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蛋白质含量高的牛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国牛肉价格普遍高升,作为肉牛主产省吉林省的牛肉价格也不断上涨,仅2012年1年的时间里,牛肉价格就从年初的38.05元/kg上涨到年末的54.14元/kg,上涨幅度高达34.4%。从2000年到2012年,吉林省牛肉价格在每年的3—4月份出现1次低谷,这与全国牛肉价格波动趋势相近。牛肉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老百姓在购买肉类产品时更容易去选择猪肉、鸡肉等价格相对较低的肉类,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牛肉消费量,也影响了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1畜产品价格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畜产品价格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唐江桥等运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主要畜产品的价格波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肉、羊肉和鸡肉的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波动积聚性。韩星焕等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活鸡价格的波动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活鸡价格波动的主要成因是饲料价格的上涨。陈迪钦等通过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和1阶AR(1)模型测度各主要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生猪价格与仔猪价格、玉米价格、鸡肉价格呈正相关,与生产者预期、疫情呈负相关,其中玉米价格的波动对生猪价格影响最大。周晓媛运用X12季节调整法对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仔猪价格、猪肉产量和滞后一期的猪肉价格是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田露等认为在牛肉产业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玉米价格是影响牛肉市场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2000—2012年吉林省牛肉价格变动特征进行分析,找出价格波动的真正原因,并提出稳定牛肉价格的对策建议,为培育健康、良性发展的牛肉市场建言献策。
2分析方法
研究将采用X12季节调整模型中的加法模型Y=T+S+C+I进行季节调整,将季节要素和不规则因素分离出来,得出周期序列,其中长期趋势变动(T)、季节波动(S)、循环变动(C)、不规则因素(I)是影响价格波动的四大因素;再用HP滤波法将周期序列和趋势序列进行分解。
2.1X12季节调整法
X12季节调整模型中加法模型的3个阶段。
第1阶段:季节调整的初始估计。
1)通过中心化12项移动平均计算趋势循环要素的初始估计:
TCt(1)=(1/2Yt-6+Yt-5+…+Yt+…+Yt+5+1/2Yt+6)/12。
2)通过3×3移动平均计算季节因子S的初始估计:
St(1)^=(SI(1)t-12+3SI(1)t+2SI(1)t+12+SI(1)t+24)。
3)季节调整结果的初始估计:
TCI(1)t=Yt-S(1)t。
第2阶段:计算暂定的趋势循环要素和最终的季节因子。
1)利用Henderson移动平均公式计算暂定的趋势循环要素:
TC(1)t=∑Hj=-Hh2HjTCI(1)t+j。
2)计算暂定的SI:
SI(2)t=Yt-YC(2)t。
3)计算最终的季节因子:
S(2)t=S^(2)t-(S(2)^t-6+2S(2)^t-5+…+2S(2)^t+5+2S(2)^t+6)/24。
第3阶段:计算最终的趋势循环要素和最终的不规则要素。
1)利用Henderson移动平均公式计算最终的趋势循环要素:
TC(3)t=∑Hj=-Hh2H+1jTCI(2)t+j。
2)计算最终的不规则要素:
I(3)t=TCI(2)t-TCI(3)t。
2.2HP滤波趋势分解模型的计算方法
设Yt是包含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的经济时间序列,YtT是序列中含有的趋势成分,YtC是序列中含有的波动成分,则:
Tt=TTt+Tct,t=1,2,…,T。(1)
时间序列Yt中的可观测部分趋势YtT常被定义为下面最小化问题的解:
min∑Tt=1{(Yt-YTt)2+λ[c(L)YTt]2}。(2)
其中c(L)是延迟算子多项式,如下:
c(L)=(L-1-1)-(1-L)。(3)
将式(3)带入式(2),则HP滤波的问题就是使下面损失函数最小,即:
min{∑Tt=1(Yt-YTt)2+λ∑Tt=1[(YTt+1-YTt)-(YTt-YTt-1)]2}。
3数据来源与说明
研究分析吉林省牛肉价格波动特征所运用的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畜牧业信息网,采用的数据为月度数据。选择的时间范围为2000—2012年,主要是由于2000年以前吉林省牛肉价格比较稳定,2000年以后开始缓慢上升,直至2007年开始快速上升,波动幅度较大。2000—2012年吉林省牛肉价格波动情况见表1,为了减少物价变化的干扰,牛肉价格按吉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减。
4实证分析
采用Eview6.0软件,对吉林省2000—2012年牛肉价格月度数据进行X12季节调整和HP滤波分析,结果如图1~6所示。从图1牛肉价格原序列可以看出,吉林省牛肉价格在2003年、2007年、2011年和2012年这4年里变动幅度比较明显,这一趋势与图2牛肉价格不规则要素分量序列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说明吉林省牛肉价格在这4年里的大幅度变动是由不规则要素引起的,而不规则要素影响了季节性波动。
