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

    2010年12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隆兴镇柑甜村某养猪户饲养的90头架子猪死亡1头,其余多数病猪出现体温38~39℃、吃食减少、眼睛红肿、反复拉稀、咳嗽、喘气、皮肤发红,部分猪出现脱肛、关节肿大、尾巴焦枯、小母猪阴户红肿等情况。通过检查发现,该场使用的是自配饲料,堆放玉米的地方潮湿,玉米有霉变现象,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猪霉菌毒素中毒,立即按照保肝护肾、排毒、脱霉、利尿、增强免疫的原则进行治疗,7天后全部治愈。现将猪霉菌毒素中毒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参考。


1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全身乏力,喜卧,频繁饮水,消瘦,生长迟缓,被毛粗乱,皮肤颜色暗淡无光泽,尿黄,外阴部明显红肿,秋冬季节多伴有顽固性咳嗽,最后衰竭死亡或因肺部组织大面积坏死而死亡。


2病理变化
    全身黏膜、浆膜、皮下多有出血斑;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地脆弱,有灰白色坏死灶;脾脏边缘梗死;肾脏弥散性出血,质地脆弱;胃大弯处黏膜脱落,弥散性出血,幽门处常见点状出血;伴有咳嗽症状的病死猪胸腔可见少量淡黄色积液,肺部组织纤维素性坏死。


3治疗方案
(1)发现病猪应立即停止饲喂霉变饲料,在每吨饲料中添加98%延胡索酸太妙菌素150g,抑毒肽散1000g,连喂7~10天,同时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粉20~25kg,电解多维3~5倍量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毒功能。
(2)对于出现肺炎的病猪按说明书剂量肌注头孢类抗生素。


4体会
4.1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麦角毒素、新月霉菌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等8种,均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和小麦等饲料原料中,在谷物的收获、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中皆可产生。猪采食带霉菌毒素的饲料后出现中毒,轻者造成猪生长发育迟缓,母猪繁殖障碍,免疫抑制,抗病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重则引起猪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平时应注重抓好霉菌毒素的预防。
4.2霉菌毒素的主要损伤部位是肝脏,保肝是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治疗时对肝脏有损伤的抗菌药,如卡那霉素、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等会加重毒性,应避免使用。
4.3对于不易被肉眼所观察的霉变玉米,长期饲喂会导致毒素在体内蓄积,当达到一定的蓄积量时,猪就会出现慢性中毒反应。因此如发现饲料出现轻度霉变,应充分晾晒、通风、处理后再进行饲喂,同时添加大蒜素。
4.4在饲料中加入脱霉剂有时也会出现霉菌毒素中毒,这因为1种脱霉剂只能脱1种霉菌毒素,而导致霉菌毒素中毒的霉菌主要有8种,此外,长期添加脱霉剂还会导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流失和缺乏。在饲料生产中应选择没有霉变的玉米、小麦等原料,同时注意保存是预防霉菌毒素中毒的根本办法。每次饲喂后食槽内剩余的饲料应立即清理干净,防止霉变。

上一篇: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