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农牧行业必须知道的互联网思维

农牧行业必须知道的互联网思维

    谈互联网思维,就不能不谈互联网品牌,这其中最热的莫过于下面几位:手机界的“小米”,餐饮界的“雕爷牛腩”,淘品牌中的“三只松鼠”,小米,从0到300亿,3年时间;雕爷牛腩,一个只有12道菜的餐厅却被估值4亿;三只松鼠,一个坚果商,靠卖萌,年销售额超3个亿。大家都羡慕和惊叹互联网品牌的快速崛起和发展,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可喜的是我们从行业一些企业的身上也能看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子,比:双胞胎、大北农、上海新农、远方中汇、天兆猪业等。那么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先给一个限制性的定义,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的一种模式,工业化的标准生产模式是:规模研发、规模采购,规模生产、规模传播、到最后的规模销售,而互联网思维模式下,是一种打乱重排。学习互联网思维:就是要用互联网思维的思维模式,看我们的行业、价值链、商业模式等,寻求创新。
我们来看看互联网界两位大佬,如何解读互联网思维。小米的互联网思维精髓概括为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专注:少就是多,大道至简,只做一个手机:小米手机,学苹果;极致: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口碑:超越用户预期?、米粉口口相传;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每周迭代。小米的3个坚持:坚持和米粉做朋友;坚持货真价实;坚持创业心态有红衣大炮之称的360董事长周鸿祎,倡导的互联网思维关键词是:用户、体验、免费。也有咨询界的朋友把互联网思维归纳为独孤九剑。说法各有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有一些共有的东西值得的我们关注。互联网思维: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

 

用户思维

 

    首先,互联网思维第1位的就是用户思维,通俗一点就是用户比客户重要、终端比渠道重要。一说大家好像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实际上呢?用户思维,与之对应的是对手思维,以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大多都是对手思维,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你已经无意识的远离了用户,企业更关注的是订单、销量、市场占有率。其实这样也没错,但是我们正在产品、服务、体验上边下的功夫远远不够。有些企业也宣称用户至上,但这种情况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标榜。互联网时代,没有用户认可,就没有订单。没有忠诚用户,没有口碑。
    饲料工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粗放经营的模式,再加上市场信息相对封闭,企业发展主要是靠渠道和营销驱动,企业赚钱也往往是基于供需不平衡、信息不对称。赚的是利差的钱,赚的辛苦的钱,而不是增值的钱。当然这也与国民的消费行为趋势有关,用户愿意为产品本身买单,不愿意为衍生服务买单,但是这种现象正在逆转。而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渠道、营销”的方式必然不好用了——消费者不好忽悠了!怎办呢,遇到问题寻找出路,最终还是要创新,互联网的出现,最终是要弱化渠道和消除暴利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可能,创新一定不再是传统的渠道建设和营销模式方面创新,而是基于用户端的创新,这里涉及产品本身、服务、体验等等;其次呢,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需要有小步快速、微小创新的迭代思维意识。

 

迭代思维

 

    为什么是微小创新呢,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大家都绞尽脑汁,在找所谓的颠覆式创新,都想一招打遍天下(一招制敌),可能吗?答案呢肯定是不可能。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有几个特点:(1)微小硬需;(2)微小聚焦;(3)微小迭代。因为这种微小创新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以感知的到,也可以病毒传播。微小创新的原点就是“找痛点”,找痛点(真需求)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产品、营销、体验)。痛点意味着创新、机会,行业性痛点-就是颠覆性创新,现在已经很少了。对于我们养殖行业而言呢,还有地域性痛点、季节性痛点、流程性痛点、服务性痛点等等。
    我们来看一个业内的案例,大北农的“养猪助手微信平台”围绕自己的目标客户群,找真需求,小规模养殖户需要什么——查猪价、看猪病、学养猪,就这么简单。一旦这个平台有了中国最大规模的养殖户关注的时候,仅仅是增加一个购买饲料的按钮,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未来,物流不是问题,支付不是问题。用户基数才是根本。这正是服务创新和体验创新的表现。

 

极致思维

 

    第三我需要“做得少方能做的好”的极致思维精神。我们有很多企业,研发马马虎虎,产品马马虎虎,市场马马虎虎,但是消费者一点都不马虎!消费者的不马虎:必然带来对企业、对产品的不认可。
极致不是最好,极致体现的一种追求超越的态度。去年参加上海新农20周年庆典,有一句话很打动我,为用户提供超出期望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服务。互联网环境下,这种极致的独特价值就是你企业和产品的口碑。极致的核心有两点,其一是“专注”,专注-就意味做的少,做的少,方能做的好。与之并列就是做减法,我们有太多的生产型企业,什么品类都做,那个品类都没竞争力。所以产品结构不调整,什么营销都是瞎扯。
    我们的产品结构应该如何调整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三点:竞争性产品——微利、高性价比,要规模、要口碑;补充性产品——合理的利润,与竞争性产品形成产品组合;服务性产品——通过柔性化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提高复购率。接下来我们就会聊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就是必须要依靠竞争性产品来打造的!

