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规模养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

规模养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TGE)又称幼猪的胃肠炎, 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 是以呕吐、 严重腹泻、 脱水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对首次感染的猪群造成的危害很明显, 在短期内能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发病, 2 周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 90%~100%。所以, 应深入了解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原理、 症状及治疗方法, 防止此病的暴发, 减少养殖场的损失。


1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原理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通过电镜负染观察, TGE病毒粒子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病毒直径为90~200nm, 有双层膜, 外膜覆有花瓣样突起, 突起长约18~24nm, 突起以极小的柄连接于囊膜的表层, 其末端呈球状。病毒粒子内部在以磷钨酸负染以后可见一个电子透明中心;也有人描述病毒粒子内部具有一个呈半球样的丝状物。
    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不耐光照, 粪便中的病毒暴露在阳光下 6h 便失去活性; 对胆汁有抵抗力, 耐酸, 在经过乳酸发酵的肉制品里病毒仍能存活; 不能在腐败的组织中长期生存; 它对热也很敏感, 在低温中可长期保存。此病毒能凝结鸡、豚鼠和牛的红细胞,不能凝结人、 小鼠和鹅的红细胞。猪对此病毒最为易感, 各种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此病毒, 也能带毒排毒。 此病毒大多扩散于规模养猪场中, 一旦条件适宜, 便可引起本病的暴发。 猫、 狗、 苍蝇等动物也可传播本病。 带病毒猪或发病猪的鼻内分泌物、 粪便、 乳汁中以及感染过此类疾病的动物尸体中也有该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动物机体。 它们经过咽喉、 食管和肠胃进入消化道, 在上皮细胞内发生增殖, 上皮细胞受到破坏而脱落, 从而毁坏了小肠的吸收功能, 导致严重腹泻、 脱水。此类感染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急性肠炎,潜伏期很短, 一般12~18h, 仔猪患病后往往会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2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
    感染此病毒的猪群根据年龄不同,表现也有所差异。 日龄越小、 病程越短, 死亡率也越高。 一般 2 周龄以内的仔猪会在感染后 24 h 内出现呕吐、 水样腹泻等症状。 粪便呈黄色、 绿色或白色, 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带有恶臭。患病仔猪的体重也会迅速下降, 明显脱水, 在发病 2~7d内死亡,死亡率达100%;而2~3周龄的仔猪, 死亡率在10%以内。其中已经断乳的猪感染后的表现为水泻, 粪便呈灰色和褐色, 呈喷射状; 个别猪出现呕吐症状, 在5~8d之后停止腹泻, 体重下降, 发育不良, 成为僵猪, 但极少死亡。也有个别成年的母猪会反复感染, 体温升高, 泌乳停止, 出现呕吐、 食欲不振和腹泻的症状。


3规模养猪场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1规模养猪场需要加强饲养管理
    规模养猪场应保持舍内环境清洁干燥,避免潮湿闷热, 保证冬天保暖防寒, 夏天通风防暑。养殖员要定期给场内消毒, 猪舍内定期通风换气, 减少应激因素。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场。
3.2规模养猪场需提前给猪群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猪传染性胃肠炎冻干疫苗主要用于妊娠母猪的免疫, 同时哺乳仔猪也可通过母乳获得免疫。 故妊娠母猪的泌乳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饲养员可在猪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豆油,能对提高妊娠母猪乳房发育和提高哺乳母猪的泌乳能力有很大帮助。
    对冬春季产仔的母猪, 在产前 20~30d 内注射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灭活苗 3mL, 给新生仔猪皮下注射 5~10mL 高免血清和康复猪的抗凝血, 会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也可用该疫苗免疫 1~2 日龄的初生仔猪。另外, 妊娠母猪在产前 20~30 d 时免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3.3对感染发病的猪群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发生该病时,养猪场应立即将病猪与健康猪隔离饲养, 以保护仔猪免受感染, 并立即清扫干净猪舍, 用草木灰水获碱水或高效优质消毒液来消毒。同时也应对进出车辆进行仔细消毒。
    为控制病原扩散和其他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可使用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 信得珠康(猪-α干扰素)和新必妥(活性多肽 ) 、 每天3次, 并配合使用抗生素药物。小猪止泻可口服鞣酸蛋白 2 g+ 活性炭 10 g, 健胃可口服蛋白酶 0.5 g+ 稀盐酸 1 mL, 每天 2 次, 连用 2 d。大猪止泻可将止泻散 50 g+ 大黄苏打片 50片 +酵母片10 片, 研碎拌入 10 kg 饲料中喂食。对于脱水严重、 失水过多的重度感染猪, 应静脉注射 10%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30~60 mL+5%碳酸氢钠注射液25~50mL。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 每次每头10~30 mL,1d 3~5 次。也可进行腹腔补液, 用 10%葡萄糖盐水 20 mL+ 地塞米松 2 mL+10%VC 2 mL, 连用 2 d。对于康复后的猪群,饲养员应当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往猪群饮用水中加电解多维和适量的VC,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规模养猪场也应请兽医或者疫控中心的技术人员前来调查和指导, 以减少损失。


4小结
    规模养猪场饲养的猪数量较多,稍不注意便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传染疾病, 造成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和死亡主要在日龄较小的仔猪中, 故养猪场应对初生的仔猪加强护理和看管, 并定期给哺乳母猪和初生仔猪接种免疫疫苗, 这些都可有效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出现和扩散。 一旦发现有猪患上此病也不必惊慌, 及时询问兽医并进行治疗和隔离, 便可将损失减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饮食卫生和安全指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规模养猪场是猪肉的主要来源, 所以严格控制疾病是对社会、 公民负责任的体现。

上一篇: 养殖场如何控制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