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专业户猪场财路在何方?
1猪肉消费现状
1.1进口猪肉增加
今年3月,Smithfield公司向中国出口325t冷冻带骨猪肉到达宁波港保税区,这是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性事件,大批量进口美国猪肉将成为大势所趋。在目前屋漏偏逢连夜雨——养殖全线亏损情况下,通过双汇进口价格更加便宜的猪肉将成为常态化,如同上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WTO,很多相关落后产业工人的困惑、迷茫、抵制一样,很多猪场甚至是对其愤怒。但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美国平均1头肉猪赚取10美元,而中国养殖户最高可赚取1000元人民币,美国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PSY)25头,而中国13~15头,落后的产业还在一片阳光明媚下悠闲晒太阳。
1.2猪肉消费下滑
据报道,2011年美国人均消费肉类约136kg(主要是牛肉),中国人59kg,日本人29kg,猪肉消费大大超过欧美日,而《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文件提出食物消费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消费口粮135kg,植物油12kg,豆类13kg,肉类29kg,蛋类16kg,奶类36kg,水产品18kg,蔬菜140kg,水果60kg”,而2013年人均肉类消费近60kg,这意味着消费量在以后6年将降低近一半,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模式的转变,牛羊肉的消费可能将有大的发展,可想而知猪肉消费将快速下滑。
2应对策略
中国规模化猪场接近50%,我们的规模化猪场将进行一场品种优良化、规模集约化、养猪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及智能化的飞跃,定点屠宰食品企业的垄断正在形成,养猪管理理念快速提升,饲料原材料受制于美洲,进口猪肉常态化,小规模和专业户猪场迅速退出历史养猪舞台,一批大型养猪企业因周转资金困难将进行一场兼并和整合的浪潮。
这个世界没有“胜”者为王,只有“剩”者为王,养猪不是一场短跑的竞争而是一场马拉松,专业猪场选择坚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将优势发挥到让消费者尖叫,直接整合别人的长处,才能快速成长为强者,与巨无霸过招。专业户猪场最大优势在于人数少、扁平化管理,导致执行力到位,猪场精细化管理能够彻底执行,结果PSY能够快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5至28头。
2.1发展种植养殖结合模式
专业猪场目前饲料转化率上很难提升,但可以在饲料原材料上做文章,例如,发挥农村50~60岁老人较多的优势,奖励老人种植牧草,收割晒干后收购,采取合同或雇工模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结合新产业,牧草饲喂怀孕母猪和育肥猪,节约饲料费用10%~15%,同时有利于母猪正常发情和产仔数的提升。
2.2生态循环养殖
规模化猪场环保问题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特别是水泡粪猪场模式,环保问题压力很大,同时导致地方群众矛盾突出,环保费用直线上升。而专业户猪场直接干湿分离,干粪直接做化肥或还田种草,减少草场肥料费用。笔者曾经拜访湖北咸宁一猪场,其利用干粪便养殖蚯蚓,蚯蚓用于中草药或饲料蛋白卖掉。污水直接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给老百姓生活或猪场取暖,减低猪场电费。沼气液含有大量蛋白和微生物,排入鱼塘可进行水产养殖,达到生态循环养殖。
2.3发展“农家乐”
专业猪场利用现有鱼塘和猪场,整合社会资本、组建或合伙注册“农家乐”公司,注册费用1元,同时申请国家倾斜政策扶持,打造农家乐品牌:1)利用现有的移动互联网,采取QQ、短信、微信平台,锁定目标群体,定期投送“农家乐”活动信息和优惠信息,宣传养猪养鱼健康生态养殖模式;2)利用鱼塘进行垂钓比赛,增加宣传和关注度;3)重大节日开展旅游、度假、垂钓、餐饮等系列活动,形成口碑宣传。
2.4避实就虚
专业化猪场必须剑走偏锋、避实就虚,可以专注高端消费群体对食品绿色、风味的偏好,饲养内三元或土猪,发展礼品猪肉经济学,更有甚者在行情不好时,清明时节直接推出“烤乳猪”。
3展望
马云曾经说,“很多人面对互联网金融,首先是看不见,其次是瞧不起,最后是来不及”,很多巨无霸企业最后寿终正寝时还不知道怎么死的!自己真正的敌人究竟是谁?”而真正崛起的企业都是名不经传的小微企业,他们不一定是这个行业的精英,但是有一条,他们一定是这个行业的“跨界”,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传统企业。摘选一段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座右铭以及一直伴随麦克阿瑟将军的《青春》中一段,致我们勇者——专业户猪场:“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总之,专业户猪场尽管规模小,但是猪场比的是“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扬长避短,祝愿他们在农村的大舞台上长袖善舞。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郭云贵;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刘锋)
上一篇: 肉鸡气囊炎案例分析与总结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