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2013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量1.93亿吨,同比下降1.8%。其中,配合饲料1.62亿吨,同比下降1.2%;浓缩饲料2300万吨,同比下降6.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630万吨,同比增长1.7%。年度饲料总产量出现下降,这在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史上十分少见,说明以做大蛋糕获得销量增长的黄金时代结束了,真正意义上的白热化竞争拉开序幕。进入2014年,总体形势不见好转。1季度数据监测显示,除反刍饲料同比基本持平外,其他品种饲料均有所下降,其中,猪饲料同比下降2%,蛋禽饲料同比下降10%,肉禽饲料同比下降12%,水产饲料同比下降29%,其他饲料产量同比下降8%。2000年以前,饲料厂的生产能力比别人强、比别人快,就能取得丰厚的回报。十年前,饲料厂把规模做大,懂营销,也能迅速获得成功。五年前,服务营销风靡一时,饲料厂凭此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如今,产业化已成为行业焦点,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正在逐步显现,一些饲料厂试图站在风口上,但更多饲料厂实际上站在了十字路口。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哪些变化?饲料需求是否已经见顶,高增长难以为继?饲料巨头在做什么?怎么做?我们怎样面对产量增速放缓?还有机会吗?应该做些什么?一系列的问题,不管你见或不见,它就在哪里,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左右着你的生存。
现在饲料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远见不够,没有看清整个社会、整个产业发展的变化。于是,昨日成功之原因,却成了明日失败之根源。
发生了什么?
明天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很重要。它决定了饲料企业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变革本身才是永恒不变的,站在行业的高度看问题,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发现变化。洞悉时代变迁的人,才能改变这个时代。
(1)饲料需求增长的黄金期趋向结束
2013年,虽然我国饲料工业总产量是下降的,但在逻辑上并不必然导致上述观点。我之所以这样说,基于三点认知:一是我国的肉类总产量占全球近30%,远远高于人口比例;二是近两年来猪价、蛋价、禽价持续低迷,出现全行业亏损,说明供应大于需求,而养殖终端的趋向饱和意味着饲料需求增长的潜力受限;三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升,饲料转化效率会进一步降低,从而拉低饲料需求。虽然单从饲料总产量上看,仍有一定增长空间,但其主因是产品结构变化,配合饲料所占比例上升所致。至于饲料入户率的提升,虽会对需求有拉抬作用,但在养殖业快速规模化的今天,该因素已经很弱化。
由上所述,今后将是争抢蛋糕的时代,谁的产品结构更合理,谁的效率更高,谁的服务力更强,谁的创新意识更给力,谁才会在这场游戏中生存和发展。
(2)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将消失
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竞争中退出市场。包括关闭、重组、破产等,以中小企业为主;二是在发展中变脸了,2012年饲料产量前10强的企业,新希望、正大、温氏、正邦、通威、唐人神、山东亚太中慧都不认为自己是饲料企业。2013年9月23日,大北农宣布100亿元养猪,目标指向中国生猪全产业链经营领导者,也不是纯粹的饲料企业。
(3)利润进入下行通道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因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和原料市场与国际接轨导致的经营成本上升;二是因市场竞争加剧引发的利润率下滑,一吨饲料赚数百上千的美好时代让人留恋,但已成为传说,赚钱变难了。
(4)资本逞威
随着产业成熟度的提升,其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点将逐渐显现并占据主导,会有更多的饲料企业谋求上市。在资本力量面前,中小企业将成为狩猎的对象。
(5)行业互联网化
饲料企业要懂得以人、信息与速度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实现由农业化思维、工业化思维向互联网思维的转变。有别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和网站的建设,这一次将以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网络技术服务平台、高效网络管理平台为特点。饲料行业迟早会全面拥抱互联网。对于饲料企业,不能与时俱进,即意味着落后,而落后就会挨打。
(6)“混业经营”时代来临
饲料行业的“混业经营”现象已经很突出,今后将会更突出,因为只有延伸产业链才能更好地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产业链将成为一线饲料企业的主流选择。
(7)“第三产业”成掘金蓝海
一个强大的产业,离不开强大的第三产业支撑。金融服务、数据服务、信息服务、传播服务、品牌服务、移动互联服务等将野蛮成长。
(8)现代畜牧业转型进程加快
一是政策推动,二是消费端的拉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注意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要充分考虑土地承载能力和消纳能力,合理规划,走“循环经济”之路。
(9)挡不住的数字野火
数字野火意指非常迅速地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虚假敏感信息。“香蕉事件”导致海南香蕉损失惨重,“抢盐风波”引发全国盐业市场混乱,“药残鸡”致使鸡农损失惨重,“H7N9禽流感”重创国内家禽业……饲料企业必须关注舆情,才能远离危机,才能作出正确决策。
怎么做?
