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与白痢的合称, 是由大肠埃希杆菌(E. coli)在猪的不同生长期引起的 2 种传染病,可引发严重的腹泻和败血症,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 对该病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阻滞动物生长,增加药物残留量,威胁人畜健康。中药具有绿色、安全、有效等优点。我国兽医工作者在用中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但目前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中药制剂多为简单的丸、散、膏、片和汤制剂,药物的质量难以控制。为研制出安全、有效、量可控的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中兽药制剂, 试验根据中兽医理论预选组方, 以现代中药提取工艺制成 3 种处方口服液, 对仔猪黄白痢进行临床治疗试验, 以治愈率、 有效率、 复发率及疗程作为考察指标, 对比各中药处方及抗生素疗效, 筛选最佳中药处方;观察各处方不同剂量下的治疗效果, 寻求合理的用药剂量;对比各处方对仔猪黄痢、 白痢的疗效, 明确其适用范围,为今后治疗仔猪黄白痢中兽药研发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1试验时间、 地点
试验于 2012 年 7—10 月份在天水市某养殖场进行。
2材料
2. 1药物
处方一、 处方二、 处方三口服液(规格为 100 mL/支,含生药1g/mL),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提供;氧氟沙星注射液(批号为20120401,规格为10mL:0.4g), 购自四川成都市坤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诺氟沙星口服液 ( 批号为20120701, 规格为2 mL:0. 2 g), 购自广州市和生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2. 2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经临床确诊为患仔猪黄白痢的发病仔猪, 均由天水市某养殖场提供。
3方法
3. 1病例的确诊标准
仔猪黄痢:病猪排黄色水样稀粪, 被捕捉和吹叫时稀粪由肛门喷出, 粪便中含凝乳块, 有腥臭味, 个别伴有呕吐, 呕吐物为浅黄色或白色凝乳块, 病猪体温升高。病程超过 1 d 后, 仔猪出现明显脱水现象, 颈部、 腹部皮肤松弛皱褶,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弓背行走, 站立摇晃, 每次吮乳时间短, 口渴贪饮;病程稍长者严重脱水, 皮肤变硬, 脊柱和髋骨清晰可见, 精神萎顿, 食欲废绝, 肛门处沾满黑色粪便, 个别出现严重的腹胀症状。
仔猪白痢:仔猪排灰色糊状粪便或条状软便, 多有腥臭味, 肛门松弛, 肿胀。发病初期, 仔猪精神、 食欲均正常, 体温正常或稍高;病程稍长者精神不佳, 口渴贪饮, 常离群而卧。
3. 2用药
预选处方口服液按高、中、低剂量分组给药,低剂量组7mL/次,2次/d,中剂量组10 mL/次,2次/d,高剂量组15mL/次,2次/d。氧氟沙星注射液:按照体重肌肉注射 0. 1 ~0. 2 mL/ kg,1 ~2 次/d, 连用 2 ~3d。 诺氟沙星口服液:体重在5kg以下时,口服,1mL/次;体重在5~10kg之间时,口服,2mL/次,病情严重者可在6h后再服1次。氧氟沙星与诺氟沙星联合用药:肌肉注射氧氟沙星2mL,口服诺氟沙星2mL,2次/d。
3. 3疗效的判定标准
治愈:病猪精神、 食欲恢复正常, 粪便呈条形或颗粒状, 肛门干燥、 收缩、 无红肿。有效:病猪精神、 食欲有所改善, 粪便稍变浓稠,下痢次数减少, 肛门红肿未消退。无效:泄泻未见减轻甚至加重, 治疗过程中死亡。复发:治愈后再次发病。
3. 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PS 17. 0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各组的治愈率、 有效率、 复发率用卡方(χ2)检验对比分析, 各组疗程用单因素方差对比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 1各处方口服液及对照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中药组总共治疗 325 头患病仔猪,治愈 238 头, 治愈率为 73. 2 %, 高于西药组的治愈率(71. 9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 77. 5 %, 高于西药组的总有效率(77. 1 %)。中药组复发率为 2. 9 %, 明显低于西药组的复发率(10. 0 %)。在 3 种处方中,处方一的治愈率最高。经卡方检验 , 处方一组的治愈率极显著高于处方二组(P <0. 01)、 氧氟沙星组和诺氟沙星组(P <0. 05);处方一组的治愈率与抗生素联用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 05)。处方一组的总有效率与抗生素联用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 05),但明显高于诺氟沙星组和氧氟沙星组(P <0. 05)。3个处方组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药物组, 其中处方一组的复发率最低。对各组治愈所需的用药天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在治愈的前提下, 各处方组与对照药物组比较用药天数均差异不显著(P >0.05)。
综合分析, 中药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优于抗生素, 复发率低于抗生素;3 种处方中, 处方一的疗效最佳。
4. 2中药剂量的筛选(结果见表 2)