 

流量思维

 

    流量思维就是坚持量变到质变。流量是互联网的说法,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规模,规模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话语权。同样我们先来看一张图,今年年初,江苏远方中汇高调进入饲料电商,价格可以说是“极具有杀伤力”,蛋鸡预混料,早有沈海牧业的“互联营养”,?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北京传是、河南科伦商贸等,还有前几天畜牧博览会以全新品牌亮相的,动保品牌:给它。另外,据小道消息说,下个月,浙江某个企业会以更“革命性的价格”杀入到预混料领域。
    刚开始远方中汇的预混料电商破局,爱畜牧网站有网友评论说这是小打小闹,确实也是,现阶段,传统企业没那么脆弱,畜牧行业垂直电商呢,也没那么强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一点:所有的颠覆者刚开始都是异类,都是少数派。
    我们先来看看互联网企业,怎么去营造自己的规模效应。互联网是这么玩,360免费,WPS免费,QQ免费的,看似免费,其实呢,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
第一,基础免费,增值收费;
第二,短期免费,长期收费。
    当然作为我们饲料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实实在在的生产成本在哪里,肯定不能免费,我们可以干什么?部分品类产品——基于成本的定价策略。卖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产品组合;对远方中汇而言,做了预混料行业“搅局者”,它也收获了很多?通过互联网,以低廉的成本达到快速高效的品牌宣传目的;通过预混料的微利营销,快速实现用户增量,给其他产品的销售埋下伏笔;互联网思维下,卖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产品组合;很多企业都认为这只是一个炒作,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信一点,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而这是我要讲的下一个点:羊毛出在猪身上。

 

畜牧混搭服务

 

     谈羊毛出在猪身上,没有比“小米”更适合的案例了。曾经两次走进小米,与小米部分高管有一些的沟通,有必要把自己的感触分享给大家。前面提到过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规模化研发、规模化采购、规模化生产,规模化传播,规模化销售;而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这种生产模式完全被打乱重排了,你很难说那个阶段在前,那个阶段在后。
    小米的产品研发通过社交参与的方式,和用户一起完成,可以说他就奠定了他的用户满意度;小米的传播,在研发过程中已经开始;小米的采购和生产,同样是在研发和预售环节就已经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准备的量的预估。小米的销售,更NB,预售制,不管别人说他是期货也罢,饥饿营销也罢,他实现了用用户的钱去采购、去生产,他近乎实现了O库存。
    我们作为企业融资是需要成本的吧?用别人免费的钱来赚钱,省到就是赚到。还有,我们前面提到了产品组合,小米的每一个新款手机刚上市都是不赚钱的,小米如何盈利呢?三点:第一当销售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拉低采购成本来赚钱,其次,硬件供应厂商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降价也极快,但是消费者并不知道,利用这个信息差赚钱;第二小米最赚钱的部门,大家可能想不到,是小米的配件部门,2013年度配件部门人均产生利润500万,你买个手机,就可能买个贴膜、买个耳机、买个移动电源等等;这是对消费者生命周期的把握;第三多看阅读、多玩游戏等内容性服务项目,吃软饭、收小费才是未来小米更大的利润增长点。钱就是这样被赚走的。试问一下,我们农牧企业的羊在哪里?猪又在哪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商学院?因为他们在发展中发现他们的用户需要解决的不仅仅的自身产品的问题,还有思想的问题,还有技术落地的问题,商学院就是解决人思想上的问题,解决技术的落地实战问题。而这些是产品组合的一部分,服务也是可以赚钱的,前提是你的服务——真材实料足够好。其次是天兆猪业,天兆很多的玩法,和国内诸多老牌的种猪企业完全不一样,他们不仅仅卖种猪,还帮猪老板建猪场,前几天畜牧博览会又发起成立了“养猪工程战略联盟”;他们与安佑,在种源和营养两方面互为帮扶;媒介宣传上,天兆也是互联网的玩法、微博、微信、粉丝见面会(客户会),我个人觉得不是非要给这些企业套上一个什么样定性的标签,而是看看这些企业那些优秀的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新农和天兆,不仅仅是卖饲料和卖种猪,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饲料,更不缺种猪,但是缺能把猪养好的?方法和工具。这才是未来。

