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官方证实:伊利乳粉厂全部获得生产许可证 无落榜工厂

官方证实:伊利乳粉厂全部获得生产许可证 无落榜工厂

    “史上最严乳粉新规”的换证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但新规的影响力仍在发酵。近日,有媒体报道,伊利股份旗下四家工厂(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分公司)未通过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

    同期,光大证券出具了一份有关伊利的利空报告,报告表示,伊利股份以常温奶的经营战略将遭遇重大挑战,毛利占比71%的液奶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的持续高成长带来的替代风险,预计公司在未来5年将面临常温奶增速持续放缓的风险,预计公司将加快战略调整,加大在低温品项上的资本和费用支出,预期从2016年开始盈利下滑。同时,研报提出了三大看空伊利的理由。

    以上两点,造成伊利股价大幅下挫,截止6月3日,伊利股份报31.32元,跌7.75%,创近10个月新低。

    伊利股份6月3日发布公告称,报道中提到的4家工厂不在公司提交的生产许可审查名单中,是因为它们不需要申请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接受采访表示,伊利乳粉厂全部在第一批通过了新细则审核,获得生产许可证,并无落榜工厂。

    媒体误读源于一份生产企业名单

    据了解,媒体误读主要源于国家日前公布的一份生产企业名单:5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符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以下简称“新细则”)的82家生产企业名单。

    国家食药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伊利集团申请的旗下所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工厂,全部在第一批通过了新细则审核,并且获得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企业不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的工厂或单位,则无需再持有该生产许可证。

    但恰恰正是这些“无需”的部分,让一些不了解伊利经营情况的媒体产生了误解。

    张剑秋表示:各机构对于乳业的发展都有不同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实属正常。

    财务数据显示,伊利集团201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7.79亿元,稳居行业第一位。同时,伊利也是中国最大的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各项业绩指标领跑中国乳业,因其同时具备估值偏低和长期绩优的双重概念而长期被多家机构青睐。据介绍,不仅生产设备、工艺水平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伊利更完成了从源头到生产、从物流到终端渠道等环节的全程监控。据悉,伊利目前坚持从原辅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批批检测。检测项目则包括了原料奶、原辅料、包装材料等1003项检测内容,不仅大大超过了国家目前规定的数量,其全程追溯体系更备受业内推崇。

    因此,也有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媒体误读,有可能为看好伊利的持币观望者带来了一个逢低吸入的大好机会。张剑秋表示:伊利集团将用最大的努力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乳制品,欢迎广大媒体和消费者随时的监督。

上一篇: 汉中地区猪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结果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