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蛋鸭笼养的主要优势与问题及饲养管理要点

蛋鸭笼养的主要优势与问题及饲养管理要点

     蛋鸭笼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养殖方式,解决了蛋鸭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蛋鸭笼养的主要优势

1.1环境友好

     蛋鸭笼养后,粪便可通过自动刮粪设施收集处理。通过种养结合、制造有机肥、沼气发酵等方法,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蛋鸭产业的污染问题。

1.2生物安全

     蛋鸭笼养可对蛋鸭起到生物安全作用。传统依水而建的鸭舍,通常采用开放或半开放式养殖模式。一旦某家鸭场爆发疫病,可能迅速波及周边鸭场,导致疫病传播无法控制;鸭场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大量微生物繁殖,对蛋鸭健康十分不利,使生长和产蛋性能受到明显影响。笼养蛋鸭则无此之虞。

1.3产品优质

     传统养殖模式,鸭蛋污染严重,蛋壳表面多粘附鸭粪和杂物,严重影响了鸭蛋的品质和安全。笼养蛋鸭所产鸭蛋则非常清洁,保证了产品的安全与优质。

1.4提高效力

     传统蛋鸭养殖,通常2个劳动力只能养殖5000羽左右,且劳动强度较大。笼养蛋鸭,由于采用自动喂料、饮水和刮粪,一般一个劳动力可以饲养1万羽左右。

1.5节省垫料

     传统养鸭模式需要大量垫草,增加了废弃物的排放量。据调查,采用传统养鸭模式每生产1kg鸭蛋,大约产生3-4kg废弃物。

1.6提高产量

     传统养殖条件下,梅雨季节大多采用舍内关养,地面潮湿,空气污浊,鸭子容易患病,引起产蛋量迅速下降。笼养后由于小环境相对稳定,可明显提高蛋鸭的产蛋量和饲料利用率,减少脏蛋和破损蛋。

1.7规模养殖

     因受水体河流的影响,传统养殖蛋鸭难以产业化。因此,蛋鸭养殖往往只能是小规模生产。笼养后,可以像蛋鸡场一样,整齐规划鸭舍,提倡规模养殖,达到规模化生产目的。

2蛋鸭笼养的主要问题

2.1设施投资较大蛋

     鸭笼养要求具备较好的鸭舍,需要配套笼具等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这是推广蛋鸭笼养的主要难点,需要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

2.2容易引起热应激

     夏季高温条件下,笼养鸭舍内温度较高,容易产生热应激,影响产蛋性能。安装风机水帘降温系统则可解决应激问题。

2.3淘汰鸭影响外观

     蛋鸭在笼养条件下,由于长期无法嬉水洗浴,羽毛蓬松,外观较为难看,且淘汰鸭不容易脱毛,售价受到一定影响。

3蛋鸭笼养的饲养管理要点

3.1设施及环境要求

     蛋鸭笼养设施包括鸭笼(长40cm,宽35cm,高40cm),笼具设施应符合蛋鸭习性及特点。还需配置自动喂料系统、刮粪和饮水系统及通风降温系统等。夏天要防暑降温,冬季要防寒保温。夏季应每天清理粪污,冬季可2~3天清理一次。蛋鸭上笼前应彻底消毒,上笼后每周消毒一次。

3.2适时上笼饲养

     蛋鸭上笼时间以70~90日龄为宜,不同品种由于开产时间不同,上笼时间可有所不同,一般在见蛋前2周上笼饲养比较合适。

3.3饮水与饲喂

     上笼后的前1周是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要教会鸭子自动饮水。具体方法,将鸭头放在饮水处0.5min左右,每日3次。一般每笼以饲养两羽为宜。饲料以饲喂常用配合饲料为佳。100日龄内,每鸭每天饲喂100~125g;100日龄后,逐渐增加饲喂量至自由采食,保持不变。

3.4补充维生素D

     传统养鸭方式,鸭子可采食到贝壳、杂草、小动物等,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的转化和提高钙的吸收能力。笼养条件下,则需强化对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

3.5注意事项

     上笼蛋鸭应选择体质健壮个体,按免疫程序,搞好免疫接种。上笼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切忌雨天上笼。饲养员需固定,以防应激。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刘雅丽,宋美娥,何世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卢立志)

上一篇: 长兴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