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县山羊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1龙胜县养羊业现状
1.1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龙胜县地处广西东北部,越城岭山脉的西南坡,北接湖南省的通道、城步两县,东与本区资源、兴安毗邻,南与临桂、灵川接壤,西与融安、三江、永福相邻。处于北纬25°35'~26°17',东经109°38'~110°14',东西宽约60公里,南北长约78公里,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87.24%。人口约16万,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县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1℃,一年之中0℃以下只有几天,年平均降雨量1535毫米,相对湿度80%,无霜期317天,每年有长达七个月的冬闲田可种草养畜。
1.2牧草资源
椐龙胜县牧草资源调查统计,龙胜县草地类型分为:热性山地草丛类、热性山地稀树草丛类、热性山地丘陵草丛类、热性山地灌木草丛类、热性低湿地草丛类及零星草地类等九大类。全县目前共有连片宜牧草地46.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4%;疏林地18.8万亩,灌木林地17.79万亩,年鲜草总产量80944.11吨。主要的牧草品种有纤毛鸭嘴草、白茅草、野古草、金茅草、巴芒草等野生牧草。近几年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南山牧场引种,种植三叶草等已获成功。本县处于北回归线上,霜期短,雨热同季,有利于牧草生长,许多植物、牧草四季常青,同时有大量的秸秆(主要有稻草、玉米秆、花生藤等),年产10万吨。由于造林灭荒,绿化龙胜工程的实施,龙胜县低海拔的山坡基本上都已披上绿装,草场面积减少,许多村屯都没有了养羊的专业草场。
1.3山羊品种
主要是本地山羊,近年来引进部分波尔山羊、隆林黑山羊、南江黄羊等优良品种,利用引进优良的种公羊与本地母羊杂交,生产部分杂种羊。
1.4近五年来山羊存栏、出栏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龙胜县山羊存栏数量变化不大,增长比较缓慢,出栏数量逐年增加。据调查,农民对养羊的积极性并不高,与造林种果和农业生产矛盾比较突出,山羊养殖业发展缓慢。详见表1。
1.5山羊的主要疫病
山羊抗病力比较强,但还是有部分传染病时有发生,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龙胜县山羊的主要疾病有:山羊出血性败血症、五号病、疥癣、口炎、山羊猝死症、传染性角膜炎、结膜炎、羊肝片吸虫病等。由于农户在山羊的养殖方式上管理粗放,没有进行合理的补料。养殖户缺乏“以防为主”的防疫思想,往往是发生疫情山羊死亡后,才匆忙进行紧急防疫,防疫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1.6饲养水平
山羊养殖受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仍存在“夏长、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长年的放牧,不补料,过冬草料的准备不足,秸秆和农副产品不能利用,造成整个冬季饲草短缺。
2龙胜县发展养羊业的对策
2.1成立龙胜县养羊业发展领导小组
根据龙胜县的实际,成立由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和业务部门领导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山羊养殖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政策上、支农资金上应大力扶持,特别是山羊品种改良,一定要有完善的扶持政策,激励山羊养殖户主动开展引种、人工授精和杂交配种工作,大力推广种草养羊。只要有好的政策,农户养山羊有好的效益,山羊养殖业才能发展壮大。
2.2加强宣传力度,加快山羊养殖业的发展
山羊是草食动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林种果与发展山羊矛盾突出。这主要表现在造林的幼苗时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商品化的山羊养殖观念。山羊全身都是宝,吃的是草,产出的是奶和肉,是人们必不可少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在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养山羊户实行规模饲养,圈养,建立示范小区,改变传统的养羊作为副业的状况,提倡把养羊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抓。据市场调查,现在龙胜县的山羊根本不愁卖,价格一路上涨,是养殖业中的黄金产业。
2.3改变饲养方式,大力推广种草、圈养、半圈养山羊
龙胜县农户养羊素来把羊直接放在山里,任其自由采食、生存,生、老、病、死听天由命,要卖羊时,才满山去找回来出售。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造成山羊疫病死亡、流产、被盗等不该发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把山羊养好,出效益,就必须改变饲养方式,进行山羊品种改良,实施山羊圈养或半圈养,并且进行补料。引进优质牧草进行种植,使山羊吃上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同时充分利用本地的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或氨化、微贮等处理后再喂山羊,以提高其营养价值,保证山羊一年四季有充足的草料。
2.4推广利用人工配种技术,加快品种改良
俗话说:公羊好,好一坡;母羊好,好一窝。近几年来,龙胜县不断加大山羊品种改良的力度,通过邀请自治区品改站的领导来传经送宝、派技术员外出学习参观,采购外来良种公羊来进行杂交改良本地山羊,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2.5加强养羊技术培训,提高山羊的出栏率,降低死亡率
加强养羊技术培训,特别是常发的传染病,一定要以防为主。利用外来品种,人工授精技术,提高本地山羊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性能,利用音像等先进的方式,提供看得见、听得到的技术资料,特别是品种改良,要引导、帮助养羊户提高科学养羊的意识,更新观念,积极配合山羊的品种改良工作,从而提高受胎率,利用人工补料技术,提高出栏率。通过山羊疾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山羊死亡率。
2.6建立良种繁殖示范场,通过示范引导,推广先进的养羊技术
舍饲圈养、种草、种树养羊、秸秆青贮、氨化、良种良法、补饲育肥、疫病综合防治制、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全县养羊业的发展。
2.7成立山羊养殖合作社,发展深加工企业
组织养羊户按照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打造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竟争力,使养殖户和加工企业获得最大效益,龙胜山羊才能稳定、健康发展。
(龙胜县瓢里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赖正超)
上一篇: 规模猪场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