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鲁西黑猪的杂交优势利用

鲁西黑猪的杂交优势利用

     鲁西黑猪是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母性好、早熟易肥、肉质风味独特等优良种质特性,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背膘厚,瘦肉率低。国外瘦肉型猪种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但肉质欠佳。一个品种与另一个品种杂交能否产生杂种优势也反映了品种的种质特性。影响杂种优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任何品种(系)间杂交都会产生杂种优势,必须通过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来测定杂交效应,为了全面了解鲁西黑猪的种质特性,利用鲁西黑猪为母本进行了二元、三元杂交试验,以期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组合,为鲁西黑猪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1.1.1二元杂交猪从鲁西黑猪原种场选择年龄、体重和胎次相近的24头经产黑猪母猪作母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再把杜洛克、大白、长白、鲁西黑猪公猪分到相应组里。鲁西黑猪组为对照组(纯繁)。上述各组母猪所产仔猪均在30天去势,60天断奶。选择个体接近的健康仔猪作为试验猪,预试期为15d,同时进行驱虫和防疫。试验从仔猪体重15~20kg开始,至80~90kg时结束。

     1.1.2三元杂交猪在二元杂交的基础上,选用繁殖性能高的二元杂种母猪杜黑、大黑、长黑为母本,以杜洛克猪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在杜长黑、杜大黑、杜杜黑三元杂交断奶仔猪群中,公母均去势,根据健康、体重和日龄相近、公母比例相同的原则,每种组合选30头,分别设为杜长黑、杜大黑、杜杜黑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从体重25~30kg开始,饲养至100~110kg统一结束试验。

1.2试验时间

     二元杂交试验自2011年3月份开始,10月份结束。三元杂交自2012年3月份开始,至10月份结束。

1.3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按猪养殖场的常规操作进行。水泥地面,半开放式圈舍,内部为采食、饮水以及休息的场所,外部露天为排泄、运动的场所。所有猪只饲养于同一猪舍内,每2头为1圈。自由采食,每天饲喂3次,记录每天的采食量,试验开始前一天空腹12h称重,结束当天称重。

1.4日粮

     育肥期间采取统一的饲料配方,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猪饲喂湿拌料。日喂3次,供应清洁饮水,定期进行卫生防疫、消毒。
  
1.5测定项目

     试验开始时连续2d清晨空腹称重,求平均值作为始重;其后每30d称重1次;试验结束当天进行空腹称重作为试验期末重,根据始重和末重计算日增重。每天记录饲料喂量,试验开始和结束时于早饲前空腹逐头称重,计算期内增重、平均日增重、耗料量和料重比。

     二元、三元杂交试验结束时,每选接近组平均体重的8头(4公、4母),按常规屠宰方法去头、蹄和内脏,进行屠宰测定,测定屠宰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胴体斜长、背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后腿比例等常规指标。

1.6数据的统计分析

     用Excel整理试验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二元杂交效果

     2.1.1二元杂交各组合F1代猪生长肥育性能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3个试验组猪的试验期内增重和平均日增重都极显著高于黑黑(对照)组(P<0.01),其中杜黑、大黑、长黑三组杂交一代猪日增重分别比黑黑组提高31.73%、30.61%和27.66%,差异极显著(P<0.01),3个试验组料重比都显著高于黑黑组(P<0.05),3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1.2二元杂交各组合F1代屠宰性能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3个试验组猪屠宰率的高低顺序是杜黑组>大黑组>长黑组,3个试验组均高于黑黑组;胴体斜长的大小顺序是黑黑组>杜黑组>大黑组>长黑组;3个试验组猪瘦肉率均显著高于黑黑组(P<0.05),杜黑组、大黑组和长黑组的瘦肉率分别比黑黑组提高27.6,24.4和21.2个百分点;杂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背膘厚以杜黑组(3.16cm)最薄,其次是长黑组(3.22cm),二者显著低于大黑组(3.56cm)和黑黑组(3.58cm)(P<0.01);3个试验组的眼肌面积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黑黑组,以杜黑组的眼肌面积为最大(29.71cm2);3个试验组猪后腿比例以杜黑组最高(28.72%),杜黑组、大黑组、长黑组均显著高于黑黑组(P<0.05)。

2.2三元杂交效果

2.2.1不同三元杂交组合生长肥育性能见表4。
   
     由表4可知:期内增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3个肥育性能指标均为杜大黑组最高,其他依次为杜杜黑组、杜长黑组;杜大黑组、杜杜黑组的3个指标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杜长黑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杜大黑组最优,期内增重83.82kg,日增重698.46g,料重比为2.96。

