涨至2.8元/公斤;广东地区4月初玉米价格一度下跌至2.32元/公斤,7月末上涨至2.72元/斤。这样计算下来,山东及广东地区因玉米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成本分别增加134.4~145.6元/头及76.8~83.2元/头。
豆粕价格基本与3月份持平,较4月末下调200~400元/吨,自配料添加豆粕比例为20%左右,使生猪养殖成本降低25.6~0元/头。麸皮价格7月份出现100~150元/吨上涨,按20%添加计算,使生猪养殖成本增加6.4~9.6元/头。综合来看,由于生猪在养殖过程持续吃料,在不同阶段日采食量也不同,难以精确计算这波大宗原料价格波动对饲料成本的具体影响。粗略估算,中小自配料散户8月中出栏的生猪饲料成本较4月份增加30~80元/头。
外购全价料的养殖户受玉米价格上涨的影响相对较小,饲料成本上涨幅度仅为0~20元/头。前期玉米低价时,饲料厂普遍备有一定库存。玉米暴涨后,又增加了新麦、进口大麦、进口高粱的替代量,而且蛋白原料价格走低,均缓解了饲料厂的部分成本压力。7月下旬部分饲料厂曾计划调高饲料出厂价,提价幅度在50~100元/吨(折2~4元/包),仍无法完全覆盖生产成本上涨的幅度。
后期猪价展望
长期来看,今年黑龙江、山东玉米长势较好,旱情虽使玉米产量预期较前期下调800万~1000万吨,但由于种植面积增加,最终是否会减产存在不确定性。而且,今年7-9月份预估小麦替代玉米量达到800万吨左右,基本消化了因旱情减产的玉米数量,再加上国家巨量的临储库存,新玉米上市价格逐步走低可能性极高,同时蛋白原料价格偏弱运行,均有利于降低四季度生猪养殖饲料成本。短期来看,在新玉米大量上市前,自配料养殖户仍需承受饲料成本增加的压力。近期生猪养殖利润明显好转,饲料厂可能会小幅提高饲料出厂价,全价料养殖户的生猪养殖饲料成本可能增加10~30元/头。
由于9月新生开学,中秋肉类加工旺季临近结束,但距离国庆尚有一个月,预计9月中旬前国内猪价仍维持高位。9月下旬后需求出现阶段性转淡,前期的压栏猪陆续出栏,一定程度会增加猪肉供应,猪价出现回调概率较高。四季度猪价仍维持谨慎乐观判断。
(布瑞克咨询,林国发)
上一篇: 液体饲喂如何提高仔猪肠道健康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