做企业就是做趋势。趋势从哪里来?从正确的发现中来,这就需要我们能更多地理解消费者。现在饲料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远见不够,没有看清整个社会、整个产业发展的变化。于是,昨日成功之原因,却成了明日失败之根源。我们如今看诺基亚,非常可惜。所以,越是大型饲料企业,越要战战兢兢。
新希望六和股份联席董事长兼CEO陈春花认为,农牧行业在未来有三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基于效率驱动的成分。第二,基于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第三,基于消费端的可靠性提供。那么,饲料企业面对产量增速放缓,未来怎么做?
(1)淬炼专业能力
这是饲料企业在未来的立身之本。我国的养殖环境决定了,只要你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上乘,你就能做到生存和发展。
(2)PK运营效率
这是饲料企业的强身之本。如果专业能力相差无己,这时候效率就是关键了。出色的专业能力加上高效的运营效率,你就能做到一定规模。
(3)全面拥抱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的业务、服务还是传统的方式,那么是没有未来的。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交易搬至网络,如果你不拥抱网络,他们就会去拥抱别人。所以,我认为饲料企业不管大小都要全力拥抱互联网。
2014年,是饲料行业电商大潮起的一年。业务可以传统,但商业模式一定要创新。3月25日,新希望六和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与酒业连锁运营商1919正式签署战略伙伴合作协议。据悉,未来一年时间内,新希望将与1919、京东、也买酒等国内领先的线上平台与O2O渠道实现对接,实现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企业的转变。大北农则提出了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大北农战略,致力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传统农业,服务于事业伙伴。
(4)走起国际化
我始终认为,国际化是我国畜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选择。涉及到资源、市场、资本和技术这四项,假如大型饲料企业有能力去运作的话,那么会有很大的空间。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口、养殖量严重不匹配,从长远看,要想不再错位,出路只有国际化。
(5)聚焦消费端
过去,是饲料业拉动养殖业;今天,是养殖业影响饲料业;未来,是消费端决定饲料业。我们不少的饲料企业,生产有品质很好的肉蛋奶,但总是卖不过双汇、雨润、蒙牛等,利润也是大为不如,原因就在于消费端是短板。
从关注养殖端,到聚焦消费端,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通过转型,从原来专注于生产转到对品牌的认知、对消费的认知,这是一个很大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很有必要,因为这个产业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评价,而农牧产业最大的机会就在这里。
(6)建立强大的高效信息获取和舆情应对能力在社会化传播的今天,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信息获取、声誉管理、舆情应对、客户关系管理等提出了新挑战。
对舆情信息掌握得越早,越全面,越有利于舆情的管控,才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高明的甚至能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没有时间每天去甄别信息,也没有精力去一一解读信息。但不关注不行,因为那样就会成为聋子和瞎子。所以,饲料企业必须有渠道高效获取舆情信息,要有自己的安全管家。如此,才能在竞争中领先对手。饲料企业在信息获取、公关关系维护和品牌传播上不能节约,越是一毛不拔,今后造成的损失可能就会越大。
学会从后往前看很重要,今天要思考和做的事,应该是为三年甚至五年后准备的。只有如此,饲料企业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不再摸着石头过河,走出原有困境。在上述6个领域,饲料企业突破得越多,竞争力也就越大。
谁在裸泳?
201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猪价陷入深度亏损区,H7N9流感影响仍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将全面推进……当环境发生变化后,饲料企业的经营也需要有所变化。如果说,一个企业不能感受到这种变化,或者说,虽然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却没有积极应对,甚至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那么,这家企业的明天将会令人担忧。
退潮之后,我们将知道谁在裸泳。
上一篇: 陈春花:农牧企业唯有转型 方有出路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