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和防治

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和防治

     鸡的呼吸道病在养鸡生产中是比较复杂,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鸡的呼吸道疾病一方面经常发生,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另一方面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可使雏鸡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和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只死亡。因此,在养鸡生产中不容忽视。还值得注意的是,从临床症状和鸡群的表现上都很难确定发生的是哪一种呼吸道疾病,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为帮助大家现场做出初步诊断和及时防治,现将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多发常见病介绍如下。

1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地存在鸡体内,可以说在各种品种的商品蛋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带有这种病原体。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支原体能够引起鸡群发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说必须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发生。

1.1能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

     1.1.1在春、秋、冬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或受寒流的袭击,由于没有及时做好防寒工作,鸡群因受寒而发病。

     1.1.2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高时,鸡群发病。

     1.1.3饲养密度过大,鸡群发病。

     1.1.4多种疾病发生时,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生鼻炎等病发生时,可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1.1.5当鸡龄过小时即便是正常的气雾免疫也可激发本病。

1.2鸡群发病主要表现

     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在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只是由于气温的变化、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生单纯性感染,多数鸡只精神、食欲变化不大,少数鸡只呼吸音增强(只能在夜间听到)。上述发病因素过强也可使多数鸡只发病,这时饲料消耗减少,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鸡的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如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低。死亡鸡解剖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气囊炎。成年鸡发病对产蛋的影响是呼吸道疾病中影响最小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本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尤其是在肉鸡更加明显。结果使病情复杂化,鸡群死淘率增加。因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死的鸡,解剖后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出现在多种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因此,死亡鸡只解剖后的病理变化还可见到原发病的变化。

1.3本病的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1.3.1由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在预防工作中,首先,对各种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其次,加强饲养管理精心地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给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1.3.2该病一旦发生,重要的是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发生,则以控制病毒性疾病为主。

     1.3.3为了防止本病的继发感染,可适当地投药加以控制。治疗中的原则应考虑发病鸡的数量,病鸡少时以个别治疗为主;当发病鸡数量多,外界诱因无法立即去除时,可考虑大群给药与个别治疗相结合。治疗的药物可这样来选择,个别鸡的治疗可用链霉素,成年鸡每只鸡20万U/d,分2次注射,或用卡那霉素1万U/d,分2次注射,连续注射2~3d。全群给药可用链霉素、红霉素、蒽诺沙星、支原净等,饮水,连用3~4d。如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则以用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为主。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2.1发病类型

     2.1.1呼吸型传支: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d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d后产蛋逐渐恢复。

     2.1.2肾型传支:以20日龄左右的鸡多发。发病鸡精神、食欲差,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线上升。死后变化以肾的变化最为明显,肾脏高度肿胀、苍白,由于尿酸盐的沉积,呈“花斑肾”样。死亡率可达10%~20%。

     2.1.3腺胃型传支:40~80日龄的鸡多发。鸡群发病传播速度较上述两型要慢,病鸡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的症状,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症状明显且严重下痢,死亡比较缓慢,但拖延的时间长,可达20d以上。死亡的鸡非常瘦是明显的特点。解剖后的变化以腺胃的变化最特征,腺胃肿胀明显,有的可呈圆形。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周围出血。其他变化无诊断价值。

2.2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对该病关键是搞好疫苗免疫预防工作,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

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3.1类症鉴别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尤以成年蛋鸡多发。传播速度比较快,但是发病率不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那样高。病鸡呼吸极度困难,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状都明显。可见有的病鸡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在鸡舍随时可听到怪叫声,有的病鸡咯出血痰。鸡群发病后很快出现死鸡,解剖后在喉头和气管处见有含血的分泌物,这一变化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病程长的死鸡在喉头和气管常不见出血变化,但经常被分泌物阻塞窒息而死。发生本病后,可用抗生素控制鸡白痢、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如若继发症控制得好,死亡率不高。

3.2防治

     对本病的防制关键是做好鸡群的免疫工作。鸡50日龄时免疫1次,90日龄时再免疫1次。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毒力稍强,鸡免疫后有一定的反应,希望大家注意。

4鸡传染性鼻炎

4.1类症鉴别

     它是由一种叫做副鸡嗜血杆菌的细菌引起的疾病,任何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但育成鸡、产蛋鸡多发。本病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就可涉及全群,在一个鸡场中的适龄鸡群无一幸免。

     病鸡鼻腔有分泌物,常见甩鼻。多见一侧颜面肿胀。在鸡群中可发现有的鸡肉垂水肿。发病后2~3d鸡的食欲尚可,随后食欲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产蛋急剧下降,大约要持续10d以上。发病的早、中期鸡只死亡少,随着鸡群精神、食欲的好转、产蛋量的回升,鸡的死淘率明显增加。死亡的鸡大多数是由继发症而死(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产蛋恢复后,产蛋量接近原有水平。

4.2防治

     发病后,可以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副鸡嗜血杆菌对磺胺类药物非常敏感,服药后可明显改善鸡只状况,缩短病程,有利于鸡群的恢复。在发病初期,鸡的食欲还没有下降时,是投药的极好机会,但是使用磺胺物不要超过5d。此外,为了防止继发症,可以投喂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氟哌酸、蒽诺沙星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所在地区本病经常发生,可考虑使用油乳制度苗在鸡开产前免疫,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5鸡新城疫

5.1类症鉴别

     本病虽然不属于呼吸道病,但是新城疫的发生比较普遍,特别是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此时,如果把新城疫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病(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此类事情),将造成很大损失。因此,遇到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诊断的思路应该是当排除新城疫以后再考虑是否是其他呼吸道疾病。

     现在发生的新城疫绝大多数都是在免疫鸡群当中发生的非典型性新城疫。大多数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疫苗选择不当、免疫间隔时间过长、免疫方法不合适等造成的。任何日龄的鸡都可以发生新城疫。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大多容易发生新城疫鸡群的日龄是30日龄、80日龄和200日龄左右。

     发病鸡群中的病鸡精神食欲比任何患呼吸道疾病的病鸡都差,病后2~3d鸡只开始死亡,而且死亡逐渐增加,这在雏鸡发病时比较明显。成年鸡随着发病开始,产蛋急剧下降,软壳蛋比平常多,但是死亡率比较低。发病大约7d左右,鸡群中出现有神经症状(歪脖、转脖、转圈等)的病鸡。如果鸡群整体免疫力低,发病后病鸡症状还要严重。

5.2防治

     对于新城疫的防制,关键是做好确实的免疫,使鸡群在整个饲养周期内,对新城疫始终保持高度、持久、一致的免疫力。

     下面提出新城疫的免疫程序,供大家参考:当鸡只7~10日龄时,用弱毒苗滴鼻或点眼;间隔15d每只鸡注射1头份弱毒苗,同时在另一部位注射半头份油乳制度苗;当鸡开产前(大约120日龄时)每只鸡注射1头份油乳制度苗,有条件的此时给鸡群进行1次气雾免疫效果更好。在整个饲养周期内,有条件时要定期检测鸡群新城疫的免疫状况,当免疫水平低或抗体水平参差不齐时,要立即用气雾方法或注射方法进行辅助免疫,以提高鸡群整体免疫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新城疫的发生。实践证明,只要稳定地控制好病毒病,最大限度的不发生新城疫,鸡群的呼吸道疾病发生就会明显地减少。

     总之,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鸡的呼吸道疾病病鸡的临床症状相似难以鉴别,只有熟悉了解每一种呼吸道病的临床症状的主要特点和特征,并通过反复地实践,才不难做出初步诊断。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搞好养鸡生产,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是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专业检疫站,罗亚莉)

上一篇: 甘孜州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