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常宁市塔山乡动物防疫站站长雷华银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共12个村,113个村民小组,1935户,总人口9300人。人口虽少,面积却很大,全乡总面积达87.5平方公里。这里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23米,属高寒山区。全年云雾多,冰冻期长,每年农历11月开始冰冻,第二年3月才完全解冻,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许多人都不愿意来这里工作,嫌这里生活艰苦、交通闭塞。然而雷华银在这里一干就是10年,无怨无悔。
2005年,全市公开招考乡镇动物防疫员,雷华银以优异的成绩被招聘进入乡镇动物防疫员队伍,分配到洋泉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主要承包塔山片的畜禽免疫任务。从他家到塔山,少说也有30来里地,而且山高路远,山路崎岖难行。骑摩托车上山不但要车技好,车况也须良好。春秋两季进山打防疫针,来回一趟用几十元油钱不说,车辆的维修也花费不少。当时防疫员工资待遇未得到彻底落实,人平每年10500元包干。免疫注射期间,摩托车油费、食宿费还需自行解决,但雷华银从不计较这些,只是一心一意打好防疫针。他常常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了帮助养殖户打好防疫针,再苦再累也无所谓”。
骑车上山打防疫针,雷华银已经不记得推了多少次车,摔了多少次跤,受了多少次伤,但他从未诉过苦,叫过屈。
到养殖户家中打防疫针,由于山路陡峭,许多路段必须弃车步行,有时要走上十多里。碰上养殖户不在家,必须再跑一趟,那也得默默忍受。山区的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有的不接受强制防疫,认为自己的畜禽没发病,不收钱也不让打针。雷华银只得一而再、再而三登门做思想工作,直到将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做通为止。
白天牛羊在山里放牧,家禽也在户外活动,要保定畜禽打防疫针十分困难。天太晚了,养殖户睡了,敲门叫醒又太麻烦。因此他必须赶在傍晚和清晨两个时段入户打针,经常是半夜甚至天亮才回家。有时他干脆就住在养殖户家中,以便次日抢在畜禽离栏(笼)之前免疫。
2008年,雷华银出任塔山乡动物防疫站站长,全乡只有他一个动物防疫员,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
他争取市畜牧水产局和塔山乡党委政府重视,筹集资金兴建了塔山乡动物防疫站站房3间,一间办公,一间住宿,一间摆放冰柜,用来保存动物疫苗。走进办公室,只看见一张桌子,几条凳子,一把热水壶。卧室里除了一张床、一条被子,还有一口桶。办公和住宿条件十分简陋。但他为了搞好全站的工作,毅然离开了妻子和女儿,离开了温暖舒适的家,搬到了寒冷的塔山上,他以站为家,一住就是6年多。
保苗室里除了禽流感苗、猪瘟苗、猪蓝耳病苗、口蹄疫苗等四种重大动物疫苗,还有狂犬疫苗、猪链球菌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和兔三联苗等,除春秋两防在全乡实施强制免疫注射四种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外,他还坚持窝边补注,指导和帮助养殖户加强鸡Ⅰ型苗和猪链球苗等疫苗的免疫。每年春秋两防全市督查和检查,无论是明查还是暗访,塔山乡各种应免动物的集中免疫注射密度均为100%,家畜挂标率亦为100%,养殖大户防疫建档率为100%,平时窝边补注率在98%以上。自他担任站长以来,塔山乡未发生任何重大动物疫情,保护了塔山一方净土。
在养羊大户周青的东江羊场大门挂着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技术责任人:雷华银”几个闪光大字。自2010年以来,雷站长就一直挂牌服务于东江羊场。他为羊场到祁东调羊种,到县城争资金,为羊场采购疫苗,羊发病了,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羊场。如今的东江羊场已发展成为防疫和粪污处理设施齐全、常年存栏能繁母羊200只、年出栏肉用山羊600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12年还获取了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
