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山羊养殖技术要点
闽东山羊是福建省优良的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福建省东北部、浙江省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具有优良的肉质、独特的风味和较强的抗病能力等特点。近年来闽东山羊肉品的需求量不断升高,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国家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倡导发展山地农业,在养殖方面提倡进行林下养殖。饲养闽东山羊,是山区农村农户增加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
1羊舍地址的选择和布局
1.1羊舍选址
闽东山羊的舍址应该选择干燥、背风、向阳、平坦或稍微倾斜、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周围有丰富的野生牧草和灌木丛植被资源。
1.2羊舍的布局
1.2.1地面:地面是羊运动、采食和排泄的地方,按建筑材料不同有土、砖、水泥和木质地面等。土地面造价低廉,但遇水易变烂,羊易得腐蹄病,只适合于干燥地区。砖地面和水泥地面较硬,对羊蹄发育不利,但便于清扫和消毒,应用最普遍。木质地面最好,但成本较高。
1.2.2羊床:羊床是羊躺卧和休息的地方,要求洁净、干燥、不残留粪便和便于清扫,可用木条或竹片制成漏缝地板,木条宽4cm左右、厚3.8cm左右,缝隙宽要略小于羊蹄的宽度,以免羊蹄漏下折断羊腿。羊床距地面高度在1.2~1.5m为宜,羊床大小可根据圈舍面积和羊的数量而定。目前商品漏缝地板是一种新型畜床材料,在规模场已普遍采用,但目前价格较贵,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1.2.3墙体:墙体对畜舍的保温与隔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多采用土、砖和石等材料。
1.2.4屋顶和天棚:屋顶应具备防雨和保温隔热功能。挡雨层可用陶瓦、石棉瓦、金属板和油毡等制作。在挡雨层的下面,应铺设保温隔热材料,常用的有玻璃丝、泡沫板和聚氨酯等保温材料。
1.2.5食槽和水槽:尽可能设计在羊舍内部,以防雨水和冰冻。食槽可用水泥、铁皮等材料建造,深度一般为20cm,不宜太深,底部应为圆弧形,四角也要用圆弧角,以便清洁打扫。水槽可用水泥制成。
2养殖规模及种羊选择
农村个人饲养闽东山羊规模要适宜,可根据家庭现有劳力、草山范围、饲草饲料数量、资金的投入等确定合理的起步数量,一般起步以能繁母羊20~30只为宜。在刚开始养殖的时候不要贪图规模,要在饲养中不断摸索总结养殖经验,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大养殖规模。要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选择品种纯正、体型大、生长健壮、繁殖率高、健康无疾病、适应性强的个体做为种羊,最好从自养群体中选留种山羊,扩大种山羊数量,这样,羊群的适应性、合群性、抵抗力等就有较好的提高。同时,在饲养过程中,注意不要随意从外地或其他羊群购买闽东山羊补充。
3放牧及补饲
3.1闽东山羊主要以放牧为主,选择好放牧地点非常重要
可根据不同的天然草场情况,确定适宜的放牧地点和方式。天然草场可分为林间草地、草丛草地、灌木丛草地和零星草地等。在放牧时应尽量选择好的草地放牧,充分利用闽东地区野生牧草和灌木丛资源丰富的特点,做好闽东山羊的放牧育肥工作。
3.2有良好的天然草场和灌木丛是饲养闽东山羊的必要条件
根据养殖区域的植被面积和数量将草场划分若干区块,按照一定的次序轮流放牧。采用循环放牧,划分区域分地段放牧,调整养殖密度,可以减缓或避免植被超负荷运转,促进牧草和灌木的再生,避免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寄生虫的感染机会。
3.3放牧加补饲
采取放牧加补饲技术既能充分利用茂盛的牧草,又能利用各种农副产品,特别是在育肥后期适当补喂些混合饲料,可以增加育肥效果。补饲的饲喂量一般每天每只补充混合饲料0.25~0.5kg,出栏前补饲育肥3个月,可以有效地提高屠宰前体重和产肉量。补饲参考配方:玉米40%、麸皮30%、菜籽饼10%、草粉18%、钙粉1%、食盐1%。
4病疫的防治
4.1定期对羊场进行消毒
羊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羊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羊舍消毒前应先清扫,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用化学消毒药进行喷洒。消毒药可用10%的漂白粉溶液、0.5%过氧乙酸溶液等,如果是密闭的羊舍,也可用30mL/m3的甲醛进行熏蒸24h,然后通风24h。一般情况下,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彻底消毒。
4.2定期给羊群进行驱虫
体内外寄生虫是影响养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一旦羊只感染寄生虫病,就能够造成羊的生产性能下降,经济价值降低。通常使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可杀灭山羊体内线虫和体表螨虫。体表寄生虫也可用除癞灵等水溶液进行药浴或直接涂刷体表,都有很好的效果。药浴适合于规模型养羊场和养羊数量较多的专业户。
4.3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对于防止一些流行病非常有效。(1)闽东山羊羔羊7~10日龄注射“羊痘鸡胚弱毒疫苗”,预防山羊痘。对山羊痘实行强制免疫,免疫注射密度必须达100%,大小羊只一律尾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0.3mL,注后6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以后每年春季或秋季进行1次免疫接种;(2)20~30日龄进行“羊3联4防疫苗”首免,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黑山羊羔羊痢疾4种疫病。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只(浓缩苗),7月龄时再补注1次,以后每年春季或秋季各免疫注射1次,注苗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对于产羔母羊应在配种前1个月和产羔前1个月各注射1次羊4联苗,对于种公羊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接种1次;(3)闽东山羊4月龄以上进行“口蹄疫弱毒苗”免疫,实行强制免疫,免疫注射密度必须达100%。4月龄以下闽东山羊羔羊不注射,4~12月龄注射0.5mL/只,1~2岁注射1mL/只,2岁以上注射2mL/只,注射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每年春、秋季各免疫1次;(4)免疫时在保证疫苗质量的同时,按疫苗的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严格按照免疫操作规程,保证注射部位和剂量准确,确保免疫效果。免疫接种还应根据所处的疫区、生产实际等情况有选择地使用羊梭菌多联干粉苗、羊3联、5联疫苗等进行免疫接种。如果所在地区有传染病发生或处于受威胁地区时,要进行紧急接种,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
(福建省福安市畜牧站,林光忠;福建省福安市畜牧兽医局,王芳)
上一篇: 美系獭兔良种介绍———余姚市月飞兔业养殖场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