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临沂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调研

临沂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调研

     近年来,临沂市各级畜牧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调方式、转结构”的部署要求和“四三二一”的工作思路,以发展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实施“建基地、壮龙头、树品牌、促流通”四大战略,临沂市畜牧业保持了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临沂市现代畜牧业概况

     2013年,临沂市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705万头、1340.3万头,同比增长4.4%、13.7%;牛存出栏43.8万头、29.7万头,同比增长4.7%、3.3%;羊存出栏266.7万只、124.3万只,同比增长5%、8.8%;家禽存出栏11448.3万只、45156.8万只,同比增长-0.3%、-3.8%;兔存出栏1554.6万只、2387.4万只,同比增长15.7%、27.6%;生猪存出栏、肉鸭、兔存出栏均居山东省第一位。临沂市肉蛋奶总产达246万吨,同比增长5.7%。饲料加工企业221家,年产饲料590万吨。临沂市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达到305亿元,同比增长8.9%。畜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临沂市现代畜牧业发展主要呈现八个新特点:

1.现代畜牧业生产园区发展步伐加快

     大力推广“畜-沼-无公害农产品”“畜-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保养殖-发酵垫料-无公害农产品”“农作物秸秆-青贮-草食家畜-过腹还田”四大畜牧生产循环模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13年底,临沂市规模养殖场区已发展到3277处,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分别达到20家、68家、1023家,构成了层次鲜明的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创建体系;临沂市169家养殖加工企业277个畜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分别为140个、102个、35个,蒙阴蒙山蜂蜜、平邑沂蒙黑山羊两个畜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2010年临沂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市”。按照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目标,临沂市新规划的300个生态循环畜牧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江泉华盛集团建设的生态畜牧园区,总投资39亿元,占地666.67公顷、年出栏生猪100万头,打造了集养殖、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畜牧生态园区。

2.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推广取得新成效

     各级深入贯彻临沂市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推广工作的精神,加大推广力度,使这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至2013年底,临沂市生态环保养猪场户发展到2233户,发酵床面积180.9万平方米,存栏生猪137.3万头;生态环保养鸭场户1493户,发酵床面积194.2万平方米,存栏1000.2万只;生态环保养鸡646户,发酵床面积109万平方米,存栏607.5万只。先后获得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专利21项,制定省级、市级地方标准各2个,在技术创新、推广数量、推广机制等方面处于全省、全国领先水平。

3.狠抓“六大产业高地”的培植

     2013年与蒙阴县政府一起会同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畜牧协会等单位在蒙阴县召开了首届沂蒙长毛兔比赛展示会暨创建“世界长毛兔之乡”活动大会,来自全国各地近150家活兔、饲料兽药、器械等各方面企业进行了产品展示。大会进行了沂蒙长毛兔剪毛比赛,开展了兔业高层论坛,举行了创建“世界长毛兔之乡”活动启动仪式。2013年在临沂经济开发区召开了“首届(2013)山东毛皮动物产业发展大会”,来自我国6省市600余家养殖场户参会。会上,我国著名专家讲授了毛皮动物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各养殖企业交流了经验做法,山东省畜牧协会授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省皮草科学发展示范基地”称号。并邀请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在华盛江泉召开了第五届养猪服务企业座谈会,研讨了生猪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加大对牛羊养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菜篮子工程项目资金,扶持养牛场11个、养羊场16个。加大饲料企业整合力度和招商力度,先后引进大北农、邦基食品、双胞胎等世界及全国知名饲料企业,显著提升临沂市饲料生产加工能力。狠抓地方品种保种和认定工作。对沂蒙黑山羊种群进行调查摸底,在平邑县建立两个沂蒙黑山羊保种扩繁场。在沂南县选点建立蒙山牛保种场1处,已选择种公牛4头、种母牛24头。及时向农业部提出沂蒙黑猪地方品种认定申请。2013年10月27~28日,经农业部专家组实地考察和认真讨论,认为沂蒙黑猪起源清楚,饲养历史悠久,发展脉络清晰,是在独特的沂蒙山地理气候条件下自然形成的地方猪种,可认定为地方品种,建议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4.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推进

