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急性疾病。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多以仔猪黄痢的形式出现于临床。以发病急, 头部及全身水肿、 运动失调、 惊厥和麻痹等为特征。多发生于 1~2 月龄及断奶不久的仔猪, 10 日龄以下的猪也常有发生。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 不广泛传播, 多见于春季和秋季。本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 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等有关。笔者曾遇到 2 例 10日龄以内新生仔猪的水肿病,而且相继发生在同一个月之内。一个病例为 3 日龄,另一个病例为 5 日龄, 均属同一个县, 不同村屯。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病例1,畜主就诊时送来 6 只刚出生了 3 天的乳猪, 有 2 只已死亡, 另外 4 只有的行走摇摆, 站立不稳, 病重的已站不起来。四肢在不断划动, 喘粗气, 有的叫声嘶哑。这 6 头仔猪头、 颈部、 眼脸及下颌水肿均明显。皮温较低。于17天后接诊另一个病例,仔猪出生 5 天, 已死亡 3 只, 发病 3 只, 还有 5 只看似健康, 临床症状基本同上。
2 病理变化
取病死猪进行剖检, 病猪结膜苍白, 眼脸水种,面部皮下蓄积有无色透明的胶胨样水肿液。肺水肿,肝肾部充血肿大。胃壁水肿, 胃底黏膜弥漫性出血,胃大弯和肠系膜严重水肿, 切开后, 流出透明的似胶胨样渗出液。肠系膜水肿, 间隙增宽, 肠系膜淋巴充血、 肿胀。 十二指肠、 空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 其他组织肉眼未检出明显病变。
3 诊治
根据发病情况、 典型的临床症状, 结合病理剖检变化, 可确诊为仔猪水肿病。治疗原则是综合对症治疗, 即抗菌消炎, 强心、 解毒、 利尿。中和水肿毒素是治疗本病的有效后措施之一。 每只仔猪肌肉注射 “水肿抗毒素” (主要成分为盐酸洛美沙星、抗毒因子、呋噻米等)0. 5 毫升 (病重者间隔 12 小时再注射 1次), 每天 1 次, 连用 2 天。 同时配合抗生素药如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氟苯尼考、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等杀灭或抑制肠道内病原菌及地塞米松改善糖代谢。抗炎、 抗过敏是治疗水肿病有效措施之二。庆大霉素 1毫升与地塞米松 (5 毫克 / 5 毫升 /支)1 毫升混合肌肉注射, 每天 2 次, 连用 2~3 天。同时对同窝没发病的仔猪也要注射水肿抗毒素 0. 5 毫升, 间隔 5 天后再注射 1 次。消炎针 (抗生素类药物)按使用说明书使用。通过及时救治可获得较好疗效。此法也适用于2~3 日龄的仔猪。 例如 15 千克重的病猪, 治疗处方为“水肿抗毒素” 5 毫升 /支,按体重 0. 5 毫升 /千克,用 8 毫升单独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天 1 次,连用 2天。庆大霉素 20 万单位, 5 毫升 /支, 用 5 毫升, 加地塞米松 5 毫升混合肌肉注射,每天 2 次,连用 2~3天。缺硒地区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 提高治愈率。14~18 日龄仔猪注射猪水肿病的多价灭活疫苗,对预防本病的发生也有明显效果。临床治疗猪水肿病的药物诸多, 可根据当地的药物选用。无论选择哪种药物, 都要配合使用水肿抗毒素, 才能取得明显疗效。经过 5 天治疗,第一窝仔猪死亡 2 只,治愈 3只, 第二窝仔猪死亡 1 只, 治愈7只。
4 结语
正常情况下,母猪对各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都存在很高的抗体价,新生仔猪通过初乳可获得对周围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只有在母猪的抗体效价很低的情况下, 母乳中的抗体效价也很低, 当新生仔猪受到病原性大肠杆菌经口感染后,不能从初乳中获得相对应的被动免疫,该菌即可在小肠壁上大量增殖, 菌体产生的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流, 在短时间内即发生肠毒血症。患猪的中枢神经系统从无任何前驱症状而死亡, 到共济失调步态蹒跚, 发展到呈阵发性痉挛, 至昏迷死亡。
经调查得知, 该县从南方购进一批猪源, 这两例的母猪均系从外地引进的。由于生活环境、 饲养管理等情况有所不适应, 又经长途运输的各种应激, 有可能使母猪的免疫机能改变, 或母源抗体效价降低, 则不能保护仔猪的安全。虽然猪水肿病属传染病, 但不是所有引起的母猪都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仅是个别病例。当然也有个别水肿病例缺少临床水肿症状, 也不能忽略。
上一篇: 眉山市畜牧部门深入养殖场调研指导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