由图2、图4可见,从季节因素来看,2000—2012年间吉林省牛肉价格季节性波动比较明显,呈现出“W”型态势,2000—2006年,每年的2月到次年的2月为1个波动周期,上半个周期和下半个周期波动的幅度差距不大,季节波动规律基本一致,分别会在每年的3,4月份和8,9月份产生一次低谷,主要是由于每年的2月份正值春节期间,牛肉消费需求上升,牛肉价格随之上涨,而到了3,4月份气温开始上升,大量的应季蔬菜开始上市,牛肉需求量下降,价格也随之下降。吉林省10月份开始转冷,冬季饲养肉牛不易增重,育肥效果差,养殖户会选择8,9月份出售肉牛,故8,9月份正是肉牛出栏的旺盛时期,这就会导致牛肉价格的下降。2007—2012年,牛肉价格季节波动的上半个周期比下半个周期表现得明显,同样会在每年的3,4月份出现1次波谷。
由图6可见,从牛肉价格趋势循环序列的HP滤波结果来看,图上方逐渐上升的平滑曲线代表趋势线,2000—2012年吉林省牛肉价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0—2006年价格上升比较平稳,2007—2012年价格上升速度较快,从图6最下方曲线来看,跨年度的波动周期主要有3个,分别呈现出“∩”型、“U”型和“W”型的波动特征。“∩”型波动周期从2002年5月份到2003年4月份,周期长度为12个月;“U”型波动周期从2006年4月份到2008年2月份,周期长度为23个月;“W”型波动周期从2008年3月份到2012年12月份,周期长度为58个月。
2000—2012年牛肉价格波动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2003年肉价价格由年初的16.4元/kg下降到年末的15.7元/kg,主要是由于2002年国际上普遍爆发的疯牛病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居民减少了牛肉的消费量,牛肉需求量略有下降,导致价格的小幅度下降。而2007年牛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玉米价格、仔畜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的快速升高,2007年1月份吉林省玉米和豆粕价格分别为1.23元/kg和2.64元/kg,持续上涨到2012年12月份的2.32元/kg和4.12元/kg,上涨幅度分别为88.62%和56.06%;1头400kg重的架子牛由2007年的4100元上涨到2012年的9200元左右。每头肉牛生产成本由2006年的845.47元上涨到2007年的1410.78元,上涨了66.86%。另一方面是牛源紧缺,且肉牛饲养周期长,居民牛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人均牛肉消费量由2003年的2.0kg增长到2011年的4.1kg,导致供不应求。2011年和2012年牛肉价格再次大幅上涨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生产成本的升高,分别由2010年的6830元上涨到9492元和12093元,全国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下降,散养肉牛成本利润率由2007年的36.63%下降到2011年的28.57%,直接造成肉牛养殖户积极性下降,2010年吉林省肉牛年末存栏量为455.7万头,2011年末存栏量下降为423.7万头,这一期间全国肉牛存栏下降了266万头,肉牛生产能力下降,供给不足。另外,2010年末全国能繁母牛3.42万头,到2011年末则下降到3.1万头,造成2012年牛肉供给紧缩,给牛肉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
4结论与建议
运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2000—2012年吉林省牛肉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牛肉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波动的主要原因来自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在剔除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的影响之后,吉林省牛肉价格周期波动先后呈现出明显的“∩”型、“U”型和“W”型。牛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肉牛养殖成本升高;养殖户比较效益降低,积极性不高;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肉牛存栏降低,能繁母牛减少,供给能力下降。
稳定牛肉价格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稳定牛肉市场秩序,促进牛肉市场良性循环,也有利于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此针对导致牛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稳定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适时增加饲料储备并保证饲料的安全供应,抑制饲料价格的大幅波动,降低养殖户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意愿,从生产成本上减缓牛肉价格的波动。2)鼓励饲养母牛,扩大能繁母牛的饲养规模,通过对饲养母牛的农户按照饲养规模不同给予不同的资金补贴,来调动农户饲养母牛的积极性。母牛数量增加,必然会使得犊牛数量增加,就会降低犊牛市场流通的价格,从而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供给量,抑制牛肉价格大幅波动。3)促进肉牛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培育产肉量高、肉质好的肉牛品种,提高牛肉总体产量,增加牛肉供给量,弥补牛源紧缺导致牛肉产量供不应求而造成的价格波动,培育健康稳定的牛肉市场。
(吉林农业大学,张贺)
上一篇: 互联网短时间难以颠覆饲料行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