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蛋白质饲料及其消化率的影响因素
蛋白质是猪生长和维持器官及肌肉组织所必需的,如以日粮中百分率表示,幼畜和生长畜对蛋白质有着非常高的需求。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他们由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当化验肌肉纤维时更显明显。蛋白质被水解后,可以产生约20种不同的氨基酸。食物被采入后,蛋白质被蛋白水解酶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这些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运送到肝脏和肾脏,随后被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一些氨基酸可以在肝脏和肾脏合成,但是有10种氨基酸在猪体内不能合成,这10种氨基酸在日粮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数量,以满足猪的需要。
1蛋白质饲料
饲料中像豆粕、油菜籽和蚕豆含有大量的必需氨基酸,是补充蛋白质的好来源。猪还可以利用一些人不愿意接受的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如鱼粉、肉类联合加工的副产品(肉骨粉)都是猪可以利用的蛋白质来源。
猪的生产性能取决于必需氨基酸充足的水平和这些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关系。一般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将导致猪的生长被限制在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必需氨基酸所决定的水平上,其被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就大麦来说,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大麦含0.4%的赖氨酸,这个数量比所有类别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都要低。单独饲喂大麦可以为生长猪提供53%和为育肥猪提供65%的赖氨酸需要。没有添加赖氨酸的大麦日粮赖氨酸含量不足,因而会引起猪的生长不良。
单独的谷物饲料所含的10种必需氨基酸都不能满足猪的需求。赖氨酸、苏氨酸,还有蛋氨酸在小麦、大麦和燕麦中可能是限制性氨基酸,在玉米中色氨酸可能是限制性氨基酸。合成氨基酸在平衡猪的日粮氨基酸中是可用的,为保证猪的最佳生长和生产性能,日粮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满足猪对10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满足猪对氨基酸的需要,可采取以下方法:添加一种商品蛋白质添加剂(如育肥猪添加剂),其中包括粗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高蛋白质饲料,如豆粕、双低油菜籽粕或豌豆。当使用的其他一些蛋白质原料提供了足够数量的必需氨基酸时,添加合成氨基酸(赖氨酸),以满足猪的氨基酸需要。
2蛋白质饲料消化率的影响因素
在大多数常规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为75%~90%。如果一种饲料中蛋白质不能被猪所利用,就不能说其是一种高蛋白质饲料。
蛋白种类。当考虑到羽毛粉时,消化率的重要性引起了注意,羽毛粉含有86%的蛋白质,但仅有25%是可消化的,相比之下,豆粕中的消化蛋白质为90%。羽毛粉蛋白质中含有很大比例的角蛋白,除非角蛋白被预先消化,否则是不能被猪所利用的。如果仅以蛋白总量为评价依据,羽毛粉极具吸引力,但在日粮中大量使用时,会因为消化率低导致猪生长不良,所以在猪日粮中不能大量使用。
纤维水平。像干草、青贮玉米和苜蓿草都有高含量的纤维,不可能给猪提供很多可利用的蛋白质。首先,干草和青贮玉米的蛋白含量不高,苜蓿蛋白质水平高,但蛋白质消化率很低,在所有高纤维日粮中都是如此。
粉碎程度。使用没粉碎的饲料,如完整的谷物,会降低蛋白消化酶的作用表面积。因此,有利用潜力的蛋白质通过消化道时仅仅部分地被消化。与之相反,较小的粒子对酶的作用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所以更容易被消化。
加热处理。在生产加工中,长时间的加热会降低蛋白质的可消化率。血粉作为蛋白质来源,由于干燥过程中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降低了消化率。
很多种农副产品含有蛋白质酶抑制因子,这种成分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如生马铃薯含有降低蛋白质消化率的糜蛋白酶抑制因子,然而马铃薯被煮熟后,这种抑制因子就失去了活性,因而提高了蛋白质的消化率。生大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与熟化大豆相比,猪只可利用其中较少的蛋白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阻止分泌到肠道的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成为氨基酸,加热可以破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非蛋白氮。尿素一类的非蛋白氮不能饲喂猪。只有反刍动物可以很好地利用非蛋白氮,因为瘤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将非蛋白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而微生物蛋白是反刍动物可以利用的。然而,猪并不依赖细菌来进行消化,因而其不能利用非蛋白氮。
(辽宁省新民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杨红)
上一篇: 引起动物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