     严把畜牧业投入品质量关。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主体资格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和规范,严把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关口。严把畜产品抽检关。积极开展饲料兽药产品质量抽检,做到抽检全覆盖。严把畜禽检疫关。严格执行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和全天候值班制度,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做到不漏检一头一只,严防病死、未经检疫、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严把畜产品入市关。坚持源头监督与流通监督并重原则,全面治理整顿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坚持省级公路检查站24小时值班制度,逐车查、消毒动物运输车辆,严防死守,防止外源性动物疫病传入和有害畜产品输入。严把违法行为严惩关。采取综合措施,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饲料兽药产品和非法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品违法行为。严肃查处逃避检疫、伪造检疫和经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等危害食品安全的不法行为。每年开展两次大规模联合执法大检查活动。一旦发现问题严厉查处,严格整改。积极探索创新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新路径。沂水县以金锣集团养猪场为依托,探索用生物发酵法处理病死猪的新途径,取得初步成效;临沭县探索了由政府出资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实行企业化运营的管理方式,该中心已基本建成。积极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临沂市检测样品来源覆盖临沂市养殖、流通、屠宰和市场所有重要环节,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兽医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临沂市绝大部分县区畜牧系统完成了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实现了直管乡镇畜牧兽医站;部分县区畜牧局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优化提升了畜牧兽医执法职能。畜禽产品质量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5.狠抓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按照国家无疫区建设目标要求和标准条件,全面构筑了动物疫病控制、动物防疫监管、动物疫情监测和动物防疫屏障四大体系。大力开展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有效提高防疫标识佩戴率,高质量完成省下达的每年春秋两次集中强制免疫任务。加强疫病检测。市畜牧兽医检测中心、县区化验室、乡镇兽医站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密切配合,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覆盖临沂市的疫情监测网络,提高了疫情预警预报能力。开展动物防疫可追溯体系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标准化建设,并在临沂市推广,有效破解了基层防疫难题。临沂市连续多年保持了无疫情发生流行的胜利成果,连续8年受到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表彰奖励。

6.狠抓畜牧惠农资金项目管理工作

     突出抓好畜牧业强农惠农资金项目管理,为促进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争取上级畜牧惠农项目资金,2013年临沂市共争取动物防疫、畜禽良种补贴、标准化建设、秸秆养畜、菜篮子工程等畜牧项目资金12189.89万元,位居山东省前列。加强畜牧惠农项目资金管理。会同市财政、发改、监察等部门对项目实施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和纠正,项目实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7.科技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

     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了“一网六平台”(一网:畜牧信息综合管理网;六平台:人事、动监、饲料、兽药、畜牧生产、疫病防控信息平台),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功能。定期开展市场信息服务,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坚持对临沂市六种主要畜产品价格实行每周调度汇总,以《畜牧简报》、市畜牧局网站、市科技双通工程等形式发布,为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提供了参考依据。推广畜产品电子交易销售方式,临沂市16家生猪饲养场在中国生猪交易中心办理了相关手续,可在网上进行方便快捷交易。数字化技术应用得到新提升。金锣集团16处养猪场、临沂帛乘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等通过电脑控制,采用生猪饲料自动传输系统,按照设定数量,从饲料生产车间将不同日龄全价配合饲料,经过料塔、料线逐级自动传输到指定猪舍,整个饲养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山东康源奶业有限公司采用全计算机控制系统挤奶,一次可给60头奶牛同时挤奶,采用阿菲金牧场管理系统能够早期监测乳腺炎、肢蹄病和繁殖疾病,发情监测准确率高。采用TMR饲养模式,饲料搅拌混合均匀、营养平衡全价、适口性好,能够增加采食量,增强牛群体质,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产奶量。

8.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壮大

     至2013年底,临沂市畜牧合作组织发展到3269家,其中合作社3058家、协会211家。畜牧龙头企业1619家,投资过千万的220家。培植了金锣、龙盛、凯佳等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畜牧加工龙头企业505家,年加工能力280万吨,其中生猪屠宰加工企业334家、禽类加工企业170家、牛屠宰加工企业1家,获得进京、入沪、入津、入杭备案屠宰加工企业27家、75家、59家、113家。

(临沂市畜牧站,徐晓龙)

上一篇: 天津市乳品协会召开第三届会员大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