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鸡呼吸道黏膜及眼角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养殖生产中氨气主要来源于堆积的粪便、饲料残渣和垫草等含氮有机物的发酵分解。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及其废弃物产生的氨气日趋增多,这不仅对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影响,而且还严重危害到畜禽健康,降低了畜禽生产性能。研究表明,肉鸡胃肠炎、腹水症、呼吸道疾病均与高浓度的氨气有紧密的关系,因此氨气被认为是肉鸡舍里最有害的气体。不同浓度的氨气对家禽健康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鸡舍中氨气浓度的增加,刺激性逐渐加大,低浓度氨气可引起眼睛灼痛、眼角膜发炎,高浓度的氨气可致肺水肿及支气管发炎、出血甚至窒息。为揭示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程度设计如下试验,希望能够为现代肉鸡的科学养殖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
1试验步骤
1.1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选取2日龄的三黄鸡、科宝鸡各100只,饲料选择市场常规商品鸡料(主要组成为玉米和豆粕)。2013年12月19日—2014年2月19日,在湿度、温度等相同及肉鸡饲养管理程序、免疫程序、光照程序相同的条件下,控制氨气浓度,测定肉鸡生产性能指标,以研究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程度。
免疫程序:在饲养过程中,各组饲养环境的湿度、温度、光照和风速都严格按照肉鸡各阶段日龄要求,每7d调整1次,肉鸡免疫程序见表1,肉鸡饲养环境条件见表2。
1.2饲料及饮水
2~15日龄时用碗式饮水器供水,16日龄后用乳头式饮水器供水。
2~22日龄时饲喂小鸡料,23~43日龄时饲喂大鸡料。2~4日龄时每隔2h饲喂1次,5~22日龄时每隔3h饲喂1次,23日龄后每隔4h饲喂1次。每次给料以在规定时间刚好吃完为标准,控制料量。
1.3试验分组
将2个品种肉鸡分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分别饲养在4个环境可控仓内。仓内氨气梯度以实际生产中肉鸡舍内的氨气污染状况进行设置(见表3)。
试验中保证各组外部条件完全相同,病变鸡只等个别现象在记录时剔除。
2个品种鸡在相同条件下,因此以下均以2个品种的平均值作为每组的平均数值。
1.4测定项目
测定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及死亡率。
1.5数据的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邓肯氏法进行多重比较,用Arcsin将百分数数据转化后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氨气浓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4、表5。
由表4、表5可见:8~22日龄时,氨气浓度对肉鸡日增重、日采食量、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4组肉鸡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降低(P<0.05),4组料重比比对照组提高15.13%。29~43日龄时4组日增重、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虽然氨气对死亡率并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氨气浓度的变化,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由以上分析可知,随着舍内氨气浓度的逐步升高,肉鸡生产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在饲养环境中高浓度氨气会显著影响肉鸡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使其下降,其中日采食量的降低是主要原因。从8~22日龄和29~43日龄肉鸡情况可知,氨气浓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显著,在8~22日龄时氨气浓度超过10mg/m3、在29~43日龄时氨气浓度超过15mg/m3,肉鸡生产性能即出现下降。
如果按高氨组肉鸡舍氨气浓度标准来看,以毛鸡收购价格7.60元/kg计算,与对照组相比,万只规模肉鸡养殖场生产一批肉鸡最高经济损失可达10万元。
3讨论
研究表明,氨气对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生理机能有严重的影响。畜禽舍内氨气含量高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并且氨气在进入血液后会降低血液溶氧量,使畜禽抵抗力降低,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肉鸡对氨气比较敏感,氨气被认为是肉鸡舍里最有害的气体。肉鸡生产中腹水症、胃肠炎、呼吸道疾病都与高浓度的氨气相关。另外有研究表明,环境中的氨气浓度升高会影响动物的神经细胞功能,抑制其脑部控制采食的中枢神经,从而降低采食量,导致生长性能受到影响。
4结论
2~22日龄肉鸡舍内氨气浓度不应超过10mg/m3,29~43日龄肉鸡舍内的氨气浓度不应超过15mg/m3。综上所述,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导致肉鸡生产性能逐渐降低;因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舍内有害气体的控制。
(新乐市农业畜牧局,张俊秀)
上一篇: 提高猪瘟疫苗抗体水平的产品哪家强?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