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2013年全球口蹄疫流行状况

2013年全球口蹄疫流行状况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分为O型(O)、A型(A)、C型(C)、南非1型(SAT1)、南非2型(SAT2)、南非3型(SAT3)和亚洲I型(Asia1)等7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分为若干亚型。根据毒株基因序列和区域进化关系分析,FMDV可分为若干个遗传拓扑型(Topotype),如O型FMDV目前分为8个拓扑型,即古典中国型(Cathay)、中东南亚型(ME-SA)、东南亚型(SEA)、欧洲南美型(Euro-SA)、印度尼西亚1型(ISA-1)、印度尼西亚2型(ISA-2)、东非型(EA)和西非型(WA)。

1疫情流行状况

1.1总体情况

     2013年,全球口蹄疫疫情集中在亚、非地区以及与亚洲相邻的欧洲部分地区暴发,共有44个国家或地区向OIE报告发生口蹄疫疫情或被OIE/FAO参考实验室分离到口蹄疫病毒(见表1)。其中,包括22个亚洲国家或地区、20个非洲国家、2个欧洲国家(俄罗斯和土耳其);南美地区口蹄疫疫情则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未有疫情发生。
  
     从血清型情况来看,报告发生或分离到O、A、Asia1SAT1、SAT2和SAT3型口蹄疫病毒的国家或地区数量情况见图1。
  
     此外,由于部分疫情呈地方性流行的国家,如亚洲的阿富汗、缅甸和阿曼、非洲的乍得和乌干达等国家尚未向OIE提交2013年下半年的年报,预计其疫情状况不会有变化,估计2013年全球存在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在50个左右。

1.2A型口蹄疫情况

     2013年,A型口蹄疫异常活跃,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球共有17个国家报告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或分离到A型口蹄疫病毒,其中俄罗斯和蒙古国是首次发生A型口蹄疫。2013年3月,俄罗斯距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只有25公里的外贝加尔边疆区Molodezhny村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这是俄罗斯首次发现A型口蹄疫疫情;2013年6—11月,A型口蹄疫又相继在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以及靠近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阿穆尔州、外贝加尔边疆区等地区的17个村庄暴发,病毒基因型为AIran-05。2013年5月,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一村庄(距离中国边境仅50米)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2013年6月,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与我国新疆接壤的2个村庄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2013年7月,蒙古国西部靠近中、俄、哈边境的巴彦乌勒盖省暴发2起A型口蹄疫疫情,这是蒙古国首次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2013年9月,蒙古国东部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东方省再次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病毒为Sea-97基因型。自2013年8中旬开始,利比亚的兹利坦省、努加特海姆斯省、阿济济耶省和米苏拉塔省等4个地区的12家农场发生口蹄疫疫情,病毒基因型为OPanAsia2011和AIran52009。

2疫情流行特点

     2013年,全球口蹄疫发生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口蹄疫流行区域分布没有大的改变,亚洲和非洲仍是口蹄疫重灾区

     2013年,口蹄疫的7个血清型依然保持其传统的区域分布特征,O、A型呈广泛性分布,Asia1型和SAT1、SAT2、SAT3型则分别局限在亚洲和非洲,C型口蹄疫多年来没有被发现,似乎已经消失。其中,报告发生或检测到O型口蹄疫病毒的国家和地区达27个(其中亚洲国家/地区为19个),占全部报告国家的61.4%。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血清型。

2.2A型口蹄疫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2013年流行的主导血清型

     2013年,A型口蹄疫异常活跃,报告发病或检测到病毒的国家多达17个,是2012年发病或检测到病毒国家数量的2倍多。2013年OIE-FAO参考实验室共在259份阳性样品中分离到口蹄疫病毒,其中分离到A型口蹄疫病毒124份,占到了分离总量的47.9%;分离到O型104份,占40%;分离到Asia1型、SAT1型和SAT2型分别为28份、2份和1份(图2)。
                    
2.3野生动物与家畜频繁接触助长口蹄疫病毒散播

     2013年3月,博茨瓦纳弗朗西斯敦省一村庄捕获的8只黑斑羚和3只大羚羊发现感染SAT2型口蹄疫,随后不久在该村又发现4只山羊感染SAT2型口蹄疫;2013年5—8月,津巴布韦马斯温戈省、马尼卡兰省和北马塔贝莱兰省的家畜因接触野生水牛而发生10起口蹄疫疫情;2013年8月,纳米比亚东北部卡普里维省3个村庄的家畜因接触野生水牛而发生口蹄疫疫情;2013年7—12月,南非林坡坡省、普马兰加省的10个村庄的牛因接触野生动物而发生SAT2型口蹄疫疫情;2013年12月,博茨瓦纳恩加米兰省在一公共放牧区域发现10头牛感染SAT2型口蹄疫,调查认为接触野生动物是感染原因之一。此外,2013年6月,俄罗斯西部高加索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发生的A型口蹄疫均是由于家畜接触野生动物而引起的。