在塔山瑶族乡,由他挂牌服务的养殖场还有很多,有养安哥拉兔的,有养竹鼠的,还有养牛、养猪的。说起这些养殖户,他如数家珍;谈起防疫与发展生产,他是一道一道的。他每月都要到各个养殖场巡查一次,了解他们的防疫和生产情况。为他们解决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他的帮助下,这些养殖户不断茁壮成长,目前全乡已发展各类养殖大户9户,成为塔山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板,这是雷站长扎根山区、常年奔忙的结果。除了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实行挂牌服务,他还要到养殖场推广养殖新技术、新品种,还要抓能繁母猪补贴保险和育肥猪保险工作,经常翻山越岭,练就了强健的体魄。他走遍了全乡12个村、113个村民小组,走遍了所有牛栏、鸡舍、羊场、兔场。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又闪光的足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无不洒下他晶莹的汗水,每一头牲畜都凝聚着他鲜红的心血。
他留着小平头,显得十分精干。他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的热情和开朗。他经常背着药箱,里面装着些手术剪、卡耳钳、消炎药、手电筒之类的物品。养殖户都知道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是雷站长的百宝箱。在塔山服务养殖业10年间,他磨烂了8根带子,背坏了2个箱子,骑坏了3辆摩托车。
养殖户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2011年8月15日,学群村养牛户肖秋贵家一头母牛难产。中午接到求助电话,雷站长立即背上药箱,顶着烈日,徒步攀登10多里山路,火急火燎赶往肖家。然而远水解不了近火,当雷站长满头大汗、全身湿透地赶到牛场时,犊牛已胎死腹中。雷站长立即给母牛剖宫,挖去死犊。手术持续了2个多小时,终于保住了母牛。做完手术,雷站长已是又累又饿、头昏眼花,但他顾不上吃饭和休息,而是赶紧给母牛打吊针消炎。当他走在用脚踩出来的险峻的山路,高一脚低一脚地回到站里时,已是晚上10点多。
塔山地处高寒,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5-6度,冰冻期长,每年11月至来年3月,冰天雪地,行走艰难。山区雾天多,有时大雾天只能看到两米远。即使在这样的天气,雷站长也是有求必应,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他经常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2011年12月初,他妻子因公负伤,股骨骨折。此时塔山马上就要大雪封山,部分牛场和羊场需要防寒保暖,要赶紧从山下运送玉米、稻谷及农作物秸秆上山以备牛羊补料越冬。再过几天上山的道路就要结冰,粮草运不上,整个冬季,塔山的牛羊就得挨饿受冻。一头是塔山数千牛羊的安危,一头是妻子孱弱的身体,孰轻孰重?一边是养殖户切切的期盼,一边是爱妻哀怨的眼神,孰缓孰急?在医院陪伴妻子做完手术不到一天,雷站长毅然作出了决断,离开病中需要照料的妻子,回到心中割舍不下的塔山。
女儿高考,他没有去陪伴;父亲生病在床,他没空去照看;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献给了塔山这块神奇的土地。
雷华银同志致力发展养殖,尤其是发展草食动物生产。他几乎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个梦,那就是瑶乡的草食牧业腾飞梦。塔山草山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养殖草食动物,在塔山发展草食动物生产条件十分优越,前景十分广阔。他组织养殖户培训,邀请县市养殖专家来塔山授课。他赶赴省局购买优良牧草种子到塔山改良草场,帮助养殖户去外地引进良种,利用良种公牛冻精给本地母牛冷配。帮助养殖户到广东、郴州、衡阳等地联系销售牛羊肉和竹鼠、兔子。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塔山草食动物养殖蓬勃发展,不到1万人的塔山乡,年饲养肉牛1000多头,羊6000多只,出售竹鼠8000多只,出笼兔10万只,人均草食牧业纯收入900多元。
这就是雷华银,一个最美乡村动物防疫员,他扎根山区近10年,不畏清苦,不怕困难;他的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他镇守边关,致力防疫,是养殖业的守护神;他长期忘我工作,战斗在全市最艰苦的地方;他为民、务实、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上一篇: 鹤城区开展“最美乡村动物防疫员”评选活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