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边远山区老百姓的养殖意识在不断转变,外引种猪和仔猪频繁,在促进品种优良化的同时,也加大了疫病传入的风险。近几年,猪伪狂犬病等疫病的发生,给当地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经济损失,特别是通过持续的采样监测,发现当地该病的隐性感染率较高,随着季节和环境变化,容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无奇痒。本病也可以发生于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
1 发病情况
临翔区某乡镇于2013年12月20发生猪伪狂犬病,共涉及2个自然村7户养殖户,生猪存栏257头,发病68头,其中仔猪65头,母猪3头;死亡仔猪14头。发病及死亡猪只主要以近期新生和新购进的仔猪为主,根据调查,此次发病主要由于12月中旬天气骤变,突然下雪引起。
2 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出现四肢泳动、高热、昏睡、呕吐、腹泻、抽搐、后肢麻痹、转圈、等神经症状,发病2~3d后死亡。新购进的仔猪出现咳嗽、打喷嚏、痉挛,后肢运动失调,划船运动等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后,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症状。
3 病理解剖
对病死猪进行病理解剖:肝和脾有白色坏死点;肺水肿、胃粘膜出血;流产胎儿的肾和心肌出血,肝和脾有灰白色坏死点;但部分病死猪无明显病理解剖变化。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但个别猪只也混合感染了猪圆环病毒。
5 采取措施
5.1 药物治疗用黄芪多糖和氟苯尼考注射液:各肌肉注射0.2mL/kg·bw,1次/d,连用3次。
5.2 免疫接种对饲养的猪只免疫注射伪狂犬病活疫苗,检测猪圆环病毒阳性的养殖户再免疫注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
5.3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圈舍及周围场地进行消毒;补充精饲料,加强饲养管理。
6 建议
6.1 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定期对圈舍及使用的器械进行消毒。
6.2 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待14d后无任何临床症状方可和其它猪群混养。
6.3 加强饲养管理,在天气骤变和运输等应激条件下,可在饲料中添加强力维他、多维葡萄糖和保健药物等减小应激和避免猪只发病。
上一篇: 提高猪人工授精效果的综合技术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