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养禽场生物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禽场生物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禽业中最大的威胁是禽病,一个养禽现代化高密度鸡群的饲养过程使得有效的卫生消毒、生物安全措施和免疫变得尤为重要。禽病不仅造成养殖企业的损失,还可能影响整个行业,造成社会恐慌,资源浪费。主要解决方法仍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通过对工作人员的约束、设施的改进、制度的完善等来改善家禽生存的环境,以提升家禽的福利,提高家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生物安全管理和隔离区划分是现代养禽生产的第一原则,也是大型养殖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它不但适用于种禽场,也同样适用于规模化肉鸡场和蛋鸡场。生物安全的实质是指对环境、鸡群及从业人员的兽医卫生管理。

1目前养禽场生物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多批次混养多日龄家禽同时饲养在一个禽场,大龄禽存在的疫病极易传染给敏感的幼龄家禽。

     1.2空舍期短集约化生产方式规模大、周转快、批间密度和饲养密度双高,疾病传播几率和速率均大大增加。

     1.3运输工具控制不力许多养禽企业的运输车辆频繁来往于鸡场、饲料厂、孵化厂、宰鸡场以及禽蛋禽肉市场之间,成为交叉传染的重要媒介。

     1.4人员交叉感染严重饲养人员和鸡群之间的密切接触,存在相互传染的风险。如抓鸡和免疫接种时禽场饲养员工多来自农村,而农村庭院家禽和观赏鸟类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来源,特别是禽流感和新城疫对大型养禽场尤其危险。

     1.5对动物间的传播重视不够野鸟、水禽、鼠类和害虫是禽场传染病不可忽视的重要传染源。禽场周围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疫情造成巨大威胁。如何防范以上风险是养禽企业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主题。无视生物安全原则会付出昂贵的代价,死亡率高,生产性能下降,见表1,饲料转化率低,增加兽医与实验室成本和处理治疗费用,进出口业务受限,经济损失巨大,见表2。
    
     1.6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对生物安全综合防治措施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依赖生物制品的免疫预防作用和应用药物的防治作用。患病的种鸡被污染的孵化厂商随鸡苗带来疾病。

     1.7对生物安全的全部内涵认识不清不能很好结合当地情况、不同生产类型,有特色的组建生物安全体系。

     1.8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生物安全多以一个单位为执行范围,缺少大范围全系统的生物安全协调作用,因此作用发挥受到限制。生物安全的直接效果不能客观显现出来,长期全面、彻底的执行生物安全极为困难。生物安全中对动物的舒适、安宁、福利重视程度差,与世界发展不相吻合。

2预防对策

     生物安全包括物理性、生物性和化学性三种形式。物理性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实行全进全出制,限制无关的参观访问,更衣及鞋子消毒;查看鸡群从小鸡到大鸡、有病鸡场最后进入;控制老鼠、野鸟、苍蝇和昆虫等。生物性生物安全措施主要是正确应用疫苗包括疫苗的选择、运输、储存使用等;但生物安全不能仅靠疫苗,疫苗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疫苗也是万万不能的,如AI。化学性生物安全措施主要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抗球虫药、酸制剂等,但应注意耐药性的产生。实际生产中做好生物安全应注重以下工作。

     2.1重视基础性生物安全主要是鸡场选址、设计建造鸡舍、合理布局和全进全出制等。

     2.1.1正确选址鸡场选址应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势高燥向阳,周围无养禽的地方且供电有保障。设计并建造鸡场时必须同步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并合理布局,同时应远离其它养殖场、饲料厂、孵化场、锯末厂、农贸市场、屠宰场和居民点至少1000m以上,远离主公路1000m以上,远离道路和其它公共设施100m以上,垫料和粪便废弃物应至少远离鸡舍500m。按鸡场代次和生产分工做好隔离区划。种鸡场距最近的家禽饲养场或有可能污染种鸡场的生产设施至少2.5km以上。

     2.1.2设计建造鸡舍建造全封闭鸡舍,鸡舍采用水泥地面、可冲洗的墙面和顶部、易冲洗的通风管道,泥土地面不能达到有效的冲洗和消毒;鸡舍基础最好为混凝土结构,防止啮齿动物打洞进入鸡舍;不得留有任何飞鸟或野生动物进入鸡舍的方便之处;鸡舍周围3m应铺设水泥地面,防止鼠类进入鸡舍;舍间距应保持20m以上,舍间尽量设1~1.5m的防疫沟;如饲养不同日龄的鸡群,则舍间距至少100m以上。鸡舍周围15m的地方都应清理平整,便于割草,用鹅卵石铺设最好。

