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提高猪场盈利水平的关键技术措施

提高猪场盈利水平的关键技术措施

     目前我国的规模养猪趋势上虽然发展很快,但养猪技术和水平却没能很好的配套,普遍存在着种猪品质不够优良,饲料质量低劣,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等问题,使养殖效益相对比较低下,尤其是当猪价低位运行时,这些问题就更显的突出。笔者根据多年的养猪经验,认为做好下面几个方面工作对于提高猪场的盈利水平非常关键。

     (一)品种选择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如果饲喂配合饲料,瘦肉型猪生长速度最快时日增重可达0.75千克。如果自繁自养,仔猪出生后150天左右即可出栏,出售价格比本地猪每千克高1元左右,每头可获纯利200~300元。而本地土种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低、出售价格低,而且资金运转周期长,以致生产利润低,甚至亏损。饲养瘦肉型猪要特别注意,一定要饲养标准的瘦肉型猪,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元杂交猪”。“三元杂交猪”是由引进国外三个品种的瘦肉型猪,经反复杂交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养殖户要从国家认可的原种猪场引进,千万别从市场上引进“土杂猪”。

     (二)快速育肥和适时出栏猪的生长发育是按骨、肉、脂的顺序规律进行,所以养大猪是很难赚钱的,适时出栏很重要,还能保证瘦肉率和降低饲养成本。快速育肥就是从仔猪去势、断奶后开始育肥直到出栏。在整个育肥期间饲喂高能量、高蛋白全价饲料,加喂适量饲料添加剂,充分满足育肥猪的各种营养需要,并进行科学管理,达到快速育肥提早出栏,这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科学育肥方法。

     (三)全价饲料拌湿生喂首先应该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充分满足猪的营养需求,同时应大力推广生饲、湿拌喂。全价饲料必须生喂,严禁煮熟,并拌成湿拌料(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宜),不可拌成粥料。所以,生喂为好(豆类饲料除外)。此外,采用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人工和燃料成本。

     (四)限制饲喂猪体重达到60千克以前不要限饲,因为猪早中期生长发育强度大,对饲料营养需要量大,机体对饲料的转化率也很理想,如果限饲则会影响日增重。生猪体重达60千克以后,猪的消化器官发育已达到完善程度,采食量大,进行限饲可以达到节约饲料、降低脂肪沉积和提高瘦肉率的目的。限饲的标准一般为足采食量的80%~85%。

     (五)可用牧草替代部分精料牧草养猪不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可大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但不能盲目种植牧草,不是所有牧草都能喂猪,种草养猪必须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并且要结合季节来确定牧草养猪的方式。夏秋季节,种草养猪以鲜草直接饲喂为主要的牧草利用方式。冬春季节,以优质草粉或打浆青贮的牧草作为混合饲料成分喂饲。

     (六)严控饲料霉菌污染饲料费用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然而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猪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后,不仅直接危害动物的健康和人类健康,而主要的是导致饲料营养价值下降(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下降10%),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被认为是“窃取养猪利润看不见的窃贼”。而猪在快速生长的时期对霉菌毒素更敏感,因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控制至关重要,必须从原材料采购、运输、贮存、饲料混合机、是否过风过筛、料车、料槽、水管、卫生死角清理等环节严格可控制霉菌污染。

     (七)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产仔数和初生重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胚胎的生长发育,产仔数、初生重、仔猪成活率,日增重,泌乳力和下一周期发情配种。只有保证妊娠母猪健康,才能保证胎儿的发育正常。妊娠初期胎儿发育较慢,营养需要不多。但是配种后21天左右,必须加强对母猪的护理,并注意饲料的全价性。杜绝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否则影响受精卵着床,造成胚胎中途发育停止或者死亡。可见妊娠初期的饲养,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第一关键时期。妊娠后期是胎儿发育第二个关键时期,胚胎孕期最后1个月发育很快,应逐渐增加精饲料量,保证胎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和母猪体内养分的积蓄。

     (八)加强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提高断奶成活率和断奶重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是保障猪场效益的关键环节,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全场生产效益的高低,加强哺乳母猪和仔猪的管理,可以增加母猪的泌乳量,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和断奶重,为后期的生长育肥打下坚实基础。可以明显提高养殖业的养殖效益。对于哺乳母猪,要给予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无机盐和维生素较多食物,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最大限度地提高泌乳期饲料采食量可以提高泌乳量和以后的繁殖性能。对于仔猪,出生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和尽早吃到初乳这两项工作,后面还要补充铁剂防止仔猪贫血,尽早补饲和饮水,断奶时饲料的的变换要循序渐进,不能太过突然。

     (九)猪价低迷时要调整猪群结构猪群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及猪生产性能的发挥,最终影响到猪场效益的好坏。市场低迷期往往也是调整猪群的最佳时期。猪场应进一步调整优化猪群结构,淘汰老龄、生产性能低的母猪,配制优质种猪群,保持母猪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提升种猪生产能力和猪群质量,从而减少养殖成本,降低市场风险。

     (十)用心做好猪场的日常消毒卫生与免疫预防工作养猪户一般都重视治病,不注重日常的疾控工作,而疾病控制工作是保障猪场效益的关键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日常消毒卫生工作和免疫预防工作。日常消毒卫生工作是猪场的常规性工作,是猪场最重要的防疫措施,要按时清理猪场的废弃物、保障各项消毒措施的严格落实,同时选对正确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确保消毒效果,关键是做好进猪前圈舍的消毒和出猪后圈舍的消毒,必要时还要带猪消毒。环境卫生好,猪生长发育就快,免疫力强,不容易生病。在做好日常消毒卫生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猪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规程执行。

(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孙雅红)

上一篇: 家庭猪场如何“不差钱”经营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