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概况及病因分析

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概况及病因分析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除猪外,牛、羊、猫、犬、兔、鼠等均可自然感染。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仔猪和其他易感动物一旦感染该病,死亡率高达100%;成年母猪和公猪多表现为繁殖障碍以及呼吸道症状。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同样我国也广泛存在。近两年来天津地区该病频频发生,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该病已经成为最受重视的疾病之一。现将该病最近流行情况介绍如下:

1流行特点

     (1) 2008-2011年期间,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临床发病病例相对较少,但从2012年起流行。

     (2)该病无明显季节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3)大、中、小猪场及散养户均发生过该病例。

     (4)母猪群、哺乳仔猪和保育及育肥猪群均有发病,各发病猪场和小区发病情况各异,轻重不一,临床表现不同。

     (5)肥猪群发病后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是近期猪伪狂犬病的一大特点。2011年以前发生该病的育肥猪很少出现神经症状。

     (6)生物安全管理比较好的猪场很少发生该病。

2临床症状

     (1)哺乳仔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拉稀、发抖、运动不协调、流涎、颈部肌肉僵硬,有的倒地抽搐,四肢划水样运动,有时转圈、漫无目的地向前冲,或前肢呈八字形站立,最后昏迷死亡,病程1~2d。部分仔猪可见双耳、鼻盘和后躯皮肤呈深紫红色。

     (2)断奶仔猪主要症状同上,病程略长,病死率可达40%~60%。耐过猪常生长受阻。

     (3)育肥猪发病比较常见,发病后典型症状为体温升高至40.5~41.5℃,扎堆,毛糙,食欲减退,尿液发黄。严重者可见呕吐,口角有白沫,头部不停晃动,最后死亡。

     (4)妊娠母猪感染后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部分毛孔有鲜红色出血点或出血斑。妊娠猪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这些弱仔多在2~3d内死亡,流产率可达50%。母猪感染后出现不育症,有时配种数次仍然不孕。

     (5)公猪感染后可见发热,睾丸肿胀、萎缩,精液品质下降。

3病理解剖

     (1)肺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2)典型病例可见扁桃体、肝、脾均有灰白色小坏死灶。

     (3)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肾和膀胱布满散在的出血点,部分可见胃底有大面积的出血。

     (4)有神经症状的仔猪脑膜充血、出血和水肿,脑脊髓液增多。

     (5)流产胎儿大多脐带有出血斑,胸腔和腹腔有红色积液,肾和心肌均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典型病例可见肝、脾和肺有灰白色坏死灶。

4疫苗免疫程序

     (1)母猪存栏200头以上的中大型猪场约90%以上种猪采用一次性普免的免疫方法,每3~4个月免疫1次,剂量2头份;后备种猪在配种前免疫1~2次。

     (2)仔猪在1~3日龄进行滴鼻免疫,剂量1头份;保育猪在35~60日龄之间免疫1次,剂量1头份;部分猪场在70~90日龄之间再免疫1次,剂量1头份。

     (3)基础母猪存栏100头以下的小型猪场,母猪大多采用产前30~45d免疫1次,剂量2头份;后备种猪,配种前免疫1次;仔猪在30~55日龄免疫1次即可,剂量1头份。

5病因分析

     2012年以后,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呈猛增趋势,这与天津周边及华北地区猪伪狂犬病大面积流行有关,天津地区仅仅是近期猪伪狂犬病流行的一个区域。

(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  董树仁)

上一篇: 生态扶贫养羊模式效果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