     2.1.3合理布局鸡场设院墙或栅栏,分区隔离。鸡场只有一个出入口,所有大门都应上锁,树立禁止来访和穿行的警告标志。制定合理的脏区到净区的工艺流程,浴室脏区与净区之间要有严格的区分;鸡苗、饲料、人员和鸡粪各行其道,工作人员只能单向行走,防止交叉污染。

     2.1.4实行全进全出制防止不同周龄鸡群之间相互传染,服务配套设施要齐全,整个生产周期都能做到全进全出;重视周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1.5改进生产方式逐步从简陋的小农生产方式改造成为现代化、自动化大型养鸡场或小区式养禽场。

     2.2关注结构性生物安全

     2.2.1交通控制做好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控制。进入生产区的任何物品如砻糠、饲料、物品、设备等可据情况  选择用福尔马林、酒精、紫外线等消毒后方可入内。外来车辆禁止入内,本厂车辆入厂时必须严格冲洗消毒。杜绝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因工作需要进入生产区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并且经喷淋、消毒、洗澡、更换所有衣服、鞋子方可进入,工作人员不经洗澡不能进入不同年龄的鸡舍;所有鸡舍入口应备有足浴池和鞋刷,以便清洁消毒胶鞋;饲养人员进舍前必须用0.1%新洁尔灭洗手后方能操作;饲养人员驻守在场,家中不养家禽,禁止与其它鸟类接触,不得将任何物品、食品特别是禽产品带入生产区,保证鸡舍门关闭并上锁;对进入鸡场的所有人员、车辆和设备等进行登记记录。控制人员流动,非生产安排人员不得串栋,进栋之前必须严格喷雾消毒特别是免疫人员串栋时更应注意。

     2.2.2净化环境,中断传染链场区内及大门口道路务必硬化,便于消毒和防疫;毛鸡车严禁入场,要在2~3km外设置淘鸡场;清粪车入场必须严格消毒车轮,装粪过程要防止洒漏,装满后用篷布严密覆盖。种鸡场必须彻底清洗消毒3~5遍,舍内无粉尘、蛛网、粪便、垫料、鸡毛、甲壳虫以及无裂缝、鼠洞等,经卫生检测合格后方能进鸡。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定期对周围进行大扫除。

     2.2.3科学进行免疫接种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优质合格的疫苗、可靠的接种方式以及周密的免疫抗体监测、血液检验和细菌监查,随时了解抗体消长规律,帮助指导免疫及疾病控制。平日每月检测1次,冬春及产蛋高峰期每周检测1次。

     2.2.4控制害虫鸡场内不养猫狗、观赏鸟、水禽和猪;杀灭蚊蝇、老鼠和黑甲壳虫,防止虫媒性疾病;所有相关设施入口必须安装防鸟网罩且保持完好无损,生产区主要道路及鸡舍周边设置防鸟网,及时处理生产区主要道路及鸡舍操作间外鸟粪,防止野鸟进入鸡舍、料库、垫料库等生产和生活设施。①控制鼠类,保持舍内及周围没有散落的饲料,定期检查顶棚,保证舍中和舍周围5~6m内不存在可造巢穴的区域。在鸡群淘汰前集中灭鼠一次,鸡粪清理干净后再集中灭鼠一次。采用诱饵扑杀或使用捕鼠器是杀鼠最有效的方法;②控制鸡羽虱,用12.5mg/kg氯氰菊酯对鸡体喷雾,并进行鸡舍用具消毒,在第l次喷药后的第4天、第10天再各喷l次。治疗用药要掌握好药液浓度,在喂料饮水后,将饲料饮水清理干净后进行,防止鸡只误食药液污染的饲料;用药时要保持舍温在18℃以上,以防喷雾淋湿鸡体引起感冒;③控制蚊蝇和昆虫,每日丢弃所有垃圾和清除破损鸡蛋,减少蚊蝇繁衍的媒质;制定一个使用喷洒和诱引杀灭蚊蝇的方法,消灭寄生虫、飞禽等易传播疾病的动物;④控制黑甲壳虫,在鸡群淘汰前2周且在鸡舍温度还没有降下来之前,在垫料、棚架、设备和所有表面喷洒适于当地使用的杀虫剂;鸡群淘汰前一天在鸡舍边墙喷杀虫剂;鸡群运出鸡舍后再用4.5%的氯氰菊酯1000~2000倍稀释喷洒,关闭门窗2~3d,杀灭黑甲壳虫;⑤控制野鸟,通过无食源、无水源、无栖息地三无和防鸟网、防鸟罩、防鸟粪三防控制野鸟直接飞入鸡舍;⑥畜禽不能混养,鸡场内不饲养其它家畜并应远离水禽;一个鸡场只养一批鸡,减少饲养批次。

