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内蒙古部分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情况

内蒙古部分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情况

    为响应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实现“2个千方百计、2个努力确保、2个持续提高”的目标,加速肉羊产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进农牧业科技入户,提高农牧民科学养殖水平,结合《内蒙古农牧业厅系统肉羊科技服务团2014年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方案》的具体安排,2014年3月7日至17日,内蒙古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肉羊示范推广团队主任张志刚率领团体部分成员,特邀蒙羊牧业闫树春总经理、李志勇副总经理及部分部门经理,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部门经理到赤峰市林西县的3个养羊合作社、1个肉羊交易市场,克什克腾旗金峰养殖集团、1个肉羊交易市场,阿鲁科尔沁旗1个肉羊屠宰企业、1个肉羊交易市场及5个肉羊养殖企业,兴安盟扎赉特旗的1个屠宰企业、1个饲料厂、6个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户),科右中旗1个种羊场、2个肉羊合作社(户),科右前旗的1个肉羊养殖合作社及兴安盟农垦4个肉羊养殖合作社(场),呼伦贝尔扎兰屯市肉羊交易市场、5个肉羊养殖大户,就我区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肉羊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

1基本情况
1.1农牧民肉羊养殖积极性高
    由于受羊肉价格持续增长的影响,农牧民肉羊养殖积极性增高。据2013年12月内蒙古畜牧业生产进度表统计数据显示,羊存栏6169万只,同比增长5.02%.
1.2金融部门及蒙羊牧业等龙头企业介入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金谷农村合作银行逐步介入我区肉羊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通过企业法人资格和养殖户联保等形式为肉羊养殖注入资金。蒙羊牧业、蒙都羊业、草原宏宝、力农等大型肉羊屠宰企业正在各地联合或独资建立肉羊养殖基地,助推肉羊产业发展。
1.3肉羊交易市场正在形成
    以旗县大中型肉羊屠宰企业为主的肉羊活畜交易市场正在形成,交易形式各地不同,前景看好。既克服了私人、单户交易带来的疫病难以控制的状况,又减少了中间交易环节成本。
1.4肉羊生产模式正在形成
    近年来内蒙古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肉羊示范推广团队重点推广了肉羊二、三元杂交改良技术、肉羊高繁品种(系)的培育引进、胚胎移植、羔羊快速育肥技术及TMA和生物饲料饲喂技术,并对农牧民养殖户进行了培训,发放科普材料,使得肉羊杂交、羔羊快速育肥生产模式基本形成,养殖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5政府重视程度提高
    旗县政府及畜牧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有关肉羊产业发展的政策及规划,对本地区肉羊产业有了新的认识,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2存在的问题
2.1疫病防控问题突出
    由于农牧民养羊积极性高涨,新增肉羊养殖户对基础母羊需求增加,基础母羊在全区乃至从省外调动频繁;随着羔羊育肥专业户的出现,羔羊集中育肥规模的逐步增大,羔羊流动性增加,但农牧民防疫意识薄弱,存在着疫病难以防控的问题,增加了肉羊养殖业风险。
2.2种羊质量问题突出
    随着肉羊养殖效益的增加和农牧民扩群的需要,基础母羊淘汰率减少且导致质量下降。优质种公羊价格偏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利用种公羊补贴所购优质肉羊种公羊,大多直接给了用户,较为分散,纯繁困难,利用率低。
2.3繁殖技术难以推广
    人工授精等繁殖技术手段,除个别规模化肉羊养殖场使用外,难以大规模推广。
2.4羊源短缺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羊肉消费需求增加,造成羊源短缺,大中型肉羊屠宰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肉羊的季节性生产特点使屠宰期缩短。再加上小型、条件较差的屠宰企业数量较多,使得效益下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澳大利亚、新西兰对我国出口的羊肉仅为我区自产羊肉价格的一半,对我区羊肉市场有所冲击。合作社等肉羊生产组织多,但管理较为松散,大多没有形成利益链和联动机制,组织化程度低。区内羔羊育肥企业少,大多数羔羊被山东、河北调走,造成效益流失。
2.5信贷、保险问题
    银行信贷门槛高,养殖户联保贷款手续繁琐,农业保险没有惠及肉羊产业。

3应采取的措施
3.1稳定基础母羊数量,提高质量及繁殖性能。
    紧紧依托自治区肉羊产业科技服务体系这一平台,以建立肉羊产业综合多功能示范园区为突破口,研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推动肉羊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标准和规程(如肉羊不同生长期日粮搭配标准、肉羊种羊繁育标准、高效杂交技术标准、优质肉羊羊肉等级生产标准、养殖园区环境卫生标准、药物和添加剂检测标准等),通过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应用推广力度,提高肉羊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加快推进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提档升级。为此,应围绕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的新型标准化肉羊高效养殖模式,同时建立和完善内蒙古养羊重点旗县肉羊技术示范推广服务队,重点推广10项实用增产技术,集成和优化8项核心技术,力争形成支撑肉羊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的肉羊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在选育专门化肉羊新品种、建立肉羊经济杂交体系和育肥体系、羔羊早期断奶、快速育肥技术、提高繁殖率、出栏率、营养均衡供应、工厂化养殖产业化示范创新肉羊产业化经营模式等方面实现关键性突破。
3.2政府部门加大投入及协调力度
    政府部门应针对土地流转、担保等出台一系列政策及细则,协调金融部门降低信贷门槛及简化信贷程序。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自治区、盟市财政在每年预算内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国外引进种、肉羊新品系培育(包括多胎母羊的选留、肉羊饲料补贴、选育新技术的应用)、肉羊相关标准和新技术研究示范(主要用于相关肉羊标准的研发制定,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的建设补贴等。
3.3加强培训
    因农区、牧区生产方式及畜牧业发展要求不同,应对农牧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牧区要以抓好种源基地建设为重点,进行优质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扩繁,加强专用品种的选育,提升种羊质量,提高生产性能,加快优质肉羊品种的推广。
    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要以经济杂交为重点,利用杂交优势生产肥羔,推广和应用专用饲料,大力发展规模短期育肥户。采取舍饲圈养的方式,推广模式化养殖技术,选择无病、健康的肉羊杂交后代羔羊,短期育肥后出栏。走标准化、商品化的线路,覆盖大众市场。
3.4高新技术的应用
    大力推广TMR、生物饲料和人工授精等技术,减少肉羊饲养成本。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肉羊养殖基地。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和推广部门的作用,直接深入生产第一线,为农牧民服务。

上一篇: 东北地区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座谈会在哈市召开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