2.4不同基因毒株流行范围扩大,部分国家间毒株高度相关

     2013年4—6月,OIE-FAO参考实验室从埃及样品中检测到A/Asia/Iran05型基因型病毒,该病毒与2013年4月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拉法市暴发的A型口蹄疫病毒高度相关;2013年,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和阿穆尔州、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以及蒙古国西部巴彦乌勒盖省和东部东方省首次暴发A型口蹄疫疫情,病毒属于亚洲拓扑型Sea-97遗传谱系,是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的基因型;2013年6月,俄罗斯西部高加索地区暴发A口蹄疫疫情的病毒基因型为A/Asia/Iran-05遗传谱系,该基因型病毒是在伊朗和土耳其流行的主导基因型(见图3);2013年8—9月,利比亚4个省份暴发口蹄疫,从样品中分离到OPanAsia2011和AIran52009型口蹄疫病毒;2013年10—12月,OIE-FAO参考实验室从利比亚的样品中检测到O/ME-SA/Ind2001基因型,基因序列对比显示与新出现的Ind2001次分支(KAR-13)高度相关。

3疫情流行趋势

     根据目前全球口蹄疫流行状况及全球采取的防控措施,分析其流行趋势如下:

3.1口蹄疫流行区域总体逐渐缩小和集中

     口蹄疫在过去呈世界性分布。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口蹄疫。经过FAO、OIE等国际组织及各国的努力防控,口蹄疫已从广泛的世界性分布转变为局部区域性分布。近年来,欧洲和北美地区已基本消灭口蹄疫,2013年南美地区也未发生口蹄疫,66个国家或地区已被OIE认可为非免疫无口蹄疫国家或地区(图4)。未来一段时间内,亚非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养殖模式、防控管理能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仍将是全球口蹄疫的主要集中地。但是随着东南亚-中国口蹄疫控制行动(SEACFMD)、南美地区“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无口蹄疫行动计划”(PAMA)的实施以及FAO/OIE制定的全球口蹄疫控制策略以及FAO制定的《口蹄疫阶段性控制途径》(PCP-FMD)的采用和指导,亚非地区的口蹄疫状况也会逐渐得到改善,全球口蹄疫无疫区将会继续扩大。
  
3.2A型和AsiaI型等其他型口蹄疫向外扩散的趋势增大

     虽然至今口蹄疫各血清型的分布没有大的区域变化,O、A型口蹄疫依然呈广泛性分布,且A型口蹄疫的流行范围和暴发频率呈现扩大和增强的趋势。有专家认为2013年出现上述趋势与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有一定关系,不少国家免疫以O型疫苗为主,O型感染率自然逐年下降,但A型口蹄疫缺乏免疫,感染率开始上升。由于东南亚地区是A型口蹄疫的疫源地,目前疫情已扩散至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受到O、A型口蹄疫的严重威胁,将会成为今后亚洲地区防控的重点(图5)。另外,从近几年OIE和OIE/FAO参考实验室的数据分析,虽然AsiaI型和南非型口蹄疫分布相对集中,但也无法阻止其向外扩散。2005年,AsiaI型口蹄疫曾扩散到中国、俄罗斯和蒙古;SAT2型在2000年曾跨过赤道和红海,散播到沙特和科威特。特别是随着全球畜产品贸易的不断增多和频繁,这种扩散风险将会逐渐加大。
  
3.3无疫国家或无疫区疫情仍有复发的风险

     口蹄疫是跨境传播的动物疫病之一,无疫国和无疫区依然受到口蹄疫病毒的攻击。近几年来,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原无疫国家和地区多次复发口蹄疫并造成严重影响。日本(2010年)、韩国(2010年、2011年)复发的口蹄疫疫情给这些国家造成了严重影响。特别是2011年韩国的口蹄疫疫情创历史之最,受到FAO的高度关注,中国台湾至今疫情一直在不断发生。这些国家和地区短期内难以保证完全消除病毒感染,也难以恢复其无疫地位,疫情有随时复发的风险。此外,各国建立的无疫区同样受到病毒入侵的威胁。2011年,南非、博茨瓦纳的多个无疫区内疫情出现复发,这种趋势估计仍将会发生。

4小结

     近年来,我国口蹄疫防控形势依然严峻,A型和O型口蹄疫疫情不断发生,尤其是2013年A型和O型口蹄疫疫情发生累计达20多起,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损失。这种不同血清型、不同遗传谱系口蹄疫病毒混杂存在的状况,再加上周边国家口蹄疫疫情复杂、流行毒株跨境传播的威胁,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口蹄疫防控的复杂性和难度。2010年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东南亚口蹄疫控制行动计划(SEAFMD)”(更名为“东南亚—中国口蹄疫控制行动计划SEACFMD”);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对A、O和Asia1型口蹄疫防控都提出了具体指标。我们应借此契机,尽快实施全国口蹄疫防控规划,进一步强化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提升防控能力,以便早日实现“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SEACFMD提出的口蹄疫防控目标。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宋建德,朱迪国,袁丽萍,庞素芬,魏荣)

上一篇: 鲍董事长在201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