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杂交优势利用的关键技术
生猪杂种优势利用需要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以下6项关键技术。
1 杂交亲本种群的选优与提纯
“选优”就是通过选择使亲本种群原有的优良、高产基因的频率尽可能增大。“提纯”就是通过选择和近交,使得亲本种群在主要性状上的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间差异尽可能减小。
2 杂交亲本的选择
2.1 母本的选择
2.1.1 应选择在本地区数量多、适应性强的品种或品系作为母本,因为母本需要的数量大,种畜来源问题很重要,适应性强的容易在本地区基层推广。
2.1.2 应选择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这关系着杂种后代在胚胎期和哺乳期的成活和发育。
2.1.3母本的体型不要太大,体型太大浪费饲粮,增加饲养成本。
2.2 父本的选择应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与杂交要求类型相同的品种或品系作为父本。
3 杂交效果的预估
3.1 种群间差异大的,杂种优势也往往较大。一般说来,分布地区距离较远、来源差别较大、类型及特长不同的种群间杂交,可以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
3.2 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种群间杂交,一般可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隔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理交通上的隔绝;另一种是繁育方法上的隔绝。
3.3 遗传力较低,在近交时衰退比较严重的性状,杂种优势也较大。
3.4 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小的种群,杂交效果较好。因为群体的整齐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成员基因型的纯合性。
4 配合力测定
4.1 配合力测定方法 配合力测定的公式为:杂种优势率=([杂交一代平均值-亲本平均值)/亲本平均值]×l100%。
4.2 配合力测定注意事项 每次试验必须有杂交所涉及的全部亲本的纯繁组作对照;注意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自群体的代表性,尽量减少取样误差;配合力测定应在与推广地区相仿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
5 杂交组合的方式
5.1 二元杂交又称简单杂交,是利用2个品种或品系的公、母猪进行杂交,杂种后代全部作为商品育肥猪。
5.2 三元杂交是从二元杂交所得的杂种一代中,选留优良的个体作母本,再与另一品种的公猪进行杂交。第l次杂交所用的公猪品种称为第一父本,第2次杂交所用的公猪称为第二父本。此法能获得全部的后代杂种优势和母系杂种优势,既能使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充分利用第一和第二父本在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方面的优势。
5.3 二元轮回杂交是在杂交一代中选择优秀母本,逐代分别与母系品种及另一个品种的纯种公猪轮流交配。可永远保持l个杂交母本和2个纯种父本交配。
5.4 四元杂交又称双杂交是以2个二元杂交为基础,由其中一个二元杂交后代中的公猪作父本,另一个二元杂交后代的母猪作母本,再进行一次简单杂交,所得四元杂种猪全部作为商品肥育用。
6 饲养管理
这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杂种优势的有元和大小,与杂种猪所处的生活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给予杂种猪以相应的饲养管理条件,以保证杂种优势能充分表现。虽然杂种猪的饲料利用能力有所提高,在同样条件下,能比纯种表现更好,但是高的生产性能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在基本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杂种优势不可能表现,有时甚至反而不如低产的纯种。
上一篇: 三招可使母猪多胎高产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