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鸡育雏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养鸡生产已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转型,在先进养殖设备的协助下,规模化养鸡场能对进雏、育雏到成鸡饲养的每一道程序做到严格把关和及时调整。但在当前,农家养鸡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在育雏过程中往往不能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对饲养条件进行精准调控,导致雏鸡死亡,直接影响养鸡效益。
1农家养鸡育雏死亡原因分析
1.1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
农家育雏保温设备一般使用纸箱、箩筐等,比较简单,很少采用保温箱等现代化养殖设备。因此,对育雏温度不能做到合理设定与有效调整。温度过低,雏鸡难以维持体温平衡,易扎堆,相互挤压造成部分雏鸡呼吸困难或窒息;温度过高,雏鸡易脱水,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减缓,死亡率升高。另外,雏鸡还可能因无法适应昼夜温差而死亡。
1.2疾病防控工作缺乏力度
雏鸡抗病能力弱,易受多种传染性疾病感染,如鸡白痢、球虫病等,如不做好疾病防控与治疗工作,很容易导致雏鸡大面积死亡。农家养鸡育雏一般不注重基本养殖设施(如保温设备、饮水器、料槽等)的清洁与消毒,这为病原体滋生与繁殖提供了条件。加之养鸡户为雏鸡接种疫苗不及时,往往在出现病症后才采取措施进行被动治疗,使雏鸡死亡率大大升高。
1.3饲料单一
农家养鸡育雏的饲料一般为玉米、小麦、青菜等,配方不科学。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缺乏不仅会降低雏鸡的新陈代谢率,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长期下去还会造成雏鸡的营养缺乏症,甚至导致死亡。
1.4鸡舍卫生较差
农村养鸡育雏对鸡舍卫生重视程度不高,鸡粪到处堆积、垫料长期不更换,加之鸡舍通风差、湿度大,病原体极易传播,导致雏鸡患病。除以上原因外,导致雏鸡死亡的原因还有不合宜的光照条件、易使雏鸡受到惊吓的外界环境、气体中毒和药物中毒等。只有全面了解育雏过程中造成雏鸡死亡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从而保证雏鸡的健康生长。
2预防雏鸡死亡的对策
2.1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
农家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保温设备,既可购进现代化的保温箱,亦可在使用纸箱、箩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热源,并对鸡舍内温度及时调整。同时要调节鸡舍内的空气湿度,经常通风换气,预防雏鸡呼吸道疾病。
2.2鸡舍要及时通风换气
鸡舍通风不畅会使氨气等气体积聚,以煤炉作为热源的鸡舍还易产生一氧化碳,这些气体会导致雏鸡中毒或死亡。因此,要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注意应定期为鸡舍通风换气,一方面保证空气新鲜,另一方面也能调整鸡舍内的湿度。
2.3注重防疫灭病
做好雏鸡疫苗接种工作,对疫苗选择、接种时间等严格把关,避免疫苗间的影响。鸡舍要定期清扫,对育雏日常用具要进行严格清洁与消毒,防止病原体大量滋生,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出现疾病后,要做好患病雏鸡的隔离工作,防止疾病蔓延,并及时请求专业人士治疗。
2.4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注重饲料的良好保存与科学搭配,合理设置雏鸡饲养密度,尽量排除外界强烈刺激条件,做好雏鸡保护工作,根据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适宜、科学的饲养计划。
3结语
应在充分了解雏鸡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雏鸡死亡原因,不断提升雏鸡存活率,保证雏鸡质量,提高养殖效益。
(贵州省麻江县下司镇农业服务中心,向美)
上一篇: 绵竹市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现状和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