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郑柏华 福建省福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照国家实施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 福州市每年春秋两季均对家畜主要疫病的强制病种实施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对福州地区散养户的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免疫抗体情况检测,从而掌握几种畜病免疫的效果, 为更好地做好散养户的疫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对 2010-2013 年福州地区散养户家畜的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疫苗
1.1.1口蹄疫疫苗
牛羊使用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猪使用口蹄疫 O 型灭活疫苗及口蹄疫 O 型合成肽疫苗,猪免疫 28 d 后,其他畜免疫21d后进行免疫抗体检测。
1.1.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使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猪免疫28 d 后,进行免疫效果检测。
1.1.3猪瘟疫苗
使用猪瘟脾淋苗(活疫苗)进行免疫,免疫 21 d 后,进行免疫效果检测。
1.2样品来源
每个县区抽查2个乡镇各2个行政村,每个村抽查 10 户农户,畜血样 20 份(猪血10 份、 牛羊血各 5 份) 或每个县抽查 2 个乡镇各1个行政村,每村抽查 8 户以上农户。
1.3检测方法
口蹄疫抗体检测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依据 NY/SY150-2000,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或液相阻断 ELISA (依据 GB/T18935-2003,抗体阳性判为合格)。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ELISA 试验 (依据 GB/T18090-2008,抗体阳性判为合格)。 猪瘟抗体检测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依据 NY/SY156-2000,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或猪瘟抗体阻断 ELISA 试验或猪瘟抗体间接 ELISA 试验(两种 ELISA 方法依 据 GB/T16551-2008,抗体阳性判为合格)。
1.4试验步骤和结果
具体步骤和方法参照使用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和判读。
2结果与分析
2.1猪 O 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 1。
2.2牛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 2。
2.3羊O型口蹄疫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见表 3。
2.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见表 4。
2.5猪瘟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见表 5。
2010-2013 年, 福州市本级所抽查散养户各畜种疫病强制免疫的抗体合格率总体上是比较高的,合格率均超过国家所要求的 70%,说明福州市实施免疫计划是有效的, 能确保免疫效果从而不发生重大疫情。
2010-2013 年各畜种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虽然没有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比 2010 年的抗体合格率还是有很大提高。 而且基本能保持稳定达到 85%以上。 但 2011 年并未对散养户中的牛进行抽查,这有可能与当年所抽查的行政村散户养牛较少有关。抽查的牛样品总数偏少, 有可能与福州散养户的养殖喜好有关。 以上数据也同时说明自 2011 年以来,通过强制免疫工作,养殖户认识度更高,机制更加完善,免疫效果更加可靠、稳定。
3讨论和建议
1)抽查中如果遇到该县所抽查的行政村只有羊而无牛的情况, 应该另外从该县其他行政村抽查牛血样,这样才能确保畜种的平衡检测。
2)虽然四年来散养户的疫病强制免疫抗体的总体检测结果有较高的成效, 但疫病防控工作形势依旧是严峻的。散养户养猪、牛、羊属家庭养殖模式,养殖设施设备简陋,饲养管理也不够规范,许多散养户对所养畜种的疫病防治重视程度不够, 防疫条件比较薄弱,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技术不够扎实等都有可能造成免疫失败, 这就需要加大对散养户的科学指导。
3)加强基层防疫队伍的业务技能培训。 稳定的村级防疫队伍, 扎实的动物免疫技术和疫病诊断技术才能确保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散养户应避免从疫区和发病场引进家畜。 加强饲养管理,一定要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搞好消毒工作。 尽可能保持畜舍干燥、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上一篇: 2014全国省级兽医体系效能评估工作方案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