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11月12日全国农业展览馆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原来,今天是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朔州活动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在山西副省长刘维佳等领导的陪同下也欣然前来观展。朔州市精心组织的15类300多个绿色特色农产品在开展的第二天,不少产品就被商家被抢购一空,企业只得连夜组织货源。对此,朔州市长冯改朵平静地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做足特字文章,如今朔州特色农产品是声明远播,各种真空包装的高价位特色产品广受全国22个省区市场青睐,有的还成为国外客商的抢手货。今年,应州绿牌蔬菜还被指定为上海世博会专供产品。”
朔州市位于山西北部,气候独特、资源丰富。全市共有耕地548.9万亩,由于土质、水质上乘,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积累,所产的农产品品质好、色泽鲜,深受客商青睐。近年来,朔州市政府瞄准特色农产品的广阔市场空间,在全市大力倡导扶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在舆论上引导、政策上扶持,在特色产品的科技上、在种植的标准化上、在产品的加工上下足功夫,拉长了产业链,形成了独具朔州特色的半农半牧生产格局。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思路,朔州市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制定了31个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在种植业上大步推进测土配方、良种良法、标准化生产,在全市建设形成了东南部平川区的200万亩玉米、50多万亩蔬菜、10万亩甜菜种植基地和西北部丘陵区的50万亩马铃薯、100万亩小杂粮、40多万亩胡麻油料六大种植基地。朔州市农委主任郭明栋介绍:“除去生产费用,仅这六大基地建设,每年可为84.6万农民人均增收2630元,形成了具有朔州特色的种植体系。”
朔州地处北纬39度-40度之间,是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区域,而六大种植业基地年可产生秸秆18亿公斤,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为此从2001年开始,市政府坚持“做生态文章、打乳业品牌、建畜牧强市”的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以奶牛和肉羊为主的畜牧优势特色产业,并积极推进养殖现代化,投入2亿元用于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如今全市存栏500头以上的奶牛小区达到145个,1000只以上的肉羊小区44个,40%以上的奶牛实现了入园入区饲养。为确保生鲜奶质量安全,市政府每站补助3-5万元,建设了机械化挤奶站504个,实现了机械化挤奶全覆盖。去年全市奶牛存栏达16.5万头,奶产量占全省62%,饲养羊250万只,郭明栋告诉记者:“奶牛、肉羊在成为市场抢手货的同时,也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去年朔州市畜牧业总收入30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一半,全市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997元。
在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同时,围绕这八大特色种养基地,朔州市不断延伸和拓宽产业链条,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249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工转化农产品达到40%,年销售收入稳定在60亿元左右,5万多的农村经纪人,把全市80%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35家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生产的3多万吨脱水蔬菜,还远销到了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做足特色文章,普普通通的农产品成为朔州农民的增收源。
上一篇: 羊肉卷零售价低于18元恐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