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保障畜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安全措施

保障畜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安全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品质要求,除了外观体脂硬度、胴体瘦肉率、肉品色泽和口感风味外,更主要的是要求畜产品卫生安全,且符合质量标准。人们呼唤“安全肉”、“放心奶”,市场需要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畜产品。为了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障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制约畜产品安全的因素

1.1饲料
    饲料是畜禽赖以生长的最基本的食物。自然状态下,畜禽可根据自身营养需要和适口性进行食物选择。而在规模饲养条件下,则要根据动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行饲料配制,因此饲料的品质与安全性直接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表现及机体的健康水平。

1.2 药物及添加剂 
    在畜禽生产实际中,还存在药物及添加剂不正确使用的误区及非法使用禁用兽药,如:在饲料中添加性激素和氯丙嗪等镇静药,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超剂量、超范围用药,动物预防性投药阶段使用国家禁止的药物;肉鸡全程养殖使用抗球虫药;为增加动物产品色泽,饲料中添加着色剂;使用促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药物等。
    当人食用过多的带有药物残留的动物食品后,会在人体内蓄积,产生难以治愈的疾病,如致畸、致癌、致变性,甚至死亡。

1.3养殖环境  
    随着动物养殖规模的扩大,动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铜、砷等有害物质,一方面造成土壤污染、植物中毒和水质恶化,另一方面增加了氨、硫化氢等臭气的浓度,污染人类和动物所生活的环境,从而容易诱发人和动物疾病,直接和间接危害人类健康。

1.4动物疫病 
    畜禽疫病是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畜禽疫病可以通过畜禽产品传播给人,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5屠宰、加工卫生条件与管理 
    在畜产品屠宰加工过程中,染疫动物、不洁的水源以及加工设备、加工人员,超标的防腐剂、着色剂、消毒剂,传统的加工工艺等都可影响畜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2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为了提高畜禽产品安全质量,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包括《畜禽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畜禽产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食品卫生法》、《商品检验法》、《产品质量法》等。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畜禽产品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滞后,与一些发达国家畜禽产品安全管理法律不接轨。

2.2标准体系不健全
    我国畜禽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只是本行业的单兵作战,与相关行业、相关领域 互相衔接得不够,尤其是检测方法和监控体系建立相对滞后,缺乏客观、公正、科学的依据,因而不能从整个食物链的角度对各类畜禽产品进行系列标准化工作。

2.3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我国畜禽产品的安全管理是由多个部门同时进行,由于没有一个相应的协调机制,多头管理,造成职能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工作不到位。

3 保障安全措施

3.1 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保障畜禽产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解决畜产品质量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关键是标准化问题。

3.1.1健全畜禽饲养管理方式
    畜禽饲养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养殖场(户)未能严格实行免疫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休药期,严重危害了畜禽性食品的卫生安全。因此,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推行ISO9000和ISO14000系列质量标准,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要强化推行GMP和HACCP管理体系以及卫生安全监控体系,对食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确保生产中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

3.1.2完善标准管理体系
    建立标准体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参照最严格的标准,在体系标准建设方面应考虑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系统配套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二是针对具体情况参照多元标准,根据我国畜产品进入的国家和地区参照相应国家的畜产品质量标准。

3.2 从源头到终端对产品进行把关  
    养殖和屠宰加工企业的选址和设计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防疫条件,最好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被污染的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地区,同时抓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饮水质量、兽药使用、畜禽免疫、卫生消毒、疫病监测、无害化处理、畜禽及畜禽产品检疫等各环节。

3.3发展生态养殖 
    畜牧场的主要污染物是粪尿及其产生的有害气体。为了解决规模化畜牧场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建议把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走生态养殖的道路,加大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力度。

上一篇: “牛精英”企业实习项目宣讲会农大动科楼举行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