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青海高寒地区羊痘病史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青海高寒地区羊痘病史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草地类型以高山草甸草场为主,其次为山地干草原类草地。我场本着立草为业发展畜牧为核心,主导动物防疫为主,仅此羊痘而言,我场将其作为绵羊防疫疫病的主要部分。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地临诊,将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在高寒地区羊痘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归纳如下:
1 羊痘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1d。潜伏期5~6d,起初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在24~48h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病愈可获得永久性免疫。

2 羊痘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前胃和第四胃黏膜常常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圆形坚实结节,单个或者融合存在,严重的可形成糜烂或者溃疡。咽喉部、支气管黏膜也常常有痘疹,肺部呈大理石样硬块结节以及卡他性肺炎区。

3 羊痘流行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3.1 流行特点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它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该病一旦传播到无本病传染地区,易造成流行。

3.2 流行的主要原因

    3.2.1 对疫情监测、报告和管理不严,疫点出现后未能适时报告或通报,也未进行封锁隔离,让病羊自由活动或将病羊随意出售。
    3.2.2 未将羊痘列为产地、市场和流通环节上的主要检疫或免疫对象,病羊或带病羊任意流动,甚至被远距离贩运。
    3.2.3仅靠接种疫苗这一预防办法,并且未做到合理科学的免疫,如免疫范围过小且未连续数年包围免疫,被免疫对象不分病、健羊,只给大龄羊免疫,接种时间、部位、方法和疫苗保管不当等。

4 采取主要防制措施

    4.1 建立健全疫情测报网络,普要定期(结合春、秋季接种预防)和不定期(在重点地区)进行疫情普查,摸清发病范围、危害程度,并对疫源或病羊流向及时跟踪调查,准确掌握疫情程度及疫情动向,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大面积防、设防提供科学依据。
    4.2 大面积接种预防,实行科学免疫,尽可能提高羊的群体免疫保护率。
    4.3 加强流通等环节上的检疫,防止疫情扩散和长距离传播。
    4.4 建立共牧草场和混牧羊的兽医卫生管理制度。
    4.5 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基层防疫队伍。

5 诊断与治疗

5.1 诊断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病原检查等诊断措施,确诊该起疫病为绵羊痘。根据《羊痘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得该起疫病得到及时控制和扑灭。

5.2 治疗措施

    5.2.1 首先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和供给温水。
    5.2.2 皮注射0.1%麝香酒精溶液,配制方法将麝香1g研碎,加无菌蒸馏水1000ml,为促进溶化可稍微加温,将此溶液静置1周后再进行过滤,滤得的溶液呈棕红色,有特殊气味,亦可将麝香溶于生理盐水或60度的酒中,用法皮下注射1次,必要时重复注射1~2次,患病羊于注射后4~5d即可痊愈。

上一篇: 首届大中华巴氏鲜奶高峰论坛重庆举办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