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流行病难治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猪流行病难治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养猪业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猪流行病的控制仍然是猪养殖业人员及兽医工作中的难点。各种疾病频发,严重制约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猪流行病难治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防治猪流行病。


1猪流行病难治的原因
1.1疾病表现复杂
    目前临床上猪疾病主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感染引起,并不是单一病原菌感染,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现阶段,猪病诊断的方法主要有流行病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等。在混合感染的猪流行病诊断中,由于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仅依靠流行病学诊断或临诊很难确诊。
1.2混合感染影响疗效
    单一病原引发的疾病其治疗相对简单,但现阶段猪流行病大部分为多病原菌混合感染,如细菌与病毒、病毒与寄生虫或细菌、病毒与病毒等。多病原菌混合感染不仅增加了猪流行病诊断的困难,也会增加防治的难度。由于细菌混合共存,一些细菌会破坏宿主防御系统,保护共生菌,导致治疗方案对共生菌无效。此外,混合感染会干扰抗生素活性,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导致猪流行病难以治愈。
1.3部分疾病无药可医
    现阶段,猪病多为传染性疾病,而目前对一些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在临床中并无特效治疗方案。因此,一旦此类疾病流行就难以遏制,可导致猪只大量死亡。
1.4治疗不当
    目前治疗猪流行病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在用药过程中,所使用药物的剂量、用法等都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生产的兽药品种有3000多种,药物品种多,同时新药层出不穷。一些新药的广告夸大其词,在药物标签上不标明药物成分,但介绍药物时往往称药物治疗范围广、效果好。而一些养殖户容易听信广告,错误地认为新药的治疗效果好。同时,由于一些疾病难以治愈,加之使用新药可抬高价格,在治疗时一些兽医也喜欢使用新药。部分新药虽然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但也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一些新药还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实践中,一些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养殖户在猪生病时往往不去找兽医,而是凭自己的经验盲目使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在治疗无效时又盲目增加剂量。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不仅会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还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对疾病的防治十分不利。不同药物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或拮抗的作用,在联合用药时,若配伍得当则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会降低疗效,还会导致病原菌产生变异。从目前猪病的防治中来看,不合理地联合用药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联合使用,酵母片与复方新诺明联合使用等。此外,药物在机体内维持药效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治疗中在药物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及时补充药物,以使药物能够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
1.5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
    猪瘟、猪蓝耳病等一些疾病可引起机体免疫抑制性,导致机体对抗原应答能力下降,对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造成干扰,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免疫应答紊乱,增加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1.6疾病出现新变化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病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发生新变化,一些新的疾病如肠道病毒感染、盖他氏病等逐渐出现。对于新的猪流行病,现阶段既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也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案。此外,非典型性的病例不断增多,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亚临床感染或温和型变化,增加了治疗难度。一些高热症候群、呼吸道综合征等疾病群逐渐出现,导致疾病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大。养猪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环境不好,猪舍中应激干扰因素多,如通风不良可导致猪舍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高,猪散热困难导致热应激反应强烈等,各种应激因素不仅会增加发病率,还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2防控猪流行病的对策
2.1拓宽诊断思维
    针对猪流行病诊断困难的问题,临床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但应熟练地掌握传统的诊断方法,还应积极拓宽诊断思维,采用实验室诊断等技术,提高疾病确诊率。一些有条件的养殖场或是门诊处应设置诊断实验室,掌握诊断试剂盒、胶体金试纸等使用方法,以便快速检测出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2.2加强饲养管理
    为预防多病原菌感染,养殖人员应不断地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做好卫生、消毒、免疫等各个方面的疾病防治工作,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环境卫生。养猪场应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做好灭蝇、灭鼠等工作。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严格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在免疫方面,应积极了解掌握当地疾病流行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
2.3严格使用兽药
    应根据药物的特性、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等合理地选择兽药种类,确定合理的剂量、用药方法,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避免盲目用药,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在购买兽药时应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公司生产的药物,到正规门诊处购买。同时,药物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兽药的管理。
2.4做好预防接种
    注意提高饲养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种类较多,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中药制剂,以及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制剂等。此类药物均具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在饲养时可根据养殖场疾病发生的特点及种类,适当地选用具有预防和保健功能的药物和制剂,以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流行病发病率。


2.5树立正确的防疫意识
    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控制猪传染病流行的关键,养殖者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正确的防疫意识。在发病后,首先应做好对健康猪的保护工作,对可疑猪进行重点观察和控制,病猪要及时隔离,积极采取措施治疗,严禁乱抛乱扔病死猪。同时,各部门应做好猪流行病疫情的监测和通报工作,以更好地控制疾病。兽医应做好疾病的观察工作,一旦发现新病情应及时通报,并积极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一些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以与高校、科研单位等合作,在疾病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疾病流行。
    加强猪流行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养猪业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针对导致猪流行病难治的原因,养殖者、兽医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导均应不断地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正确的措施,做好防控工作。

上一篇: 宁夏中小型规模化奶牛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