 

畜牧微营销

 

     微营销和行业电商只是线上(对应的是数字世界)、线下(对应的是物理世界)互为连通的两种表现方式(O2O)。其实做微营销和行业电商,就是一个耍“2”的过程,关键是如何“2”,“2”的出彩。微营销不是神来之笔,微营销的源头是?尖叫!如何让用户尖叫呢。这里我列出三点:(1)给用户?超出用户期望?的产品和体验;(2)尖叫点是需要精心包装设计的;(3)尖叫的最高原则——让用户爽。
对于我们饲料产品,产品本身的迭代创新会很缓慢,而且产品本身的差异越来越小,技术壁垒越来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尖叫的点就是超高性价比以及优质体验。我们很多的企业,你的产品宣传册、你的网站、你的名片,都有太多可以改善的空间,因为我们之前的体验感的普遍太差了。最起码,视觉上的突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让我们的用户有拍照、分享、吐槽的冲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火就是我们包装设计出来的尖叫点,微营销就是燎原的工具。移动互联时代,个体成为媒介,媒介垄断被打破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企业而言,不要奢谈品牌,可追而不可求,但我们可以做好传播,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把这种尖叫扩撒开。营销的本质引导用户决策;微营销本质上基于精准社群的体验式营销,这里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1.具有传播性的个体组合才叫社群。玩微信的、逛论坛、刷微博,这些才是。
2.产品信息化、体验内容化、这样才可以有效传播,引导购买决策。
    而这也是企业能否做好“微营销”的关键,贴地气、讲人话、不端不装、放下身段。用用户听得懂的语言,用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方式,用与用户交朋友的心态。去做事。
    我们再来看一看用户决策模型的变革:老的用户决策模型以购买完成为消费行为终结;互联网时代,新的用户决策模型发生变化,前两步一致,用户通过对信息和资讯的浏览,进而形成对产品的关注和兴趣,但是在购买引导阶段,搜索成为主旋律,搜索评价、了解口碑,进而产生购买决策,一部分忠实消费者,也就是你品牌的粉丝用户,他们开始分享产品体验,影响他人决策。微营销其实就是粉丝营销。微营销是以成交作为基础的,没有一定规模的成交量,没有忠实粉丝的分享,充其量就是一次广告。
    精准社群由你的粉丝用户和潜在目标用户共同构成,至于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渠道,那就要看我们的粉丝用户和潜在用户在哪里?用户去哪了?用户在干什么?用户可能在逛论坛、刷微博、更新朋友圈,看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而所有这些,都仅仅只是一个载体。基于这些载体,我们企业要做的就是建圈子,通过圈子的互动、渗透,传递信息化的产品和内容化的体验,从而达到微营销的目的。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微营销的关键要素,不再是过去大喇叭式的广而告之,取而代之,是个体媒介成为主导。个人成为媒介,媒介垄断被打破了,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前呢,实物化商品受传播渠道和方式的限制,很难快速传播并让用户感知;而互联网时代,产品可以是一个网页,一个图片,一段文字,一个视频,产品非实物化,而是信息化。
    第三点最好理解,就是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过去说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是万里飘香人自来。极致产生口碑,提供超出用户期望的产品或体验,好产品,好体验,自己会说话,口碑就是大家好。
第四点,也是颠覆我们传统营销思维的一点,工业化时代,传统营销是在购买行为之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购买行为之后,对我们的粉丝用户进行管理、服务、激活,才是微营销新的开始。服务即是营销??购买完成后,对我们的粉丝用户管理、服务、激活,才是新营销的开始。
    总结一下,这20个字这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重新定义,也是微营销的20字法则。

 

个体即社群!内容即广告!
极致即口碑!服务即营销!

 

    最后的一个关键词,是行业电商,PC互联网时代呢,主流的是平台化电商,平台化电商运营的是商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前景无限的社群化电商;社群化电商运营的用户。以前大家是被动式在线上等待客户,而现在呢,是基于社交的,互动的方式,已经无所谓“线上或者线下”。

上一篇: 甘肃省畜禽寄生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平凉成功举办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