2.2.2不同三元杂交组合屠宰性状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各项胴体性状主要指标3个试验组中由高到低依次为杜大黑组、杜杜黑组、杜长黑组。屠宰率、胴体斜长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杜大黑组、杜杜黑组猪瘦肉率、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后腿比例显著高于杜长黑组(P<0.05),而杜大黑组、杜杜黑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3.1生长肥育性能

     3.1.1二元杂交组合的生长肥育性能通过3个不同二元杂交组合的杂交育肥试验比较,杜黑组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瘦肉率等诸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杂交效果;因此,杜黑杂交组合是鲁西黑猪二元杂交的最佳组合。

     3.1.2三元杂交组合的生长肥育性能鲁西黑猪不同三元杂交组合猪均含25%鲁西黑猪血缘、75%外来品种猪血缘,集中了双方的优势。生长育肥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猪肥育性能表现的优劣顺序为杜大黑组、杜杜黑组、杜长黑组。用杜洛克与鲁西黑猪的不同二元杂交组合杜黑、大黑、长黑二元母猪进行三元杂交,能够明显提高后代商品猪的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这是因为杂交猪的生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杂交父体的生产成绩,杂种父本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对杂交后代的改善程度就大。试验组中以杜大黑组杂交效果最优,日增重为698.46g,料重比为2.96。

3.2胴体性状

     3.2.1二元杂交组合的屠宰性能鲁西黑猪的不同二元杂交试验组中,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的优势顺序是杜黑组>大黑组>长黑组。胴体斜长的优势顺序是黑黑组>杜黑组>大黑组>长黑组。背膘厚的大小顺序是杜黑组<长黑组<大黑组。综合屠宰性能结果可知,杜洛克适合做鲁西黑猪二元杂交的父本,同样杜黑杂交组合是鲁西黑猪二元杂交的最佳组合。

     3.2.2三元杂交组合的屠宰性能评价猪屠宰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胴体斜长、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由表5可以看出,鲁西黑猪不同三元杂交试验组中,屠宰率、胴体长、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优势排列为杜大黑组>杜杜黑组>杜长黑组。这是因为杜大黑、杜杜黑中血缘含有2个瘦肉型猪血缘,大白猪、杜洛克在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指标比长白要好,符合杂交优势规律;此外,鲁西黑猪不同三元杂交试验组在屠宰性能、胴体组成的一些主要指标表现上已达到了优质猪肉的水平,尤其是瘦肉率适中,说明用国外瘦肉型猪种与鲁西黑猪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优势均较明显,符合当前人民生活对优质猪肉的要求。3个试验组中,杜大黑组在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等主要的性状上优于杜长黑组和杜杜黑组。

3.3杂交效果的评价

     许振英等早期对中国猪种26个不同杂交组合的研究表明,中国猪种与外来猪种杂交,具有明显或比较明显杂种优势的性状有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不呈现杂种优势或杂种优势不明显的是屠体性状,产仔数一般不呈现杂种优势。但不同地方猪种各杂交组合同一性状的优势程度表现不尽相同,鲁西黑猪与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杂交在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杂交优势,这与我国大多数地方猪种与国外猪种杂交的效果基本相同。鲁西黑猪与国外猪种杂交在肉量性状上还表现出有明显的优势,如二元杂交的屠宰率、背膘厚和瘦肉率等明显优于鲁西黑猪纯繁组;而我国多数地方猪种在胴体性状上与国外猪种杂交一般不表现杂种优势。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鲁西黑猪与国内其他地方猪种相比,在杂交利用上能表现出更多的杂种优势。影响杂种优势的因素很多,如品种、杂交方式、营养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尤其正反交效果在各性状表现不一。鉴于我国目前养猪生产实际,各地多是采用以外来品种为父本、本地品种为母本的正交方式进行生产。

4结论

     鲁西黑猪具有环境能适应性强、对猪舍的设备要求不高、利用青粗饲料的能力较强、母性好、繁殖性能较高、抗病力强和肉质风味独特的特点。同时从本试验的各项肥育与屠宰性能指标看,以鲁西黑猪作母本、大白猪作第一父本、杜洛克作终端父本的杜大黑为三元杂交的最佳组合,适宜在规模化养猪场及农户广泛饲养,值得推广。

(山东聊城大学农学院,裴兰英,朱明霞,刘文强,王桂英,曹贵玲,司振书)

上一篇: 河北省蛋种鸡场鸡白痢流行情况调查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