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痢疾的中药治疗

猪痢疾的中药治疗

     猪痢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猪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以正在生长发育的幼猪(2-4月龄)受害最为严重。其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坏死性肠炎,临床表现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其原发性病菌为猪痢疾密螺旋体。

1流行病学

     猪痢疾在自然流行中除猪以外其他家畜不发病。各种年龄的猪,由吮乳仔猪到成年种猪均可发生,但以7-12周龄的仔猪多发。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比成年猪高,高者发病率达100%,病死率约5%~25%。病猪和带菌猪经常从粪中排出大量螺旋体,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或经饲养员、用具、运输工具的携带而传播。本病的传染途径是经消化道,健康猪食入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由于运输或过分集中,或环境卫生不善等诱因使猪体的抵抗力降低而发病率增加。

     康复猪带菌率很高,且带菌时间长达数月。虽然病原体在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但经常不断地由带菌猪的粪便排出,增加防疫消毒的难度。这些病愈带菌猪成为以后的传染来源,在猪群中造成本病的缠绵不绝。本病流行无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病。

     本病的流行比较缓慢,往往先在一个猪舍开始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在较大的猪群中流行,常常延续数月。个别肥育猪群,猪只入栏时开始发现此病,直至出售时仍有发病。

2临床症状

     潜伏期2-70天,平均1-2周。在新疫区,最急性型病程仅几小时或突然死亡,此型较为少见。多数病猪为急性型。病初期排出黄色至灰色软粪或稀粪,体温升高、厌食。几小时至几天后,粪中有大量黏液和小血块。当下痢持续时,粪中含有鲜血、黏液和白色黏膜纤维素性渗出物碎片。有的病猪出现水泻,或排出红白相间胶胨物或血粪,弓背、吊腹、脱水、饮欲增加、消瘦、虚弱和共济失调。在老疫区,多数病猪为慢性型,表现反复下痢、消瘦、贫血、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多呈恶病质状态。

     急性期病猪白细胞总数可能增高,而幼稚型中性白细胞数较为恒定。血清中钠、氯和碳酸盐含量下降,高血钾、血容量减少,血浆蛋白总量增加。

3病理变化

     病死猪外观显著消瘦,被毛粗乱并污染粪迹,常呈明显的脱水状态。剖检肉眼病变主要在大肠﹙盲肠、结肠及直肠),而小肠无病变。急性期病猪的典型病变为大肠壁和肠系膜充血、水肿。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大肠壁水肿减轻,而黏膜炎症逐渐加重,由黏液出血性炎症发展为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表层黏膜坏死而形成干酪样假膜。明显的显微病变见于盲肠、结肠和直肠,典型急性病变为黏膜和下层明显增厚。急性早期肠黏膜上皮群与固有层分离,微血管露出形成出血灶,黏膜表层及毛细血管周围有过量的中性白细胞积聚。急性晚期黏膜层及腺窝内有大量纤维素、黏液和细胞残屑;黏膜浅表细胞坏死。在病程各期中,在黏膜表层及腺窝内可见猪痢疾密螺旋体,而以急性期为最多。

4实验室诊断

     标本采集:常以直肠拭子采集大肠黏液或粪样品作为检验标本。镜检:本病病原体猪痢疾密螺旋体为革兰氏阴性,苯胺染料着色良好的螺旋体长6-8.5μm,多为4-6个疏螺弯曲,两端尖锐,形如双雁翼状,能自由运动。镜检时,可取新鲜粪(最好为黏液)少许,或取大肠黏膜直接抹片,自然干燥后经火焰固定。以结晶紫、美蓝或碱性复红液染色3-5分钟,水洗吸干后在油镜下观察。或将上述病料悬于生理盐水中,制成悬滴标本,以暗视野显微检查﹙400倍),可见菌体呈蛇样活泼运动,每片最少观察10个视野。当多数视野中每个至少有3条以上猪痢疾密螺旋体时,可判定为阳性。

5治疗

     乌梅养脏汤加减。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黄柏、黄连、党参、白术、甘草、白芍、肉桂、肉豆蔻、木香、诃子等组成。水煎取汁,候温灌服。

6典型病例

     2014年2月,某猪场饲养仔猪800头,发病372头。检查症见:患猪排出黄色至灰色软粪或稀粪,发热、厌食,粪中有大量黏液和小血块,有的病猪出现水泻,或排出红白相间胶胨物或血粪,弓背、吊腹、脱水、饮欲增加、消瘦、虚弱和共济失调。剖检可见大肠壁和肠系膜充血、水肿,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表层黏膜坏死而形成干酪样假膜。治疗:乌梅220g,细辛100g,干姜200g,当归150g,附子80g,蜀椒80g,黄柏200g,黄连200g,党参220g,白术200g,甘草80g,白芍200g,肉桂220g,肉豆蔻200g,木香200g,诃子150g。水煎3次,药液合并浓缩为8000mL,每头仔猪20mL,一次而愈。个别病例隔日再用1次。经本次治疗,除治疗前死亡32头外,其余全部康复。

(江苏省洪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杨渗,赵学好)

上一篇: 中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疗效观察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