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不同原材料按比例混合组建的生态床对猪生产性能及疾病的影响

不同原材料按比例混合组建的生态床对猪生产性能及疾病的影响

     两种不同的垫料原材料按比例混合:三分之一的农作物秸秆的三分之二的木屑组成生态床垫料一;三分之二的砻糠和三分之一的木屑组成生态床垫料二。其中,农作物秸秆被剪成2.5cm长的短秸秆。我们对这两种不同垫料对猪的生产性能和饲养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的生态发酵床并利用其饲养的猪所需饲料营养配方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本试验选择出生日期相近的二元杂交(大×长)断奶仔猪150头,平均体重为(9±1.5)kg,试验总共10个猪圈,每种垫料模式饲养5个猪圈,每个猪圈15头,两种模式养殖的饲养密度均为1.50m2/头。试验中饲喂的饲料共5个配方,分别为配方一到配方五,两种不同垫料方式每圈采用一个配方。饲养过程中,不用消毒剂和抗生素;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然通风;发酵床猪舍在养殖过程中无人工供暖,发酵床圈舍每周一次翻耕垫料、补充菌种,以确保发酵床的生物活性,防止垫料板结,造成死床。普通圈舍每日清粪两次,并在气温低于20℃时,用红外灯供暖。生长性能试验总计60d。不同的饲料配方见表1。
  
1.2试验记录

     试验期间,以猪圈为单位,记录试验开始时和结束时清晨猪空腹时体重;记录采食量、健康和死淘情况。实验过程中死亡或淘汰的猪,称重并记录淘汰原因,最后计算死淘率。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养猪模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垫料二组平均始重和平均末重与垫料一组相比差异显著;垫料二组的料重均比垫料一组的料重比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垫料二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垫料一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在不同配方组里,配方三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其他组都要高,与配方一组差异不显著,与其他组差异显著。从日增重和料重比数据看,配方三组为最好,其次是配方一组。配方二组、配方四组、配方五组之间无差异。

2.2不同养猪模式对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由表3和表4看出,pH方面,垫料二组比垫料一组都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肉色方面,在配方一、配方三、配方四配方五中的垫料一组和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配方二中,垫料二组和垫料一组间差异显著(P<0.05);滴水损失方面,垫料二组比垫料一组低,差异不显著(P>0.05);嫩度和肌内脂肪方面,五种配方和组别间都无明显差异(P>0.05)。

2.3发病率和死淘率
  
     从表5可以看出垫料二组的发病率为17.80%,垫料一组为19.80%,差异极不显著(P>0.05);垫料二组猪因死亡而淘汰的概率为1.4%,垫料一组为2.3%,差异显著(P<0.05)。
  
     从表6可以看出,在发病率方面,配方三组和配方一组之间无差异,它们与配方二组、四组、五组之间差异显著。在死亡淘汰率方面,配方三组和配方二组、四组、五组之间差异极显著,配方一组和配方二组、四组、五组之间差异显著,配方三组和配方一组之间无差异。

3讨论

     生态床养猪模式是在垫料中添加有益微生态制剂,粪尿在垫料上经有益微生物发酵降解,养殖过程中无污水排放,因而有效地减少了养猪生产中的污水排放和污水治理费用。本文通过对二种不同原材料按比例混合组成的垫料进行了试验对比,并在每种垫料中做了不同饲料营养配方试验研究。

     不同的营养配方在发酵床上的试验国内尚未研究,所以,开展一个针对发酵床垫料最佳的饲料配方研究极其必要。不同的垫料、不同的发酵微生物菌种、猪对饲料营养也应该有相应的饲料营养配方。

     本试验就是在针对本主场的垫料和微生物菌种特定条件下,研究不同的饲料配方对猪生长性能和发病率的一个研究。

     另外饲料添加剂也许会对发酵床垫料和微生物菌种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作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上海警备区后勤部供应处,楼杰;上海警备区富民农副业基地,胡志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涂尾龙)

上一篇: 省长鹿心社在双胞胎集团考察科技创新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