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当前,我国饲料加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后的产业变革将从饲料产品类型的转变,发展为产品结构的转变和产品质量提升的革命。在过去以小户散养为主的时代,企业对产品质量追溯的敏感度往往比较差,对价格和便利性更加关注。规模化养殖全面发展以后,产品质量是用户对产品最重要的要求,品质高稳定性强的产品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QA质量管理体系致力于对可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和使用效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测评分析,对潜在风险和实际问题进行随时更正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效益。
一个完整的饲料厂QA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对物料,设备,以及直接影响到饲料生产和发送的个人和程序的一个综合管理。QA管理程序是指致力于生产稳定饲料产品的制度措施、生产程序和加工控制,这里的质量控制是指厂内的实际生产监控,以确保在采购、加工和发送等各个环节中的质量参数符合要求。
1、QA管理的发展
完整的QA管理程序包括员工培训、原料规范和追溯系统、QA管理手册、标准作业程序、关键控制点、抽样和分析程序、报告及审查系统等。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应该明确以最大销售额度或优化动物的肉蛋奶生产为目标,若未达到这样的目标,QA管理必须优先保证饲料产品的安全性。美国饲料工业协会(AFIA)做出的诸如SFSF认证要求饲料企业必须建立起专业的QA团队,创建其任务声明并制定自己的质量目标。美国粮食与饲料协会所制定的QA管理程序体系包含以下6个部分:
①采购和进货;
②饲料生产和加工控制;
③饲料成品的抽样、检验及标签;
④饲料的发送和交付;
⑤卫生和虫害/灭鼠;
⑥饲料产品的查访和召回。
现实中的QA管理程序,各项控制策略和措施必须适应于各个饲料厂的实际需求。本文旨在讨论QA管理和控制的基础而并非其细节,希望借此激发一些有关饲料QA管理领域的新的思考和创造。
2、原料采购和进货
很多饲料原料都是来源于其他行业的副产品,生产者需要将这些低质量、不稳定的原料转化成为满足动物营养需求的稳定饲料产品。饲料厂不会拥有一个万能的配方来提高那些劣质原料质量,但是可以通过原料筛选、粉碎、调质以及制粒来提高原料的养分利用率。
低成本、质量不稳定的原料虽然有价格优势,但饲料厂对于质量变数的管控通常是不尽如意的,结果导致饲料产品无论在营养成分还是物理表现上的差异,最终导致顾客流失和动物表现差异。原料成本通常占饲料整体成本的70%~90%,并且随着饲料厂规模的扩大,原料成本在总体成本中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不仅仅是因为单纯的经济因素需要关注原料品质,而且很大一部分的饲料营养品质变化都可以追溯到原料中去。
虽然现在很多厂家都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来快速分析样品水分、脂肪、纤维素含量情况,但仍有很多厂家不对原料进行分析就加以使用。这些不对原料进行分析的饲料厂也就不能通过原料收据来对原料进行区分和重新界定,尤其是对于那些每周要更新好几次原料库存的大企业。很多饲料厂就通过供应商的既往表现进行判定。因此,原料的可预测性是相当重要的,原料的预测预判要从其养分含量和物理属性两方面来进行。换句话说,高质量的原料时刻影响产品质量预期的达标状况。
从前述讨论中可以明确,保证饲料产品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并制定有关原料质量要求的具体项目。这意味着,原料的质量必须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说明,第一,以饲料的分析价值进行评价(水分、蛋白质、脂肪等);第二,以物理或感官特征进行评价(密度、色泽、气味等)。第一项可以供化学分析,而第二项可供饲料操作人员对原料质量进行快速断定。更为客观的原料质量判定应是基于饲料原料的利用效价评定,这些客观数据分析测定都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对于同一种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不同结果也会不同,所以在原料规格表中对其测定方法做出明确规定是很有必要的。
原料质量的控制开始于供应商,因此QA管理程序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一个方法将你对于原料质量的要求准确的传递给供应商。这个方法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列出几种表达你关于质量要求的方法。
①质量要求从自身开始。如果你是致力于获得优质的原料,你就必须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体现这一承诺,否则,供应商就会根据你的语言和行动所体现的你对于质量的要求为你供货,这意味着,公司不能只是着眼于低价,质量才是第一位的。
②详细制定原料规范。在规范中体现以下内容:产品外观、物理特性(粒度、容重等)、预期检测指标、检验方法、抽样程序、原料拒收标准和缺陷报告程序。将这些规范与你的供应商进行讨论并确定他们的供货能力,将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连同原料规范送给负责进货人员、实验室主管以及采购代理。
③对待购进原料做系统检查。这一阶段尤其要注重采样方法,进行一些现场的质量控制检查(水分、容重、霉菌毒素、酸败状况),如发现不合格,就要拒收。拒收程序可以将公司的质量要求毫无疑问的展示给供应商,每个公司都应有一个拒收程序制度来具体规范拒收步骤,包含所有相关信息文件,一份拒收产品样本甚至必要的图片。
④将原料样本送到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提供给你进一步评价供应商产品的信息。这一步骤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提供了原料质量的最终判定依据。
⑤QA团队应提供有意义的报告。饲料厂经理、配方师和采购代理必须持有相关报告并及时做出决策以提高原料质量。劣质报告不但对管理和采购决策无用而且也是一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图表可以用来说明一段时间内的质量,可以包含控制的上限和下限,简明表应该着眼于一些重要的数据,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和样本数等。
⑥经常和供应商进行沟通。让供应商知道你对他们产品的质量是了解的,让其知道你对于高质量原料产品的追求和努力。
⑦根据检测指标及时调整配方。如果不依据实际检测值对配方进行实时调整,事实上也是一种检测资源的浪费。
⑧尽可能将各种不合格状况进行归档。归档这些要求将为你的原料质量保证又添一道防火墙。De⁃ing博士的14点管理中的第4点就是关于饲料质量的QA管理,如下所示:传统意义上的采购通常会授予那些符合要求但报价最低的投标人,这个系统促使供应商之间相互竞争,降低价格同时提升质量。但是,仅依据价格的采购不会全部将其利用成本考虑在内。每一种产品都会有其实际利用成本,换句话说生产系统必须适应于各种产品。但这个“适应”成本却经常被人所忽视,因为它是难以衡量的。从原料质量方面来讲,这意味着饲料成品营养品质的变化可能是由多个原料供应商造成的,并且每一个供应商都将是造成这一变化的潜在因素,而这些变化无疑降低了质量提高了成本。所以,选择注重质量的单一供应商供货是相对经济的。
上一篇: 京红京粉两月销量突破4000万 占同期全国雏鸡更新量1/4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