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1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目标是增进母猪的采食量, 保证饲料能量的较高水平,从而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同时还要使母猪在哺乳后期保持六七成膘情,以便母猪断奶后能正常发情。
1.1日常管理
1.1.1 环境卫生
产房需保持干燥、卫生、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定期打扫猪栏、过道,定期冲洗排污道。过道放一些生石灰作为干燥剂,以保持舍内干燥。产床粪便及时清理,减少产房噪音以利于母猪和仔猪的休息,严禁粗暴地对待母猪,从而减少应激。由于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引起霉菌毒素急性或慢性中毒,导致机体免疫机能和抵抗力下降、易感性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因此料槽需保持清洁、干燥,内无变质发霉的饲料。保持产房空气清晰,防止室内 NH3及 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可采用风扇、开窗、喷雾、水帘等措施。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排查猪舍大风口、屋檐等易漏风的地方,并封堵以防漏风,避免贼风,做好猪舍吊顶工作。
1.1.2 投料量
掌握饲料投喂量,刚分娩的母猪不宜投喂太多饲料,为防母猪产后便秘和缺奶,可加喂一些青饲料。母猪因体质和产仔数的差异,饲喂量也有所不同。分娩当天可不饲喂饲料,但要保证母猪饮水供应。产后 3 ~ 5 d 可逐渐增加饲料投喂量,产后 1 周,母猪采食和消化均已正常,可以放开投喂饲料,泌乳高峰期需提供充足的饲料,同时应根据母猪的膘情和带仔数来灵活掌握母猪的需要量,防止乳汁过于浓稠而造成仔猪下痢。哺乳母猪一般以日喂 4 次为好[3],分别为 6 点、10 点、14 点和 22 点,定时饲喂,尤其是最后一餐,使母猪有饱腹感,可减少夜间站立觅食,从而减少压死仔猪的现象发生。
1.1.3 饮水
母猪哺乳阶段的需水量大,只有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才能保证母猪正常的泌乳量。采用自动饮水器,保证母猪自由饮水,水源充足、干净,每头泌乳母猪每天的总需水量和饮水量分别为75 L 和 20 L。
1.1.4 温度
环境温度对哺乳母猪的健康和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有很大影响,必须保证产房温度不低于 25℃。保温箱内温度控制在 30 ~ 35 ℃,之后每周降 2℃。母猪分娩时的温度以 21℃为好。夏季高温对母猪的采食有极大影响,可以通过安装水帘、风扇、喷雾、周边搭建遮阳网等方式防暑降温,以提高母猪采食量。
1.1.5 后期膘情控制
哺乳母猪在哺乳后期保持六七成膘情,若母猪膘情好,应适当减少精料和青饲料的投喂,以便使母猪断奶后能正常发情。若母猪膘情不好,则应注意防止母猪偏瘦,过于消瘦的母猪会影响断奶后的发情和配种。为了防止母猪发生乳房炎,在断奶前 2 ~ 3 d,精料量应控制在 1.8 kg/d 左右,并适当减少饮水,待乳房萎缩后再增加精料进行催情饲养。断奶当天可不饲喂,这样可以防止母猪发生乳房炎。
1.1.6 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母猪进分娩舍前,分娩舍需清洗干净和消毒,消毒干燥后的分娩舍过道用石灰乳涂刷一遍。妊娠母猪进分娩舍前需进行猪体消毒,以免污染分娩舍。在分娩舍内悬挂冰醋酸自然薰蒸。产后也需进行带仔消毒,消毒剂需选择对猪无副作用的,一般每 3 d 进行一次消毒。
1.2产前准备
产前彻底清洗消毒分娩舍。先用清水冲洗分娩舍的墙壁、产床、保温箱、地面、粪沟等,再进行药物消毒、火焰消毒及熏蒸消毒等。保温箱铺好垫板,冬季还需加垫麻布袋,并接好保温灯,准备好毛巾、细线、碘酒及药物、器械等接产物资,做好充足准备。
1.3分娩
1.3.1 母猪产前症状表现
母猪产前 15 d 左右,乳房胀大 ;产前 3 ~ 5 d,阴户开始红肿,尾根两侧开始下陷 ;产前 1 ~ 2 d,乳房可以挤出透明乳汁 ;产前 8 ~ 16 h,母猪开始闹栏 ; 产前 6 h,可以挤出乳白色奶 ; 产前 4 h,母猪呼吸加快,约 90 次/min ;产前 10 ~ 90 min,母猪躺下,四肢伸直、阵缩间隔时间逐渐缩短 ; 产前1~20 min,阴户流出分泌物。分娩前起卧、排粪尿、饮水频繁,母猪一般侧躺分娩,呼吸加快,用力努责,腹部阵痛,阴门一般会流出羊水,有时羊水跟第1头猪一起排出。
1.3.2 接产
对于集约化猪场,母猪临产前1天可注射前列腺素,以达到母猪同期集中分娩的作用。 母猪临产时需做好接产、断脐、剪牙、断尾、补铁及护理等工作。仔猪从母猪产道产出后,接产人员应将脐带轻轻地拉出,并立即用毛巾将仔猪口鼻的黏液及全身黏液擦干净。用麻布线在离脐带基部 3 cm 左右的位置扎紧,然后断脐,断处用碘酒进行消毒,再放入保温箱。及时清理产床的胎衣,以免仔猪拱咬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仔猪护理
仔猪出生后,由于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 抗寒能力差。因此,保温是新生仔猪的首要任务,新生仔猪的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 30 ~ 35℃。
2.1防止母猪咬仔猪
母猪咬仔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初产母猪。造成母猪咬仔的原因有营养因素、误食胎衣、产后口渴烦躁不安等,因此防止母猪产后过渴、误食胎衣和营养不良等,可以有效地防止母猪咬仔。必要时也可以用铁丝等将母猪嘴巴套住,过一段时间后再解开。
2.2提高初生仔猪的抗病能力
初生仔猪抗病力低,主要靠初乳提供的母源抗体产生被动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没有及时吃上初乳的仔猪腹泻率明显更高。另外,可以对初生仔猪进行超免,这样可以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提高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这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腹泻措施。为确保其超免效果,免疫时一定要做到仔猪不吃初乳, 否则,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2.3仔猪及时补铁,提高仔猪的抗病力
铁是形成血红素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新生仔猪体内铁储量低,如不及时补充铁等微量元素,会导致仔猪贫血,使其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因此,应在 4 日龄之前对仔猪进行补铁,目前使用较多的补铁制剂是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补铁剂量为150 ~ 200 mg/ 头,另外,由于阳光暴晒和高温会使右旋糖酐铁中二价铁转化为有毒的三价铁,因此对新生仔猪进行补铁时,建议在夏天时应选择下午 5 点以后进行。
2.4做好剪牙、断尾工作
仔猪出生后的第 1 天,进行剪牙、断尾工作。剪牙时注意不要损伤仔猪的齿龈,断面需剪平整,剪完后涂阿莫西林粉。断尾工作与剪牙一起进行,用钳子剪去尾巴的 1/3 左右,然后蘸上高锰酸钾溶液,以防止流血不止和并发症。体弱的仔猪可延迟剪牙、断尾工作。
2.5做好仔猪教槽料的投喂工作
使用教槽料的时间安排是从仔猪出生 7 d 到断奶后 14 d,体重 10 kg 左右,投料时应坚持少量投喂勤添加、由少逐渐增多的原则,投喂前需清理被弄脏的剩料,每天清洗 1 次料槽,防止仔猪误食被污染的霉变教槽料而腹泻。
3做好免疫工作
严格按照相关免疫程序对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注射工作,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减少多发疾病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