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中央一号文件对养猪业的深远影响

中央一号文件对养猪业的深远影响

    2014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面定调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体,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学习2012-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现涉及生猪市场调控、规模畜禽养殖治理、农产品安全及电子商务发展三个领域对我国养猪业影响深远。本文谈谈养殖户如何规避“猪周期”、制定粪污治理方案和改变生猪产品营销模式三个问题。


1满足供给———由临时收储转向逐步实行目标价格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产品的市场需求刚性增加,政府对养猪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因此跨行业资本也纷纷进驻生猪产业。今年初生猪产能严重过剩,畜产品质量安全压力增大,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紧,疫病防控风险较大。2014年3月份,肥猪售价10元/kg,江苏省徐州市农民出栏一头100kg的肥猪亏损300元,已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近5年生猪周期循环一般是:肉价下跌—大量淘汰能繁母猪—生猪供应(存栏)减少—肉价上涨—母猪存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猪价下跌。周期3年左右,波动幅度超过100%。为缓解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者和市场供应的影响,国家调控手段也逐渐完善。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抓紧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健全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2012年4月制定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整预案》,根据预案,猪粮比跌破6∶1时,国家启动预案,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开展收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认真执行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改善鲜活农产品调控办法”。为遏制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保护养殖户利益,2013年期间,国家分两批开展了中央冻猪肉收储调控政策。为进一步完善生猪市场调控机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将“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
    所谓目标价格制度,是指由政府设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开展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保险均以“猪粮比”为依据,若生猪出栏价格低导致猪粮比低于生猪或育肥猪价格系数,则保险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给予养殖赔偿。此项试点今年没有推广,养猪业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据监测我市生猪今年已连续8周跌破5.5∶1,连续4周跌破5∶1水平。按全市年出栏500万头肥猪计算,月亏损1.26亿元。国家要尽快出台加大收储、发放母猪补贴、限制猪肉进口等政策措施。加快淘汰过剩的产能,才能稳定今后的供应。


2环保治理———由单纯防治转向资源化利用
    2013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29.27万t、55.09万t、26.27万t,比2012年增加2.16%、-0.41%、-2.88%。猪肉产量53.86万t,同比增长5.28%,年末存栏340.19万头,同比增加1.19%。庞大的养殖总量背后是严峻的环境压力。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畜禽养殖业COD排放量1268.26万t,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5%。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我市全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总量减排是我市农业源污染减排工作的重点。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联合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畜禽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对2015年前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将“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并提出“促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优化项目结构,创新管理方式,鼓励新技术研发应用”。2013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就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各部门的职责和法律责任、产业布局选址、环评审批、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和激励措施等一系列内容作了明确规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等试点”,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户用沼气和规模化沼气”。
    从2012-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畜禽污染的治理已越来越重视,从单纯的防治转变到将畜禽粪便作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加以利用。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产沼气、有机肥和灌溉农田。对沼气生产的支持,在结构上由户用沼气为主向沼气多元化发展转变,在功能上由生活为主向生活、生产、生态一体化转变。
    2005-2009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有机肥的发展,而2010-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未提及有机肥。时隔四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涉及有机肥的发展,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试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将促使畜禽粪便用于灌溉的资源化利用方式的发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土地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制度。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意味着农民可以把自己的承包地转让经营,如果需要还可以拿回来,减少了农民对土地长时间转变后难以收回的情况,有利于通过流转来实现农村地区大规模的集中土地。规模养殖场周围更容易配套成片的农田,将畜禽粪便用于灌溉农田。在小规模场周围更容易配套成片的农田,小规模的分散方式下,畜禽粪便用于灌溉需要一定的劳力,大多数的种植户更倾向于使用方便、见效快的化肥。规模种植有利于建设完善的粪尿储存、运送、施肥管网设施,解决了劳动力。徐州市2013年畜禽污染物减排治理98个场,减少COD排量2618.8t。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8.7万头,新上沼气项目47个。


3保证安全———由传统的生猪定点屠宰到可追溯的电子商务营销
    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针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并提出,“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并提出“加快发展大宗农产品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江苏雨润集团就对其冷鲜肉开展“O2O”营销模式,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随着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相信有更多的肉类企业将开展电子商务营销。电子商务更适用于另一生猪产品-活猪的销售,因为相对于生鲜肉,生猪更容易通过网络展示商品特性,不需要购买者进入猪场选猪,减少猪场疫病传播风险。2013年徐州市生猪定点屠宰场(点)69家,规模小、效益低、监管难,2014年力争整合到20家左右。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基本达100%。全市检疫生猪100万头、牛羊45万头,家禽9400万羽。屠宰环节瘦肉精抽检13000例,全市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防疫信息上传210万头次,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总量12万张。动物产品可追溯率大幅提升,为生猪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和安全提升了技术保证。

上一篇: 中国好猪料·第二季 第一轮投票抽奖名单公布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