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技术管理措施

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技术管理措施

1 猪场建设科学规范

     猪只生长在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其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猪场建设要达到“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冬暧夏凉、清洁干燥”:(1)猪舍要远离住宅区2km以上,猪场内应规划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隔离区等。(2)根据生产环节确定建筑物的最佳位置,相互联系,相互分隔。(3)遵守兽医卫生规定。(4)合理利用地形地势,做到通风与光照良好。(5)猪舍间距一般不低于猪舍高度的3倍,在9m以上。(6)场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保证运输道与粪道不交叉。(7)猪场四周设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车辆消毒通道和装卸猪台。(8)场区绿化种草、植树,改善场区小气候和美化环境。

2 饲养优质瘦肉型猪

     选择饲养优质的瘦肉型猪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基础措施之一。饲养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好的品种如大约克、长白猪等本身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等特性。这样的猪,不论是商品猪或是作种用,只要在科学的饲养管理下,就能充分表现出优秀的生产性能,与本地猪相比,可为养猪者减少一份易引起疫病发生或流行的危险。增强一份在养猪上的安全系数,可提高经济效益10%~15%。

    (1)母猪要选择优质的瘦肉型猪饲养;(2)要因地制宜推广公猪良种化;(3)推广商品猪的“二元化”或“三元化”的饲养技术。笔者选择同样的饲料做过对比饲养试验,结果:本地猪品种平均日增重只有0.43~0.48kg;而长白猪×本地猪的杂交一代平均日增重达0.73~0.81kg;长白猪×大约克猪的“洋二元”商品猪的平均日增重达0.85~0.92kg。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的“洋三元”商品猪的平均日增重达0.90~0.94kg。结果表明:猪的品种类型不同,在同等条件下饲养,其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洋三元”商品猪增长速度最快。

3 自繁自养利于疫病预防

     (1)要根据自己的出栏规模来饲养种猪量,走自己繁殖商品猪自已饲养的发展之路。(2)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猪场要根据对猪抽血检测的抗体滴度制定出有效的疫病免疫程序,然后,严格按免疫程序做好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各种重大疫病的免疫防疫,做到应免尽免,确保质量。广大农村养猪户要特别重视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安排部署的春秋两季的防疫免疫工作。充分认识到搞好春秋两季防疫免疫工作的积极性和搞好防疫免疫工作后对保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动配合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搞好防疫免疫工作。这样不但可有效抵制了外界疫病侵入的危险。又可从提高猪的自身的防疫能力上起到了保障性作用。

4 走“养猪与种植、加工结合”的发展模式

     养猪场可以根据饲养规模,科学规划生产项目。确定养猪与种植疏菜基地或开办酒厂、面粉厂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达到综合利用,生态平衡,互惠互利的目的,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措施。这样的养猪模式在綦江地区已经有6家在实施。笔者对其中4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从收集的资料分析表明,科学实际:出栏一头肥猪,从出生到断奶2个月龄期间,饲料成本费平均为64.22元。断奶后饲养4个月达100kg出栏,饲料成本:精料每100kg花费263.4元,120d,每日饲喂2.5kg,饲喂精料为300kg,精料成本为790.2元。青料从出生到出栏180d,平均4.92kg/d,1kg为0.30元。青料成本为265.68元。另加药费头平22.15元,人工工资每头平均为132.46元,由此可见,6个月龄出栏1头肥猪的平均成本费为:1274.71元。其中,青料占头平成本费的20.84%;麸皮和酒糟占头平成本费的19.06%;从分析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如果走“养猪与种植、加工结合”的发展模式,就青饲料、麸皮和酒糟自已消纳利用,就可节约的饲料费占全程饲料成本费的39.9%。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效益。

5 抓好管理,适时出栏

     养猪涉及环节多,管理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打细算,勿以利小而不为。

5.1 人员的管理

     人员可分为场内人员和场外人员,猪场应尽可能拒绝场外人员(尤其是屠商)进入生产区,确实要进入的,应消毒、换衣、换鞋。场内生产人员应尽可能减少外出串栏,有事外出归来也应沐浴、消毒、换衣、换鞋,条件允许的要净化2d,才能进入生产区。

5.2 猪只的管理

     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有不同的管理措施,大体上应注意:(1)环境洁净。合理分群,肉猪15~18头/栏,按大小、强弱、公母分群(自繁自养场一般2窝断奶仔猪并1栏)。(2)及时调教,转栏时对猪只进行采食、排泄、卧睡三定位调都。(3)搞好驱虫。定期给猪只进行驱虫,保持猪只良好的健康状况。(4)按需供给新鲜饲料和充足清洁饮水。(5)创造适宜的环境,减少应激。(6)科学管理全进全出。

5.3 饲料的管理

     饲料约占养猪成本的70%,是最具潜力可挖的,要降低饲料成本,须注意:一是使用全价饲料,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营养需求不同,配制饲料时,应根据相应的饲料标准。二是采用质优价宜的饲料原料,在不影响猪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本地资源丰富或价格较低的饲料原料,严禁使用霉变、腐败变质的饲料原料。三是做好饲料仓贮,防雨淋、防老鼠、防污染等。四是要根据猪只的生理阶段、体况、健康状况等调整饲料配方,做到科学投料,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浪费。五是做好猪只的驱虫等保健工作,提高饲料利用率。

5.4 环境的管理

     主要是搞好猪场内外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猪场粪污,平时每天清扫栏舍,每周1~2次带猪消毒和环境消毒,病猪隔离,死猪深埋,永远保证猪场内外环境清洁卫生。

5.5 适时出栏商品猪

     因为猪的生长发育是分阶段的,从猪的发育规律来看,前期生长较快,日增重达到高峰。高峰期后增重下降,甚至停滞。当猪的体重达到100kg时,如果再继续饲养,生长速度则减慢,饲料报酬降低,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也大大增加。为此,对体重达到100kg的猪,要及时出栏。这时是育肥猪屠宰的最佳时期,屠宰率可达75%左右,净肉率可达66%,经济效益最佳

(重庆市綦江区畜牧站,任金强)

上一篇: 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