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力求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方便运输和管理,养殖户多把畜禽圈舍建造在居所附近和城区周边,养殖区域与人居区域纵横交错,且随意排放污水污物,对人居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因此,笔者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平川区养殖密度相对较大的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以及城区周围的养殖环境做了翔实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平川区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献策出力。
1.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国家已经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平川区环保部门也应会同农牧、发改等部门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制定《平川区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管理办法》。区环保部门在制定平川区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根据“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逐步把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2.加强防治污染的适用技术培训
包括利用畜禽粪尿制沼气、发酵床生态养猪、AM等微生物制剂的使用等技术培训,强化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者保护环境的意识。
3.规范要求养殖场
要求规模化养殖场户对畜禽粪尿的堆排放必须有固定的场所,必须有污染处理设施,对污物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粪便采取发酵等措施处理后作为肥料还田。对分布在农村的养殖场户应通过实施“雨污分离、粪尿分离”等手段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对畜禽粪尿应当经发酵处理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再还田,防止病菌传播。
4.积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种养平衡一体化
畜禽粪尿是很好的肥源,是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所以,要积极引导农户充分利用有机肥料,从源头上减少排放,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通过综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畜牧业进行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5.加大大型沼气池建设项目争取力度
抓住国家对畜禽养殖污染重点投入、加强治理的有利时机,在对养殖现状和粪便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争取大型沼气池工程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对畜禽粪便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带动项目区更多的养殖户参与清洁生产,从而更大区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6.大力推广生态养殖特别是微生态发酵床养猪(鸡)技术
该技术以发酵床为载体,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对畜禽粪便进行降解、转化,变废为宝,不仅节粮而且可达到零污染、零排放,从根本上消除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7.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科学规划养殖区域
严禁在生活饮用水源区、城市、城镇居民区、医疗卫生区等人口集中的区域建设养殖场区;政府应当通过争取相关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养殖小区建设,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动员农村散养户向规划好的养殖区域集中,减轻因房前屋后的散养造成的环境污染;
上一篇: 对中兽医传统疗法的临床体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