     2.2.5死淘鸡处理淘鸡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外卖。孵化厂出售的副产品如毛蛋、白蛋用一次性纸蛋盘,不用客户的蛋盘和蛋筐。通过焚烧、堆肥、化尸坑等方法对死鸡和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淘死鸡必须从污道进入尸房,处理死鸡后应洗手并进行消毒。

     2.2.6污水和鸡粪处理禽场污水应集中沉淀和消毒后再排放;鸡粪处理应建造发酵池,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2.7保持生产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操作间生产垃圾、办公区宿舍生活垃圾、脚踏盆污水应集中处理。场内环境如饲养员上下班通道、人员行走路线和活动区域等应保持洁净。

     2.3加强操作性生物安全

     2.3.1精心饲养,减少应激每一次疾病的发生,都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生产中80%疾病是由保温、通风、供水、饲料和光照不当引起的,生产中应减少应激,提高鸡群的综合免疫力。做好舍内环境的控制,保持温湿度稳定,加强通风,湿帘降温,降低粉尘。鸡舍尘埃粒子中5μm以下占85%,5~10μm占12%,10μm以上占3%。对鸡体有害的尘埃粒子中在10μm以下;尘埃量离地面20cm比100cm多2倍;尘埃成分中浮游尘埃90%是干物质,其中60%是角蛋白和尿酸,另外还有纤维素和脂肪。鸡舍内尘埃量的多少与垫料含水量有关,低于25%尘埃量增加,25%~30%比较适宜,35%以上时氨气增加,苍蝇繁衍。

     2.3.2正确诊断,科学用药控制疾病应遵循群体预防、辅助治疗的原则;通过药敏试验,选择药物,控制剂量和疗程,不用原料药,少用抗生素,避免药残和耐药性;有目的地科学使用保健药,推广试用有机酸、益生素、酶制剂和植物性添加剂。

     2.3.3仔细观察,隔离淘汰病弱残鸡疾病的发生一般是由少到多、由个体到群体的传播过程。为有效的防止疾病扩散,必须每天认真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清晨喂料时,如果发现有不吃料、不喝水、精神差或粪便异常的鸡,应随时挑出淘汰或暂时置于鸡舍下风头,距排风扇近的远端隔离饲养观察2~3d。如有恢复迹象,可继续调养一段,直至恢复正常;如隔离饲养仍无起色,应立即淘汰,以免传染给健康鸡只。

     2.3.4紧急接种当鸡场中某一个鸡舍发生疫病时,要立即封锁发病舍。杜绝该舍人员及工具与其它鸡舍的来往。如确诊为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或传染性鼻炎,应立即从离发病舍最远的健康舍开始,尽快实行紧急接种。

     2.2.5重视饮水和饲料卫生每年至少应进行两次水质检验,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则证明有细菌、硝酸盐污染;定期检测舍内最远端饮水器中的饮水,以确保水中氯的含量适宜;使用非腐蚀性尼龙清洁布和碘制剂清洗饮水器。饲料中使用动物副产品可能是沙门氏菌污染的高风险根源;为减少细菌和霉菌孢子的含量,饲料应加以膨化或制成颗粒料;饲料中使用防霉剂有助于控制霉菌繁殖和随即产生的真菌毒素。

     2.2.6加强消毒大多数消毒剂在干净的表面上使用效果显著,因此,对杀灭微生物而言清洁工作与消毒同等重要。除了清扫擦刮之外,热水和高压水的使用都可使清洁工作更为简便有效。若使用软水,可用肥皂水冲洗;如水质较硬,应使用洗涤剂代替肥皂。使用消毒剂时参照其使用说明,合理与肥皂水或洗涤剂配合使用。消毒剂的种类繁多,对于鸡场和孵化厅适用的有效消毒药有甲酚类、酚类、碘类、氯、双氧水、季铵、甲醛和紫外线等。带鸡消毒对预防鸡的呼吸道疾病和发病后的辅助治疗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冬季鸡舍的通风量只有夏季的10%,通过通风并不能完全解决舍内环境差以及粉尘多的问题。

3小结

     生物安全需要每天每时每刻关注,不找任何借口,这是每天必需的工作,并且需要持续改进。生物安全是控制疾病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使疾病远离鸡场,保证鸡群健康。生物安全是疾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环节,是预防临床或亚临床疾病发生的包括家禽的舒适、安宁、福利而使家禽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一种家禽生产体系。核心是预防病原进入家禽群体形成危害,不同生产类型需要的生物安全水平不同,永不完善,永远处于发展、调整、完善中,最易忽视,最难做好。实践证明,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陈合强)

上一篇: 使用肉鸡料育笨雏鸡引起痛风病的诊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