经卡方检验 , 处方一中剂量组的治愈率与处方二的 3 种剂量组的治愈率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 <0.01),与处方三低剂量组、 高剂量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P < 0. 05);处方一中剂量组、 处方二高剂量组和处方三高剂量组的复发率均为 0 。处方三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的平均疗程最短, 约 1. 4 d, 但两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低于处方一中剂量组。综合分析,处方一的中剂量为最适用药剂量。
4. 3中药对黄痢、 白痢疗效的对比(结果见表 3)
经卡方检验 , 中药治疗仔猪白痢的效果总体好于治疗仔猪黄痢的效果;除处方二外, 其余 2 个处方治疗仔猪黄痢和白痢的疗效均差异不显著(P >0.05);3 种中药处方治疗黄痢的总治愈率与治疗白痢的总治愈率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 > 0. 05)。结果表明, 中药对仔猪黄痢、 白痢均有效, 且疗效差异不显著(P >0. 05)。综合分析, 中兽药复方口服液适用于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治疗。
5讨论
1)王春光等对我国近 7 万头仔猪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广东、广西、湖北、山西、江苏、辽宁、吉林、北京等省(市),黄痢、白痢发病率为 35. 5% ~ 85. 8%,死亡率为7.0%~10.0%,个别猪场死亡率高达30.0%。仔猪黄白痢是最常见的仔猪疾病之一, 其居高不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会降低仔猪成活率, 还会增加治疗成本, 减少饲料报酬,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防治仔猪黄白痢, 但抗生素具有易产生耐药性、 器官毒性、 生长阻滞作用及药物残留等缺点。
2)根据中兽医理论, 初生仔猪脏腑娇嫩、 外邪入侵、 饮食不洁均可引起仔猪泄泻。夏秋之间, 炎热多雨, 暑热之邪, 伤及肠胃, 暑邪挟湿, 困阻脾胃, 加之仔猪饮食不洁之品, 致使胃肠转化失常, 脾失健运, 湿热蕴蒸, 热迫下注, 或如水注, 便黄而臭, 或如糊状, 色灰而腥臭, 泻下烙肛, 口渴贪饮, 脐腹疼痛胀满, 小便赤短, 舌苔黄而厚腻。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宜以清热利湿、 健脾和胃为主。用于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传统方剂有郁金散、 白头翁汤等。目前, 人们针对不同病症对传统方剂进行重新组方或调整剂型, 以期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王佩良等以清热解毒、 清热燥湿、 化湿止泻为治则, 选择加味玉屏风散、 白皮柏连散、白头翁散防治仔猪黄白痢, 取得了较好效果。马玉芳等以清热解毒、 抗菌消炎、 止痢固肠为主进行组方(白头翁、 黄柏、 地锦草、 凤尾草、 马齿苋等)治疗仔猪黄白痢, 疗效显著。刘娟等在中药口服液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安全性试验中报道, 中药口服液防治仔猪黄白痢在临床用量 200 倍范围内不影响动物增重、 无不良反应, 证明了中药口服液的安全性。因此, 中药防治仔猪黄白痢具有绿色、 安全、 有效等优点, 在临床上利用中药防治该病不仅切实可行, 而且前景广阔。
3)筛选出的最佳组方由苍术、 黄连、 乌梅等组成。方中苍术具有燥湿健脾、 祛风湿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证明, 苍术提取物具有调整胃肠运动、 抗溃疡和抑菌等作用。方中黄连具有清热、 燥湿等功效, 其有效成分为盐酸小檗碱, 该成分对大肠杆菌具有强的抗菌作用, 并且与青霉素、 链霉素无交叉耐药性, 此外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乌梅具有涩肠敛肺、 酸涩而温等特点, 在方中起到了涩肠止泻、 温熙脾胃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乌梅主要成分是柠檬酸 苹果酸、 琥珀酸、 糖类等, 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4)本试验结果表明, 中药的疗效优于抗生素, 这可能是因为该养殖场长期使用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导致细菌对这两种抗生素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此外,随意增加用药剂量也会破坏肠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增加该病的复杂性, 提高抗生素的治疗难度。中药组方不仅含有许多天然抗菌成分, 而且与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这可能是中药疗效较好的原因。抗生素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主要作用方式是杀菌或抑菌, 中药的作用就比较广泛, 既可表现为细菌抑制作用, 又可调节和改善机体机能状态,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达到标本兼治。因此, 在该试验中, 3 种中药组方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抗生素。仔猪黄白痢发病急, 病程短, 若治疗不及时, 仔猪就会因脱水和酸中毒死亡,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同时, 还应辅以补液, 纠正酸中毒, 这不仅可为药物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还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6小结
中药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效果好于抗生素,治愈后不易复发。最佳处方为处方一,其最适用药剂量为10mL/次,2次/d,对仔猪黄痢、白痢均适用。
上一篇: 永州市召开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